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维战场的开辟

三维战场的开辟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无论是执行侦察、空战,还是轰炸等任务,这些都是由同一类飞机来予以承担的。歼击机的产生,源于一次偶然的空战。逃生飞行员在事后追述的情节令德军飞行技术人员难以相信。只有德国人承认他的能力,并为他提供了生产设备。在此后的“一战”中,福克共帮助德国军队设计了近60种不同型号的飞机,为德国飞机能够一直维持当时的领先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维战场的开辟_科技发展与战争形

飞机一出现就引起了军事家们的高度关注。不过,在刚开始时,飞机的主要军事使命是为陆、海军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战场侦察保障和通信联络方面的服务,有时偶尔也担任为地面炮兵观测校正射击弹着点的任务。稍后,由于空战、轰炸等作战形式的产生,飞机便逐渐地身兼多职。然而,无论是执行侦察、空战,还是轰炸等任务,这些都是由同一类飞机来予以承担的。

由于燕处雏年,技术性能差,飞机最初在空战中全凭飞行员持枪对射,命中率极低;而轰炸时,则靠飞行员用手往下推炸弹,准确性也很差。所以,人们便从适应各种战斗任务的需要出发,来努力提高飞机的技术性能,先后研制出了专门用来完成某一类作战任务的飞机。

最先出现的是侦察机,随后又有了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一战”开始时,欧洲虽然有300多架可供实用的飞机,但是所有飞机均没有加装武器,各参战国赋予飞机的主要任务也都是侦察、拍照、绘制作战地图以及为炮兵指示射击目标等。由此不难看出,此时飞机所承担的就是今天侦察机的基本任务。

侦察机,在今天是特指那些主要装备为各种侦察器材,主要任务为获取情报、信息的专用飞机。

歼击机的产生,源于一次偶然的空战。在1911年的墨西哥内战中,农民军出高价雇请了一位名叫兰博的美国民间飞行员为他们进行空中侦察。一天,兰博驾驶着美制“柯蒂斯”式飞机飞抵政府军占领地区的上空,刚好与政府军仅有的一架侦察机相遇。两机相距不过100米左右,脾气暴躁的兰博对对方又是瞪眼、又是挥拳头,但政府军飞行员均不予理睬,依旧专心于他的飞行。兰博非常生气,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对准对方就打,而对方也不示弱,同样掏出手枪来还击。一时间,“乒乒乓乓”的枪声在空中回荡。双方打完自己枪内的子弹后,均未伤着对方,便各自返航。这即是历史上象征性的第一次空战。“空中响起的第一枪”启发了人们的灵感,一些飞机制造商为了吸引军方的购买力,便开始了将步枪机枪安装到飞机上的尝试。因而,歼击机(也称战斗机)得以应运而生。

最早驾驶歼击机在空中击落敌人飞机的飞行员是法国的弗朗茨中士。1914年的10月5日,弗朗茨中士驾驶着在座舱前固定有一支来复枪、枪膛内装有5发子弹的双翼机在空中巡逻。因为有了自卫武器,他大胆地将飞机飞到了敌方阵地的上空。这时,对面恰好有一架德军的侦察机朝他飞来。当看清对方飞机上的黑十字标志后,中士决心试一试自己的枪法。于是,他俯下身子,脸贴枪托开始瞄准。就在敌机进入来复枪有效射程内的一刹那,“砰”一声,枪响了,一发子弹不偏不倚,正中德机飞行员的头部。顿时,德机飞行员血溅机舱。稍后,失去控制的德机一头扎向了地面。就是因为这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弗朗茨中士成为了开创空战历史先河的第一人!他本人因为此次成功,受到了英雄的礼遇。

自从由英、法、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与由德、奥、意等国组成的同盟国进行生死对决的“一战”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后,随着手枪和步枪在空中相互射击机会的增多,协约国首先在其飞机上安装了机枪。不过,由于没有找到让机枪射出的子弹安全通过旋转螺旋桨的好办法,当时的机枪一般都被装在双翼飞机的上翼或推进式飞机螺旋桨的前面。因为枪、弹的沉重重量,装有机枪的协约国飞机往往达不到非武装飞机的飞行高度,所以,很快,德国飞行员就找到了对付协约国飞机的有效办法:对看不到机枪的协约国飞机,不予理睬;对看上去装有机枪的协约国飞机,只需飞在它的上面就行了。

