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好起点引发自学

用好起点引发自学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紧接着教者又抓住“拉紧”“绷紧”两个词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线段是直直的线。教师在引导学生数角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一是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二是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单,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孙 菁(执教) 陈庆宪(评析)

◎课前思考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上册编排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者的异同点,进一步通过空间的想象,理解无限延伸的含义,以及进一步认识角的定义。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如何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在创设素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同时,突出概念的本质内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一次研究,现把教学后的课堂实录整理出来,供大家教学时思考。

◎实录与评析

1.学习线段、直线、射线。

(1)观察图示,回忆线段。

呈现课本第38页两个图,并提出:这样拉紧、绷紧的一段线,叫什么线?

生:线段。

师: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拉紧”“绷紧”两个词呢?

生:这是为了要“直”,不直就不是线段了。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上端点和字母,表示:线段AB。)

【评析】 对于线段,学生在二年级就已初步认识,所以在这里教者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两个直观图,联结原有的认知。紧接着教者又抓住“拉紧”“绷紧”两个词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线段是直直的线。

(2)揭示新知,引入自学。

教师在“线段”的后面继续板书出“直线、射线”,并提出: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直线、射线,你们觉得直线、射线可能是怎样的线呢?

生1:可能是直的线吧。

生2:直线和射线是无限延长的线。

师:那直线和射线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线呢?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一定能知道怎样的线是直线,怎样的线是射线?

同时投影呈现出以下的自学要求(自学要求预先已发给了学生):

①仔细阅读课本第38页,直线和射线是怎样的线?请你在书上用铅笔画出来。

②想一想,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特点呢?并填写下表。

学生自学,独立填写上表,再分组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相同点的看法比较一致,都写出了是“直的线”,而对不同点有不同的解读。有的学生只关注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有的学生只关注是否能延伸,线段不能延伸,直线能向两端延伸,射线向一端延伸。有几位学生既写出了端点的区别,也写出了是否延伸的区别。

当学生说到直线是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时,教师让一位学生到台上针对黑板上的图,用手势表示出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动作。紧接着又让全班学生也用手势做一做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动作,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向两端无限延伸。(对射线也做相同的反馈)

教师在组织学生讲评时,随机写出如下的板书:

【评析】 本环节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环节,教师先揭示新知“直线、射线”,并马上引发了学生对直线与射线的猜想。尽管个别学生已经知道直线是向两端延伸的线,直线与射线都是直的线,教师还是给学生创设了自学的素材和空间,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学后的记录单。使学生把自学后所获得的信息能具体地记录在表格上,便于反馈评价。在组织集体交流时,教师调动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建立了空间想象中的直线与射线。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把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用字母表示法等,动态地、有计划地做了板书,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线段、直线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图示,加深理解。

①让学生画图后进行辨析。

教师向学生提出画图要求,并把要求呈现在大屏幕上:

●根据它们的特点,你能在纸上分别画出线段、直线和射线吗?

●你能用字母分别表示线段、直线、射线吗?

在组织反馈时,教师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画的图,说一说它为什么是直线?

生:我没有画上端点。

师:你的意思是?

生:表示这条线还可以向两端延长。

师:为了区别,我们给线段标上两个端点,射线标上一个端点,直线不标端点,说明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

②让学生识图后进一步学会用字母表示。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先判断,再出示字母,让学生读出来。

【评析】 在以往教学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概念之后,就会像上面②题的做法,只要学生观察图能区别出线段、直线、射线就可以了。而今天孙老师先让学生根据特点分别画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除了要画得“直”外,还要画出这三种线的区别。所以学生会把端点画的更明显一些。此时教师结合表示直线的图,辩证地说明画出的线与想象到的线的联系。我们都知道动手感知要比视觉感知、听觉感知效果更好,在以上的教学中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感知效果。

(3)联系实例,体验价值。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线段、直线、射线,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分别找到它们吗?(大屏幕上打出这一问题)

学生回答有点困难,教师引导性地提出:你测量过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生:测量过桌子的高度、黑板边沿的长度。

师:这实际上就是测量物体边沿的这条线段的长度。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找到两点之间的连线,都可以看成线段。你们能找到射线吗?

生:汽车灯的灯光、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等。

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一支红外线笔,朝着教室的墙壁射去,问学生:这条光线可以看成射线吗?

生:不能,因为光线被墙壁挡住了。这条光线实际是线段。

师:那怎样的光线才能形成射线呢?

