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流动下的接续教育帮扶路径

人口流动下的接续教育帮扶路径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流动人口的接续教育存在困难。京津冀三地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影响了随迁子女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查表明,非连续的基础教育会导致流动儿童入学延迟、学习成绩滑坡、社会整合能力差等问题。接续教育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延伸问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接续教育问题需要通过超越三地政府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划来解决。

基本特征是,协同课程改革,推行教育券制度。接续教育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延伸问题。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个性化,强调在课程建设方面区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第一次打破国家垄断课程,给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个性化课程的机会和空间,以适应各地的教学需求。而京津冀三地由于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师资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三地基础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材使用和教学进度上存在很大区别。因而流动人口的接续教育存在困难。

京津冀三地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影响了随迁子女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非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对儿童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调查表明,非连续的基础教育会导致流动儿童入学延迟、学习成绩滑坡社会整合能力差等问题。接续教育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延伸问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接续教育问题需要通过超越三地政府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划来解决。有专家介绍,“三地之间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强。今天可能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天津上小学,上到二年级以后又回到石家庄上小学了,过了几年父母又来天津打工了,又过来读五年级了,又过了两年父母又到北京打工了,又去北京读初一去了,流动人口的孩子流动性是比较强的。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先不要说公平,怎么让它接续起来,是人口流动很重要的东西。我自己有切身体会,因为我和我孩子的户口都在北京,但我的孩子在天津念书,它就很不方便,你想我都认为不方便,有时候我也去看看孩子,每年都要办借读手续,去了以后排了很多队,都要办这个手续,家长抱怨很多”。

专家认为,政府应引导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教研机构进行对话,打破地方壁垒,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除了行政壁垒,接续教育在教材使用、教学大纲、课程设计等方面也存在相当多的障碍。这些障碍的存在,导致儿童迁移到不同地区后,在异地学校难以短时间内适应当下学校学习。因此,做好京津冀基础教育接续教育需要三地协同开展课程改革,主要需要做好两点对接:一是三地教学大纲和教材尽量统一;二是加强师资交流,尽可能促进三地基础教育教学方面的一致。

对解决接续教育中存在的难题,还有专家认为,“三地应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教育券制度,三地发义务教育券,流动人口到河北也好、天津也好、北京也好,都享受这个。这个教育券以三地的为基准。比如是北京户口的,义务教育投入是几千块钱,到了河北就给带几千块钱,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但是可能天津的到北京来了,物价高了,消费可能也高,自己家庭该支付的也要支付一点,这个可以再考虑。河北本来就消费水平低,再大量的人口过去,产业过去了,工人过去了,子女也带过去了,你还让它解决流入人口的义务教育问题,它肯定承受不了”。事实上,教育券制度可以先在个别区域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