然而,德军飞行员们这种有效的逃避方法并未能维持多久。1915年2月的一天,当四架德国双座观测机与一架看不到有武器的单座法国飞机相遇、八名德国飞行员好奇地看着对方时,从法国飞机的螺旋桨处突然迸发出一串串黄色的火焰,顷刻间,两架德机中弹下坠。另两架德机见状,吓得赶紧逃命。逃生飞行员在事后追述的情节令德军飞行技术人员难以相信。因为,所有机枪发射子弹的速度在当时都是每分钟600发,而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即知,这样的一串子弹不可能顺利地穿过一分钟旋转1200转的双叶螺旋桨。

几周以后,一架法国飞机因偶然因素被迫降落在德军的占领区域内,于是,德国人很快就发现了法国飞机新式武器的秘密所在。原来,法国人是将机枪装在飞机座舱的正前方,让机枪径直向木制的螺旋桨瞄准、射击,而面向着枪口的螺旋桨叶片则用楔形钢片保护着,可以使打在叶片上的子弹转向。法国人的这项设计对飞机驾驶员和对他们的敌人几乎是一样的危险。因为,在机枪射出的子弹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子弹将打在叶片上。有鉴于此,德国人并没有立即进行仿制,而是请来了青年平民福克(A.H.J.Foche),让他设法改进飞机上机枪的射击装置。

福克是荷兰人,对于如何提高飞机的性能早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1910年他20岁时,即制造并驾驶了当时最快、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先将这架飞机献给本国军队,遭到了冷遇。然后,他转向法国、英国和俄国,结果也与在荷兰时的情况一样。这些国家的军事当局所注意的只是他的资历和缺乏技术教育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他聪颖、勤奋的固有价值。只有德国人承认他的能力,并为他提供了生产设备。据说,福克只用了48小时就制成了机枪射击自动协调装置(同年,俄国工程师思米斯洛夫也发明了机枪打火协调装置),使机枪射出的子弹能百分之百地从螺旋桨叶片之间的空隙处穿过,而不会击中自己飞机的螺旋桨叶片。

在此后的“一战”中,福克共帮助德国军队设计了近60种不同型号的飞机,为德国飞机能够一直维持当时的领先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此时,英国人才认识到了福克的才能,向他书面提出邀请,并许诺如果他愿意到英国来为皇家飞行队设计飞机,就赠送给他一千万美元的酬金,但是为时太晚了。

1915年7月1日,首架安装了两挺机枪的“福克式”歼击机由德国流特根中尉驾驶,在英吉利海峡上空与一架英国军用飞机相遇。当泼水般的机枪子弹向英国飞机射来时,皇家飞行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快,英机中弹坠海。“福克式”飞机名声大噪。

一段时间后,德国人也因与法国人同样的原因,将新式武器的秘密暴露给了敌人。于是,机枪立刻成为了飞机在空中进行格斗的通用武器。

1916年,德军装备了新型歼击机——“斯巴特-7”式单座歼击机。该机装有两挺正面射击的机枪,其飞行时速竟高达180千米。

随着歼击机性能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多,歼击航空兵开始成为独立的作战兵种。据德国刊物公布的数据,德国的敌方在“一战”中共损失了飞机8400架,其中有6800架是被歼击机击落的。

同步机枪的出现使歼击机的战斗力大增。于是,空战的激烈程度被显著地提高了。最后,随着飞机与武器结合技术的不断发展,空战的样式在不断地升级。在“一战”爆发后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空中骑士”们已经开始驾驶着装有机载武器的战鹰,展翅翱翔,拼死厮杀于蓝天。人类战争的舞台,从此由地面、海上开始扩展到了天空之中。

由于指挥工具简陋、通信联络手段落后,最初的空战是一种“骑士”般的战斗。己方飞机之间,一般都没有战术联系和协同动作。交战时,敌对双方的飞机之间,几乎全部是单机间一对一的缠斗。在西方,因为受中世纪骑士风度的影响,飞行员们普遍喜欢“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战斗方式,他们有时甚至去刻意追求所谓的“空中骑士”“红武士”等称号。

随着作战规模的日渐扩大,空战向歼击航空兵提出了客观要求:进行战术编队,以利于相互掩护、协同作战。最初的战术编队是两架飞机间的简单协作,一架攻击、一架掩护,或一架在前方作诱饵、一架在后方相机攻击;后来,编队的规模不断扩大,由双机发展到三、四、五、六……甚至更大的编队,最大到十二机编队,并最终确定了双机为空战编队的基础。

