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要和孩子互相尊重

父母要和孩子互相尊重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父母喜欢向孩子隐瞒自己的烦恼,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认为这样才更像家长。维尼夫雷特有一个小伙伴叫安娜依丝,她和妈妈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安娜依丝要在每周六先打扫自己的房间,把房间收拾干净之后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极不尊重,因此也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许多父母喜欢向孩子隐瞒自己的烦恼,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认为这样才更像家长。但我认为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这样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种明智的选择。

其实,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烦恼,他反而觉得自己受到了和成人一样平等的待遇。维尼夫雷特其实很顽皮,每当我被她淘气的行为搞得头大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她我当时的感受,让她了解到,她给我带来了烦恼,并提醒她要学着理解别人的感受并尊重别人。

许多父母都有亲身体会,有时候孩子会自私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有时觉得他们已经到了该懂事的年龄了,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有些时候,孩子感到困惑时,父母已经给予他安抚和慰藉了,但他还是会把更多的麻烦堆到本来已经非常辛苦的父母面前,迫使父母围着他们转,这让父母感到很生气,但又不能发脾气。因为父母已经对孩子的苦衷表示了理解也愿意去帮助他,就不能再发牢骚或抱怨了。

但事实上,父母为孩子的这种自我牺牲和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当烦恼堆积到一定程度肯定要爆发出来,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不愉快。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种不愉快爆发之前,就和孩子真诚地谈谈心,把自己的困扰告诉孩子,我想孩子是可以理解父母的感受的。

在和维尼夫雷特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当我向她明确地说出我的感受时,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当这个时候,一向只考虑自己情绪却不顾及别人感受的女儿,就会突然变得冷静下来,开始关注他人的情绪。不过,父母要注意,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是要指责孩子,如果父母不能把握好指责和倾诉之间的区别,很可能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维尼夫雷特有一个小伙伴叫安娜依丝,她和妈妈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安娜依丝要在每周六先打扫自己的房间,把房间收拾干净之后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在这个协议执行两周之后,安娜依丝的妈妈去女儿的房间,却发现女儿根本没有打扫过房间,房间里又脏又乱。而此时,安娜依丝正在外面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直到很晚才回家。

安娜依丝一进家门,妈妈就生气地质问她:“安娜依丝,你的行为让我失望极了。”安娜依丝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履行承诺,她可能早就把那个协议忘记了,所以就问:“怎么了?”

“怎么了?你一直都这样说话不算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甚至直接忘记,你这样真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妈妈终于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口气中充满了埋怨和责备。安娜依丝不等妈妈说完,就撇撇嘴回房间了,她关上门不再出来,留妈妈一个人在那生闷气。

安娜依丝的妈妈做得有什么不妥吗?她说得那些话算是指责孩子,还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其实,这位妈妈最初确实是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说着说着却受到情绪的影响,由表达变为指责了,但指责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设想一下,如果安娜依丝的妈妈这样说:“我很失望,我想你应该履行一起定下的协议,先收拾房间然后再出去玩。”那么,收到的效果也许就会截然不同。这样,既能表达妈妈对安娜依丝的不满,又没给孩子发脾气的理由,孩子也能因此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理解妈妈的感受,她一定会做出改变的。

记得维尼夫雷特小的时候,时间观念淡薄,每每和小伙伴玩得高兴了,就会忘记要按时回家。因此,我曾多次提醒她,她似乎也有所改变。但有一天,她又和小伙伴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很晚才回来。因为她年龄太小,所以她晚回家我总是十分担心。一听到维尼夫雷特的敲门声,我赶紧跑过去开门,看到她时我真想大骂她一顿,给她点颜色瞧瞧,但我最终还是控制住了情绪。一见到她,我就对她说:“谢天谢地,你总算平安回来了!”

维尼夫雷特说:“怎么了妈妈?我一直在罗茜家玩啊。”

我说:“你应该早点回来,你玩到这么晚才回家,妈妈都担心坏了,我真怕你出什么事。”她立即扑过来亲吻我说:“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一定早点回家!”

由于我采取了正确的教育方式,女儿才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对她的爱,并因此懂得理解和尊重我。自从那以后,维尼夫雷特就很少让我为她担心了。因此,我认为妈妈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和语气,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不要让他觉得你是在指责他,或者故意刁难他,否则很难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有一个道理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这个规则在成人之间使用起来毫无障碍,但要用于成人和孩子之间,就会有些困难。其实,成人与孩子之间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成人喜欢随便对孩子许诺而造成的。有的父母在对孩子提出建议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十分慷慨,但却总是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导致孩子产生不满的情绪。其实,这样做对孩子极不尊重,因此也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我的丈夫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带女儿出去玩。有一天,他终于有时间了,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和女儿相处。于是,头一天他就对女儿说:“宝贝儿,明天爸爸有时间了,你想去哪玩爸爸都陪你去。”女儿听了非常高兴,说:“是吗?那太棒了!我想到郊外去野炊!”

她的爸爸却摇摇头说:“这恐怕不行,晚上我还约了朋友一起吃饭,如果去野外也许就不能及时赶回来。”

女儿又说:“那我们去看儿童剧吧!”“那种地方太吵了,爸爸偶尔休息一下,需要安静,不想去那么吵的地方,再换个地方好吗?”爸爸说。

女儿顿时变得无精打采了,说:“那随便吧!”爸爸对女儿的反应感到很不解,说:“是我陪你出去玩,为什么你还这么无精打采的呢?”女儿几乎不耐烦地说:“我不是说了吗?随便好了。”

事后,我和丈夫谈了很久,劝他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从此以后,每当维尼夫雷特提出某些建议,我和丈夫都会做出一些限制。例如,她想出去游玩的时候,我们会事先提出几个具体的游玩地点让她挑选,或者规定行动范围。这样做可以防止女儿有过高的期望,我们不希望在女儿天真的脸上看到失望的表情。

我认为,父母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渐渐不信任父母。而且,孩子怎么可能去尊重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呢?父母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着复杂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摆布的玩具,因此一定要尊重孩子,并以此赢得孩子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