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压力下的教育体制

人口压力下的教育体制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自然也是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高考在我国社会中的信誉是绝对高于其他任何选拔制度的,它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被国人寄予如此高的期望,高考制度的许多病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平,是高考制度最受人赞赏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不仅没有使科技进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境界,反而导致了恶性竞争,削弱了青年学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口数量庞大。我国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自然也是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高校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则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近年以来,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为了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制度。通过多年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的严谨、严格的确令许多受家庭条件限制、本来可能没有机会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学子也得以一展自身的抱负。高考在我国社会中的信誉是绝对高于其他任何选拔制度的,它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正因为如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孩子的命运、甚至改变家庭的命运。

被国人寄予如此高的期望,高考制度的许多病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平,是高考制度最受人赞赏的特点。但是公平就意味着统一。高考必须有着统一的考核标准,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答案,同样的评分标准,不然公平如何显现?也就是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思想是有违高考公平的,既然性别、家世、地域都要一视同仁,那么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学识深浅的评价也应当一视同仁。我国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乃至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应试教育。学生的知识增长、思维发展必须全部以高考为核心,机器人式教学在中国屡见不鲜。只有压抑个性、融入高考的洪流中,才能够获得人人称羡的眼光、才能够在多年努力后获得相应的回报、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趋同,乃是科技创新之大忌。人类社会的许多伟大发明、发现,在初期都是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如果不是有一批特立独行的人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些发明发现终将被埋没。而我国的教育正在压抑这种个性,这种压抑有时候并不来自父母老师,只要学生明白高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便会自发地摒弃有个性的想法,而去适应这种高考的模式。

除了固定的考试模式之外,高考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理分科。所谓“术业有专攻”,相比广撒网式的学习,毋庸置疑针对性学习的学生专业水平更高。但是,在高中时期就采用专业性的教育为时过早。在高中以前,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基础性教育,如果在高中时期就实行专业性学习,那么意味着对另外一部分非专业性知识可谓一窍不通。学科交叉融合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重大的科技发明几乎都涉及了多个学科。过早地进行专业性学习,是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的。

当然,人们可能提出高考的负担较重,可以在高考后,在大学阶段以及以后的人生中来学习自己所缺失的学科。但实际上,在放弃文(理)科多年以后,该方面的思维已经缺失,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重新适应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创造力也因此缺失。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不仅没有使科技进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境界,反而导致了恶性竞争,削弱了青年学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