就在空中格斗行动全面铺开的同时,飞机对地面的轰炸行动也逐步地加强了。德国在对法国宣战的当天,即派遣了一架飞机空袭法国的吕内维尔城。此后,双方都频繁地轰炸对方的城市、军火库、火车站和铁路枢纽,以破坏对方的运输供应和造成对方的心理压力。由于没有在空中对付敌人飞机的经验,加上军队的高炮防御能力很薄弱,根本不能给来自空中的攻击以任何实质性的阻击,所以,轰炸作为航空兵的一种全新战斗行动样式,很快就被参战国所共同采用。

1914年10月,俄国人率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架轰炸机——“依里雅·莫洛麦茨”号重型轰炸机。该机装有4台140马力的发动机,最长飞行时间4小时,时速135千米,飞行高度4000米,载重量2500千克(包括7名机组乘员和800千克炸弹及7挺防御机枪的重量)。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项出色的军事技术成就。随后,法、德、意、英等国家也先后制成了专门的轰炸机。

1917年,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队长特伦查德(Hugh Trenchard)改装了合成战斗轰炸机。他所进行的工作是将战斗机的机载武器系统稍作改动,让其携带4颗轻型(25磅重)炸弹,用来支援地面战斗,而仍保持着战斗机的性质不变。如此,战斗机在作战中夺取空中优势的主要目的达成之后,就可以单独使用机枪或投掷轻型炸弹来直接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一战”中,英国的战斗轰炸机在抑制德军的进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军在1918年8月的索姆河反攻和美军在1918年9月的圣米耶尔进攻中,都大规模地使用过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进行航空火力准备。

到“一战”结束时,轰炸机不仅在飞行速度、高度及载弹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还开始使用了机械式瞄准投弹装置,大幅度地增加了投弹的准确性。轰炸航空兵——这个在战火中诞生的“粗暴的新生儿”,逐渐地成为了实施空中突击的一支主要力量。

在轰炸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同胞兄弟——强击机,也同时成长起来了。当人们还在用为炮兵校射服务的飞机去突击敌方战壕内的有生力量时,强击机的胚胎就已经开始孕育了。1918年,德国人制造出了腹部装有机枪,并安装了防护装甲的“容克”式和AE·G式飞机,以专门用来进行低空攻击。这就是最早的强击机。

随着机种的不断增多,空战的飞机编队在原歼击机编队的基础上,出现了歼击机护航等新的形式。这样,担任各种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类型飞机之间就开始有了战术上的协同和配合。

从整个战争行为来看,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的作战行动,都是来自于地、海面之外第三维战场——空中战场的行动;对于“三维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空中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空中军事力量重要性的认识,却不是一步就到位了的。

每当一种新的武器出现之后,总有一些军事预言家要站出来,通过提出新的军事理论来为其大喊大叫——这是军事科学发展史上比较常见的现象。飞机被投入到战争领域后,也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研究飞机的作战应用,同时高声提醒人们注意飞机在作战中作用的新的军事理论家。这中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飞行员出身的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Giulo Douhet)。

这位先行者早在1909年时,就以他惊人的军事远见发表文章,论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使用前景,并最先提出了制空权的问题,要求政府大力发展空军。“一战”爆发后,已获得上尉军衔的杜黑数次上书意军统帅部,指责他们不重视发展空军的做法是鼠目寸光的行为,并对当时的意大利陆军总司令提出了直接的批评,言词相当尖锐、激烈。为此,杜黑被解除了职务,并被军事法庭判处了一年有期徒刑。直到1918年初,意大利政府和议会在讨论意军参战中的经验与教训时,才认识到杜黑的理论和意见是正确的。于是,杜黑被任命为意大利航空兵部部长。1921年,杜黑发表了其代表著作《制空权》一书。在这部世界军事名著中,他虽然说了一些过头话,宣扬了技术至上的论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见到了一些军事发展的趋势。例如:战争中航空兵和快速部队作用增大的思想;在决定性方向上密集使用航空兵和快速部队的思想;以及未来战争中初期战役的作用将增大的思想等。他的这些思想对新军事理论的形成和许多国家此后的军队建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特别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观点的正确性,很快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实践所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