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射线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师:“直线”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难找到。但通过以下问题的思考,你们会对直线有清晰的认识。

大屏幕上呈现以下问题:

你能把“10”这个数在下面的直线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说出:这个“10”在屏幕的外面。

师:是吗?为什么会在屏幕的外面呢?

生:按屏幕出现数的规律0、1、2、3,接着最多只能描出“4”,所以要描在外面了。

师:尽管这个“10”在屏幕的外面,但它一定在什么的上面?

生: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师:为什么?

生: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线,所以能找到“10”的位置。

师:你还能在这条直线上找到“350”这个数吗?

生:能找到的。

师:你还能在这条直线上找到“3500”,或者更大的数吗?为什么?

生:都能找到。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

师:刚才我们想象了“0”右面的数,在这条直线上离“0”越远,这个数就越大。那在“0”左面的数又是怎样的数呢?

这时有几位学生说出:应该比“0”小的数。

师:是的,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比“0”小的数,同样在“0”左面离得越远,这个数也就越小。

教师继续提出:在研究数学时,直线的作用大不大呢?

【评析】 本环节看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线段、射线和直线,其实质是通过实际背景的应用,加深了对线段、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尤其教师引发学生针对一些“数”在“直线”上找出它们的对应点,非常巧妙地以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了对直线是无限延伸的理解,增强了本课的数学思考价值。

2.学习“角”。

(1)引入学习要求,自主学习“角”。

师:刚才我们初步知道,在研究数学时,直线是必不可少的图形,射线同样也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就能体会到。

提出以下学习要求(给学生发以下学习单,并投影以下学习要求):

①下面这些图形我们都已学过。它们叫(  )。

在最后图形的括号内填上各部分名称:

②你知道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吗?先阅读课本第39页再回答。

学生很快说出了以上这些图形是角,并填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自学,知道了怎样的图形叫角,角的两条边是射线。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并要求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角。

(在画角时教师特别提醒,要从一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

【评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见得更多的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你能从一点出发画出几条射线,让学生在感受到能画无数条射线之后,从中提取两条来认识角。这样的教法看来似乎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实际上学生不去画也会感受到能画出无数条。这种教法,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把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的角的初步知识忘了。而今天孙老师是借助于上一环节,采取承上启下的方法,直接让学生观察图形,回忆角。接着通过自学,认识角的两条边是射线。这样的处理不仅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还明显地看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简约而大气的学习素材,创设了明快而自主的学习方式。

(2)在数角中学会角的表示法。

教师在黑板所画的一个角上又添上一条射线(如图1),问学生:现在这个图有几个角?

让学生找出有3个角后,教师又提出:为了方便我们把每一角注上数字,并用符号“∠”表示“角”的名称(如图2),∠1,∠2,∠3分别读作“角1,角2,角3”。

图1 图2

教师继续让学生对自己所画的一个角,也添上一条射线,也分别写一写各角。

紧接着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有四条射线的图形,并问:由一点引出四条射线,现在有几个角?

让学生从中找出有6个角,根据学生的寻找在图上注上数字(如图4),又让学生分别读一读、写一写各角。

图3 图4

师:如果从一点出发引出5条、6条……射线又分别会组成几个角呢?这个问题大家课外再去画一画,继续研究好吗?

(此刻学生兴趣盎然)

【评析】 教师先后呈现出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三条射线、四条射线。让学生数角,学生在对角加深认识的同时,学会了怎样用符号表示“角”。教师在引导学生数角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我们知道,随着射线的增加,角的个数增加是有规律的,虽然本课不可能把这一规律揭示得很清楚,但在这样数角过程中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3.课堂小结:

教师针对板书提出:今天我们学习线段、直线、射线,并知道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什么叫角。你们到底学得怎样,我想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检测。

问题①:“一条直线长5米。”对吗?

通过质疑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是无限延伸的线,只能说一条线段长5米。

问题②:“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对吗?

通过质疑,使学生知道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正确的是: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评析】 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往往会提出“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往往会罗列一下学习内容。今天孙老师没说这句话,而是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两个关键问题引发学生再次质疑,借助问题的思考达到课堂小结的目的。

总之,回顾本课可概括出以下四方面有价值的做法。一是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二是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单,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三是创设了科学、合理的深化素材,在较好解决了学习上难点的同时,又自然地提升了数学本身的内涵。四是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