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及时回应,是对父母的尊重

及时回应,是对父母的尊重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先后养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季历。季历大婚后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古公的孙子。事实证明,古公的预言没有错误,这个孩子就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一离开,仲雍马上就明白事情的原委了,于是他也以同样的理由离开了家,兄弟俩相继出走,把河山让给了最小的弟弟,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就是面对父母对自己的召唤,应该马上应承而不应行动迟缓;面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以及命令,也应该马上去完成,而不应该懒惰。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源泉,兽类中犹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行为,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应当孝亲敬长。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核心和灵魂是孝道,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正是建立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绵延不断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孝道是我国道德理论的基点,纵观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君主们多宣扬“以孝治天下”,知识分子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道路,但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对于父母的态度。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敬的人,纵然拥有再高深的学问,又有哪个君主愿意起用呢!君主们都清楚,“忠孝”二字是不能分家的,一个能够对父母尽孝的人才可能对国家尽忠,否则貌似忠良的表层下藏着的很可能是一颗不为人知的祸心!古人云:“子女孝顺,父母心安。家存孝道,国有忠臣。”这句话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只有在家庭里培养起良好、正直的品行,才能在朝廷的各方事物中立稳脚跟、不惧不怒,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自己的信仰,从而做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正人君子。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弟子规》中想要阐述的并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上的听命与服从,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先后养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的品行都十分优秀。季历大婚后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古公的孙子。古公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孙子,仿佛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振兴我家的恐怕是这个孩子!”事实证明,古公的预言没有错误,这个孩子就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古公的预言虽然对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封建王朝的立嗣体制是“立嫡以长以贵不以贤”,论长幼,泰伯自然是第一人选;论起身份,三人都不相上下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排序,这个王位都不可能落在季历头上,而不落在季历头上就意味着不可能落在姬昌头上。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思,他为了成全父亲这个心愿的同时又不破坏礼制,就在某一天佯装采药而离开了家。他一离开,仲雍马上就明白事情的原委了,于是他也以同样的理由离开了家,兄弟俩相继出走,把河山让给了最小的弟弟,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社会早期的风气还是很淳朴的。王公贵族和市井平民似乎没有太大的差距,同时宫廷内部也没有那么多血迹斑斑的屠杀,这个时期的风气似乎还停留在尧舜禹禅让时期的样子。也正是这种掺入了孝亲成分的良好风气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我们在赞叹周文王的时候,也请不要忘记他家族的两位先祖:泰伯和仲雍。是他们两个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而甘愿放弃本属于自己的王位,这种大忠大孝着实令人敬仰,而这种拱手河山的姿态也确实不是每个继承人都能做出来的。

我们当今的社会似乎离这种淳朴已经渐行渐远了。时至今日,还有多少成年人要父母伺候?父母做好了饭菜喊你,你依然恋恋不舍地待在电脑前收菜聊天;父母想和你出去郊游,你却借口单位加班而和一大群朋友躲在酒店歌厅里纠缠;父母闷了、累了想和你聊会儿天、诉诉苦,你却一脸不耐烦地扭过脸……当今的种种,我们已经和古人差得太远了!连最起码的尊重父母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孝顺”之意,唯有“顺”方能“孝”,一个连顺应父母要求都做不到的成年人,还能指望他做出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来呢?

如果把这个“顺”字扩展到大的方面,我们可以看以下这个例子:

许哲女士是新加坡的慈善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有一次要录制一个关于她的专访,记者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个贫民区找到了衣衫褴褛的她,记者大骇,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她淡然地摇摇头说:“没发生什么事,只是我的工作要求我穿成这样,如果我穿着西装去接近他们,他们就会从心底排斥我,所以我必须和他们一样。”

由此可见,如果超越了家庭范围而来到社会当中,想要零距离地接近别人,依然要注意与对方的行为保持一致。如果在某一概念上超越了对方的行为习惯,那么这个行动很可能就会导致失败。家国一体,只有在小家中尊重父母,在社会中才能够能屈能伸、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