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言传与身教

教师的言传与身教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教还要重视师生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教师板着面孔,学生敬而远之,施教者不会收到效果。教师要付诸百分之百的努力,处处为人师表,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使自己的一切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我疾步来到小明面前,掏出自己的手帕,一边为他擦汗,一边询问病情,确认是因感冒所致,我的心才稍微放松了点儿,于是,我拿起笤帚和撮箕,从外面取来沙子,清扫呕吐物。我布置学生们上自习,马上带小明同学去了医院。

第四节 教师的言传与身教

一、教师的言传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和典范,老师的品德、能力、兴趣、心态、情绪、个性、行为方式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老师只有做出榜样,在思想、道德、学术、言行、仪表等方面为学生树立典范,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教导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才能增强学生模仿的正效应,也才能真正促使他们进步。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因抽烟熏黄了手指,对学生提出了批评。

这个学生反问道: “老师,你不也在抽烟吗?”

张伯苓当即和这个学生立下了“君子协定” ,率先戒了烟。

这个学生见老师决心这么大,很快也戒了烟。

由此可见,老师具有率先示范的作用,优秀的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章程、任何纲领,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老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因此,老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典范性,自己以身作则的效果要比强令要求学生如何做要好得多。

老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就应该首先净化自己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就应该以自己的高尚人格率先垂范。

这就要求老师事事处处做到以身作则,不需要有多少特殊的举动,就如同流水,淌在自己的日常行为里。

例如:物品的归类、书籍的排列、书包的整理、缝补的纽扣、家电的安全、时间的安排等等。就是这些不显眼的小事,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会让学生产生模仿的效应,成了学生行动的榜样。他们也因此从内心深处敬佩你、爱戴你、信赖你。

老师正确美好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教材,以身作则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在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着一些老师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施于人的现象。

如要求学生节约,办公室却经常点长明灯;上课时把整根粉笔往讲桌上一摔,断成好几节,再用新的;要求学生升旗时严肃认真不说话,老师们在后面不但说话而且声音很大;夏天在操场上开校会时,同学们烈日当头照,老师们却躲在阴凉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谈笑风生。

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开拓者,智能田园的播种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当我们走在校园小路上;或是当我们谈笑风生时,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也许你只是不经意扔下一支粉笔头,学生就会觉得浪费并不可耻;也许你只是偶尔用方言责骂一名同学,其他的同学就会肆无忌惮的以此作为攻击他人的武器;反之,当你默默捡起教室地面上一小张纸片时,同学们就会自觉弯下腰来拾起地上的垃圾。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他对老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表现出特有的高尚人格。

学生就是教师的镜子。面对着像白纸一般等待着我们去绘画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加强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德行引导学生,获得学生敬重和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呢?

所以,当你正在为如何使学生的举止更文明而感到烦恼时,不如从自己身上着手吧!

二、教师的身教

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这是因为身教不同于单纯的言传,它具有形象直观性、动情性和个性影响的系统性。由于形象直观,身教就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拓展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道路,身教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从人的意向活动来分析,身教更具有言教所无法比拟的强烈的动情性。动情就是触动情感。动情绝不仅仅是言教所能实现的,而且必须由教师的全部人格来实现。身教不能光有客观的必然性,在身教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身教才能如愿以偿。

教师的身教不同于家长的身教,教师的身教代表着人类文明传递中的社会价值,教师的身教首先是靠集体的智慧和品质、集体的意志和情感来实现的。如果教师集体是勾心斗角、倾轧嫉妒、诋毁贬斥的,那么,其身教结果是不会好的,如果教师集体是取长补短、团结友善、互相支持的,那么它所进行的便是强有力的、志同道合的集体身教,必然能影响出良好的学生集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为师者必须首先做到,要使教师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身教还要重视师生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教师板着面孔,学生敬而远之,施教者不会收到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大喊大叫,并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消极反抗。因此,如果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即使是严格律己、德才兼备的教师,其身教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应当行动。教师要付诸百分之百的努力,处处为人师表,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使自己的一切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下午,我正讲着课,突然“哇”的一声,小明同学吐了一地,时值盛夏,一股难闻的气味立刻充满整个教室,小明同学脸色苍白,汗珠从额头上渗出来,痛苦地趴在桌子上。见他这样,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起。同学们的表现呢?有的捏鼻子,有的扇着书驱赶气味,有的竟然起哄: “熏死了,熏死了! ”面对这一场面,我心里“腾”地一下子就火了: “同学生病了,这么多同学就没有一个能主动站出来帮忙,还幸灾乐祸,你们还有点儿人情味吗?”我真想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刹刹他们的歪风邪气,但经验告诉我:这可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啊,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新鲜。有的学生怕脏,不愿帮忙;有的学生怕讽刺,主动出来帮忙怕其他同学说他“装好人” 。对于这样的班集体,粗暴的责备和训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即使我的责罚暂时生效,也不会维持几天,反倒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障碍

我疾步来到小明面前,掏出自己的手帕,一边为他擦汗,一边询问病情,确认是因感冒所致,我的心才稍微放松了点儿,于是,我拿起笤帚和撮箕,从外面取来沙子,清扫呕吐物。 “身教重于言教” ,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有的惊讶,有的满脸羞愧……班长和另外两个班干部连忙接过我手中的工具接着打扫。我布置学生们上自习,马上带小明同学去了医院。

从此,班级里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蔚然成风。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 ”学生对教师持有的敏感和信赖,使他们在看待教师时往往戴有“放大镜” ,教师每一个高尚行为都会令他们无比兴奋和欣羡。

教师的行为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想知道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评价全体教师的素质就可以知晓,案例中的老师做得很好,在关键时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把问题处理好。她深知对于这个全校有名的乱班,粗暴的责备和训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或许大喊大叫能让学生暂时平息,但并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因为新时代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有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抗,这对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影响。这位老师身体力行,并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事物都是对应的,当你想要别人做出令你满意,符合你标准的事,首先你自己要能够做到,这样才有资本示范别人,让别人尊重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