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十《雪》四人谈

二十《雪》四人谈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读《〈雪〉四人谈》,你会懂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也会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部作品。有《王蒙选集》4卷。本文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生1:这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尽管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认识。这共同的认识是:《雪》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学评论的一般写法。

2.了解把握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分析概括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

3.了解四篇评论文章展开思路、论证观点的不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然后教师组织读书报告会,讨论交流读书心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克服理解文章单一、片面、僵化的思维模式。

重点难点

1.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学写评论。

2.了解评论的语言特点。理解四篇文章中内涵丰富的关键语句。

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法、自主与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把握四篇文章的观点,梳理写作思路,理解其最突出的写法,并圈点勾画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2.搜集整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阅读。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生字认读

须臾(yú)  五脏六腑(zàng fǔ)

笑靥(yè)  缱绻(qiǎn quǎn)

契合(qì)  冗杂(rǒng)

寥寥(liáo liáo)  咄咄逼人(duō duō)

2.词语积累

赋: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表现手法。

率性:由着性子,任性。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

冗杂:繁多杂乱。寥寥非常少。

丰姿:同“风姿”,风度姿态。

直观:用感观直接接受的;直接观察的。

饱满:丰满;充足,文中是强烈的意思。

凝缩:凝聚浓缩。

矇眬:视觉模糊不清的状态。也作“蒙眬”。

洗练:(语言、文字、技巧等)简练利落。

精纯:精练而纯熟。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也叫比照。

烘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可分为正衬和反衬。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得十分生动。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这里指文章)。

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

3.多音字辨析

4.文学常识

关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也叫文学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标准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想、文学运动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家从具体作品中的形象表现获得的具体感受出发,对作品包含的生活内容、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展开分析,作出判断。

关于赋、比、兴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兴”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论诗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志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zh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二、新课导入

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如果你把读书看做一种责任或一种乐趣,那么你除了收获其中的精华,也许还会对它评头品足,说出自己的一番见解来。读《〈雪〉四人谈》,你会懂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也会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部作品。

三、作者简介

王蒙,河北南皮人,生于北京。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社会关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60年代调往新疆。1978年调回北京作协,历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1989年辞去文化部部长之职,专心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及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等。有《王蒙选集》4卷。

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出生于1955年6月27日。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曾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底调人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现为江苏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创作室主任。从1973年在上海《朝霞》丛刊发表处女作《补考》起,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电视剧本500余万字。代表作品有《新乱世佳人》、《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我要做好孩子》等。

斯妤,当代女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散文集《两种生活》、《斯妤散文精选》,小说《出售哈欠的女人》、《竖琴的影子》和《斯妤文集》4卷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学奖”和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作品受知识女性读者的欢迎,现居北京专职写作。

李允经,鲁迅研究专家,著有《鲁迅的婚姻与家庭》,是《中国萌芽木刻集》编辑顾问,1985年与人共同编著《鲁迅与新兴木刻运用》一书,发表过近80幅鲁迅评价过的木刻作品。《鲁迅笔名印谱》一书中的鲁迅笔名由他整理。

四、写作背景

从不同的角度看山,就会像苏轼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读文章也有类似的情形,所取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更易于使读者产生多种感情,更易于使读者产生多种理解。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思维会更灵活,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持有不同观点应当有理有据,不可信口开河。这正是本课的写作背景。

五、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有关《雪》的四篇评论,完成以下任务,为“《雪》读书报告会”作准备。

1.自选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评论。对于写作角度的选择,同学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可以向老师征求意见。

2.了解把握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分析概括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

3.梳理四篇文章的思路,理清文脉。

4.了解四篇文章的独特写法。

5.整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会上交流。

附:文章结构图表

《雪》四人谈

六、课文精读

师:王蒙在《读〈雪〉需要联想》中说:“联想,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是一种介于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之间的反映过程,是从某种表象重新结合为另一种表象。”什么是“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生:再造想像是根据图样的启示或语言文学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我们没有到过桂林,脑子里是空空的。读了《画山绣水》之后,就可以根据文中描述,在头脑中创造一幅秀丽、雄奇的桂林山水图。

创造想像不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是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独创性、新颖性、奇特性是创造想像的特点。创造想像比再造想像更复杂,难度更大。比如,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创造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这比我们阅读《孔乙己》时头脑中反映这一形象要难得多。

