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从通信系统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申农从这一思想出发推导出了信息侧度数学公式,为信息认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标志着信息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信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定在信息的流动中发生。从主体对信息的认识层次上,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1.信息的概念

信息这一概念首先是由Shannon和Weaver提出来的,他们试图给信息一个正式和定量的定义,从通信工程、计算机和电信的角度出发,把一个消息中携带的信息量的大小用(节)来度量。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20世纪中叶后被引入哲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情报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领域。时至今日,人类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但对信息的定义却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使用目的出发,有着不同的见解。信息的英文词汇是Information,目前对这一词汇的解释也有100余种。

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其所著的《传播学概念》中给信息下的定义为:信息意为消息、情报、知识、资料、数据等。

我国情报专家严怡民在其主编的《情报学概念》一书中说,信息可定义为: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哲学家从产生信息的客体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事物本质、特征、运动规律的反映。

经济学家认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有效数据。

心理学专家认为,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印刷品、硬盘以及空气之中。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hannon)从通信系统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他主要研究信息的本质,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化、储存,其核心是信息熵的概念。信息熵就是衡量对某种事物认识的不确定度,即信息的有序度。申农从这一思想出发推导出了信息侧度数学公式,为信息认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标志着信息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

控制论专家N.维纳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的一种内容。

《辞海》中对信息的定义为: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导。

新闻界,信息被认为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

图书信息领域的专家又把信息视为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记录、出版及发行的观念、事实及论著。

美国《韦氏字典》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测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

在我国《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GB48944-85)中关于信息的定义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减少。

以上各学科的学者、专家以及有关领域对信息的这些定义都是从信息的受体、内涵和控制论等角度对信息的属性所作的描述。因此,我们说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体现其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消息、指令和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即广义的信息可定义为: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而狭义的信息则可定义为:信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资讯与信息的含义是相同的,特别是那些通过电子方式记录、传播的信息。资讯一词是海外学者对Information的译名。

2.信息的属性

信息的属性主要有:

(1)信息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中,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方式的改变,因而一切事物随时都在产生信息,即信息的产生源于事物,是客观事物普遍性的表征,它可以被感知和共享、被处理和存储、被传递和利用。

(2)信息具有多样性与综合性。信息在不同的领域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性或表现形式,如客观事物中的各种自然属性,人工设备的技术特征,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特征,人脑中反映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思想、知识,人类交流信息过程中的声音、文字、图像以及用各种编码形式记录下来的数据、新闻、情报和消息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又常常以综合的方式表现事物的特征,所谓“多媒体”正是信息多样性和综合性的集中表现。

(3)信息具有流动性与传递性。信息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定在信息的流动中发生。信息的传递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消息交换,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信号交换。同时,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细胞、遗传也被看做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换。

(4)信息具有相对性与有效性。从信息作为事物相互联系的反映角度看,信息源不确定的程度或者信息源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均与信宿的状态有关。这一特征在人作为信宿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同一信息对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所产生的作用和有效性也不同。

(5)信息具有积累性与价值性。信息通过人脑思维或人工技术设备的综合、加工和处理,不断积累丰富,其质量和利用价值均有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价值,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属性反映的深度和真实程度的认识。虽然信息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信息只有被利用才会产生价值,否则其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或成为“信息垃圾”。

(6)信息具有中介性与共享性。信息源于事物,但不是事物本身,是人们用来认识事物的媒介。信息能够共享是区别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最主要特征,即同一内容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可以被两个以上的用户分享,其分享的信息量不会因分享用户的多少而受影响,原有的信息量也不会因之而损失或减少。

3.信息的类型

客观世界存在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信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

(1)按照信息的生成领域。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思维信息。

自然信息是指自然界产生的各种信息,如河流、山川、天体、动植物的状态与属性的描述。

社会信息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思维信息是指与人脑思维有关的信息,人脑不仅接收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的信息,而且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各种客观世界的反映才能成为信息进入社会交流。

(2)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从主体对信息的认识层次上,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按照信息的载体形式和记录形式划分,如下表1-1所示:

表1-1 按照载体形式和记录形式划分的信息类型

img2

续 表

img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