首页 百科知识 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像表现

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像表现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颌骨骨髓炎青少年多见,常有牙根感染病史。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按发病经过与临床病理特点,可分为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和边缘型颌骨骨髓炎两型。急性骨髓炎早期骨髓腔在T1WI上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本病主要需与颌骨骨肉瘤鉴别,后者无局部及全身感染症状,广泛溶骨性破坏,高密度瘤骨形成,骨膜增生常表现为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有时可见Codman三角,软组织肿块。

【病例】

图6-21A~F 男,13岁,右下颌肿痛1个月。

图6-21G~I 女,3岁,左侧颌面部红肿2周。

图6-21

图6-21

图6-21

【影像所见】

图6-21A~C CT平扫示右下颌角及升支区可见溶骨性破坏区,髓腔密度减低,邻近骨皮质吸收破坏,局部中断外翘,边缘可见条带状骨膜反应。

图6-21D~F CT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区及周围软组织轻度不均一强化。右颌下间隙可见一增大淋巴结影,呈中度均匀强化。

图6-21G~I CT骨窗示左下颌升支周围骨膜增厚,骨膜与骨皮质之间线样低密度影,骨皮质边缘模糊,局部中断。软组织窗示左侧咬肌、翼外肌肿胀,邻近脂肪间隙受压。

【病理诊断】

骨髓炎。

【临床与病理特点】

颌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jaw)青少年多见,常有牙根感染病史。急性起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可伴有高热、寒战、白细胞增高甚至休克等全身中毒症状。病原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及厌氧产气杆菌的化脓菌引起。感染途径有3种:牙源性(最常见)、损伤性、血源性。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按发病经过与临床病理特点,可分为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和边缘型颌骨骨髓炎两型。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观察周围骨质结构、骨膜反应及有无死骨首选CT,观察脓肿及软组织受累情况首选MRI。

【诊断要点】

1.好发于下颌骨磨牙区,邻近常有根尖周感染。

2.CT表现。①中心型者早期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髓腔水肿,密度减低,进而溶骨性骨破坏,呈液性低密度区,内部出现气体影,为本病特征性表现;骨膜反应性增厚;晚期局部骨质硬化,可出现死骨。②边缘型者表现为颌骨周围骨膜反应性增厚,骨膜与骨皮质之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代表积液或积脓,相邻骨皮质吸收破坏(晚期可为骨质增生),边缘模糊,周围肌肉或软组织肿胀,边缘模糊不清。

3.MRI。急性骨髓炎早期骨髓腔在T1WI上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增厚骨膜于T2WI呈高信号;周围软组织层次模糊,脂肪及肌肉T2信号增高。脓肿形成时表现为局灶性T2高信号,DWI上亦呈高信号。慢性期周围骨质硬化,T1WI、T2WI均呈低信号;死骨均呈低信号,周围软组织纤维化或肉芽肿形成,其T2WI信号均降低。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需与颌骨骨肉瘤鉴别,后者无局部及全身感染症状,广泛溶骨性破坏,高密度瘤骨形成,骨膜增生常表现为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有时可见Codman三角,软组织肿块。

【评述】

综合影像学方法,密切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