师:《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也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闺土的思念、对少年学习场所的留恋、对自己的故乡与亲人的关心与怀念,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挂念,使他感到情趣盎然、心情愉悦;但另一方面,文中所写的雪花又是那么的激情与疯狂,他的心志和做事之原则,无一不契合着北方大雪的本质,咄咄逼人地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师:读《〈雪〉的独特之处》,说出《雪》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独特之处: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像,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作用:这样写“巧妙地抒发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使作者的感情沿着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艺术描写,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

师:作者认为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在描写北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景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生: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像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花,嗡嗡地闹着;写北国的雪、北国的旷野时,作家满腔的悲壮与沉郁,如同在书写一阕祭奠的诗篇,甚至孩子们群体的快乐与雪罗汉孤独的悲哀,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

师:结合课文分析这四篇对《雪》的评论文章有哪些共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见解。

生1:这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尽管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认识。这共同的认识是:《雪》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生2:在这四人中,王蒙与黄蓓佳的见解属于一类,都是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体现了鲁迅的两种性格特征。但王蒙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美艳又不免脆弱的童年、青春与坚强又不免孤独的战士和公民”。而黄蓓佳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前者着眼于时代特征,后者着眼于人性特征。这又是同中有异。

生3:斯妤和李允经的见解又属于一类,都是从“景语皆情语”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斯妤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朔方的雪”都是赞美的,而李允经却认为鲁迅对“朔方的雪”是赞美的,而对“南方的雪”是憎恶的。这也是同中有异。

七、课外作业

1.请写出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

隽永(  )  恬适(  )

倔强(  )  赋予(  )

包藏(  )  憎恶(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呼之yù(  )出  引人入shèng(  )

五脏六fǔ(  )  shuài(  )性而为

情趣àng(  )然

醉眼méng lóng(  )(  )

色彩bān lán(  )(  )

duō duō(  )(  )逼人

liáo liáo(  )(  )数语

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的地步了。

B.这样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融一切坚冰,让人的情意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醉眼矇眬,春心荡漾。

C.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以洗练(指语言、文字、技巧等简练利落)著称。写人写景叙事,无不简洁精纯,绝无半点冗杂(又沉重又杂乱)

D.相比之下,朔雪不仅幸运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这就隐约地流露了作者对它的战斗丰姿(同“风姿”,风度姿态)的喜爱和赞赏。

4.请根据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概括成语。

(1)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

(2)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渠。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

(3)融和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5.请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1)这旋转升腾的“朔方的雪”,则(  )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

A.蕴藏  B.蕴蓄  C.蕴含

(2)而最后,先生这貌似一般写景文字中,幽幽地渗进某种(  )的情绪,显然使文章的力度和深度大大地加强了。

A.强烈  B.激烈  C.强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认为《雪》不是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它只有‘__________’的前一半”;_____认为鲁迅灵魂的另一面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认为鲁迅的文章以_____著称;__________认为《雪》的独特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我没有研究过鲁迅日记,不知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期,鲁迅写下这一篇美文《雪》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住着?他是穿着薄薄的棉袍,背靠着屋内微温的炉火,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的吗?那一瞬间里,他的目光是不是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越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了童年的南国的故乡?如果是这样,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恬静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也许他的眼睛里还有些微的湿润,因为昔日不可重来,记忆只能留存于想像,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而后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使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地顽强和坚硬。

是的,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鲁迅的形象——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的,一个斗士的灵魂,不屈者的灵魂。只有细读他关于故乡的文字,熟悉他的阿长妈妈,他的朋友闰土,他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之后,浸润在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时,我们才会轻轻地叹一口气,欣悦地想到,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1)这两段文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2)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想像鲁迅先生写作《雪》时的情景的?这种描写有什么好处?

(3)阅读文章,回答文中画线的两句话的内涵。

①为什么说鲁迅“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

②为什么说“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

(4)作者认为鲁迅灵魂的另一方面是“顽强和坚硬”,其依据是什么?(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5)作者说只有细读鲁迅先生关于故乡的文字,我们才能看到他的温情。你能联系读过的相关作品内容,说说鲁迅先生灵魂中“柔软和童真”“率性和孩子气”的一面吗?

答案

1.juàn tián jiàng fù cáng wù

2.欲 胜 腑 率 盎 矇 眬 斑 斓 咄咄 寥 寥

3.C

4.(1)耐人寻味 (2)水到渠成 (3)浑然一体

5.(1)B (2)A

6.王蒙 赋 比 兴 黄蓓佳 顽强 坚硬斯妤 洗练 李允经 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像,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

7.(1)从《雪》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温情的鲁迅,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2)文中是从鲁迅先生所处的环境,他的目光、姿态笑容以及他内心所想等方面来想像描绘他写作的情景。这样写不但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也看到探寻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更充分地展开联想。

(3)①因为童年时时难以忘怀,但是昔日不可重来,记忆只能留存于想像,所以渴求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

②因为离开故乡到处漂泊后,只是在回忆中才会出现故乡的片段。

(4)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的,一个斗士的灵魂,不屈者的灵魂。

(5)在小说《故乡》中,他与好朋友闺土分手的一段描写,就充分表现了他的童真,还有小说《社戏》中偷豆的那个场面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师:四篇文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理解

师:组织“《雪》读书报告会”。

师:汇报自己写的关于《雪》的文学评论。先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每一个人都要汇报。汇报完后小组讨论决定本小组的参赛作品。

师:介绍读书收获。

生1:《读〈雪〉需要联想》作者的基本观点是: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较,而应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深刻把握原作。作者认方《雪》主要运用了“兴”的手法,因此作者主要是从文章所运用的创作手法的角度来评论的。

生2:《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这篇文章作者认为《雪》主要通过自然界的“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又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闰土的思念,对少年学习场所的留恋。但另一方面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和地方以及作者的性格决定了作者必然对北方雪的斗争精神的赞颂。本文主要是从作者所描绘的景与作者性格特点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评论的,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生3:《简洁精纯的〈雪〉》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层次丰富、文字简洁、形神兼备。作者主要是从《雪》一文语言特点的角度来评价的。

生4:《〈雪〉的独特之处》作者通过对《雪》艺术技巧的分析明确指出《雪》的艺术成就:独特的谋篇及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从《雪》的艺术魅力或者说艺术成就的角度来评论的。

师:梳理四篇文章的思路,理清文脉,为深层阅读做铺垫。

生1:《读〈雪〉需要联想》先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雪》是类似于“兴”的一种写法,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兴”,——只有前一半,却没有后一半。接下来分析这样写的原因,在不经意间表达了自己对《雪》的主要特点的把握——抓住特征描写雪,在这样的描写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时代和社会的矛盾;又说明了为什么读《雪》需要联想——“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妙就妙在“呼之欲出”,“欲出”,但并未出,既然未出,“读者的切切实实从形象出发的,而又是活泼敏捷的联想”就显得“必不可少”。

生2:《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作者充分展开想像,凭借丰富细腻的心理感受,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体味他复杂的思想灵魂,触摸他性格中柔软而又坚硬的矛盾统一体。文章先写自己阅读《雪》的感受和联想,想像鲁迅写《雪》的情景和心态,感悟鲁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并指出“坚硬”是我们通常注意到的,而“柔软”、“温情”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接下来,作者联系作品从江南雪景的描绘中感悟温暖的故乡孕育了鲁迅灵魂中的柔软的一面,从朔方雪的描绘中感悟鲁迅灵魂中坚硬的一面。最后,作者意味深长地指出:在鲁迅的心灵中不乏温情,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只有选择坚硬。本文是作者借助《雪》这篇散文诗和鲁迅进行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生3:《简洁精纯的〈雪〉》落笔先概括介绍鲁迅写景文章的共同特点:简洁精纯,绝无冗杂。然后从文字简洁、形神兼备方面进行论述。再进行具体分析。先说其描绘的层次丰富,然后再以“滋润美艳”,“如粉,如沙”,“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弥漫太空”为例,分析各自表达的丰富内涵。三个例子都极为典型而有说服力,三处分析都十分精要而抓住了关键。

生4:《〈雪〉的独特之处》一开始就明确指出《雪》谋篇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用“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来对比衬托,进而写作者借此巧妙地抒发思想情绪;接着说明这样表达的妙处。

师:请分析四篇文章写法上的独到之处。

生1:《读〈雪〉需要联想》角度新颖,见解独到。作者独辟蹊径,从联想的角度切入,对“雪”的形象和思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篇好的文学评论,必须要能超出一般,发表有创新的见解,人云亦云,只会淹没于众,根本不可能让人耳目一新、心有所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是一篇有分量的评论作品。本文分析鲁迅的《雪》,严格按创作规律办事,抓住文学形象的特殊性展开,使自己的话语始终与创作规范相合拍,读来既新颖别致,又合情合理。

生2:《灵魂的柔软和坚硬》有两个亮点:善于想像,感受细腻。作者借助于想像推想鲁迅创作《雪》时的情景,活现出鲁迅的音容笑貌,富于感染力;通过想像再现《雪》中所描绘的情境和物态,生动形象,满含情蕴。作者深入品味《雪》的用笔,进入鲁迅的内心深处,捕捉其间蕴涵的情思,透过鲁迅给人的一贯的坚硬形象,触摸到他灵魂深处的柔软,显示出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温情。文中所表现的对鲁迅情感世界的体验是真挚动人的。

生3:《简洁精纯的〈雪〉》突出的特点是视角的独特。作为一位作家,作者把品评作品的角度放在了写法的分析上,就用笔方法上的特色,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作者的眼中,《雪》的魅力首先表现在它文字的表现力上,能够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把所写景物形神毕现地展示出来。这一认识可谓独辟蹊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写作个性。

生4:《〈雪〉的独特之处》一文中的“独特”一词充满自信。夹引夹评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师:交流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评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评论写作。

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读文章、评价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所选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每个人的个性、阅读经历、生活经历、人生阅历、学识素养等都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篇文章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生2:要想写好文学评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这是前提、基础。要有真知灼见,避免人云亦云,肤浅平淡。确定恰当的角度,防止大而空。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地说教。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结构要明快。不可勉强、画蛇添足。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

生3:“夹引夹评”是指把引用原作的语句与作者的评论相结合,在评论中褒贬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只是在运用时,要确定好评价的角度,然后根据评价的角度引用原文;引用时不能照搬,要加以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评价是正确的。思路要清楚,尽量每一段都有中心句,首段和末段要进行总括和总结。

师:请同学们继续互动,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读〈雪〉需要联想》

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它“生动地描写景物,然而它不是一般的风物画,不是‘赋’,不那么直观、老实。它又不是寓言,不是‘比’,不是那样自觉地用一种对象作手段去表达另一种对象或另一种抽象的思想。”

生:为了把“兴”这种艺术手段说清楚,一连两组比较:一组是与“风物画”、“赋”作比较;一组是与“寓言”、“比”作比较。从比较中让读者明白“兴”是怎么回事。

“但”它只有‘兴’的前一半,某种具体的事物——雪,却没有后一半:从这个具体事物联想起来的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

生:《雪》中作者只是写了具体的事物“雪”,而由“雪”想到的更多的思想内容就隐去了,需读者自己来补充。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1.“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而后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使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顽强和坚硬。”

生:因为离开家乡到处漂泊,只是在回忆中才会出现故乡的片段,所以说“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对故乡的回忆给鲁迅带来了些许温情和慰藉,所以说“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对故乡的回忆得到的温情,更增添了鲁迅同黑暗斗争的决心和勇气,所以说“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顽强和坚硬”。

2.“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生:顽强和坚硬是鲁迅留给人们的一贯印象,其实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顽强与坚强所体现的是鲁迅对黑暗世界的不屈与抗争;温情与柔软则记录着鲁迅对童年生活纯真世界的回味与留恋,在这里鲁迅是率真的、孩子气的,这里没有污浊,只是一片纯净,所以也只有在这里,鲁迅灵魂的另一面才能得到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展示。

3.“灵魂的另一面,那种故乡的湿雪浸润出来的柔软和温情,他把它留在了纸上,留在了自己的文字和心里。”

生:面对黑暗的现实世界,有抗争者,自然也有沉沦者。鲁迅性格顽强与坚硬的一面,促使他选择抗争而不愿沉沦,他要塑造出一个洁净、纯美的世界,为此他勇敢坚决不屈不挠地与黑暗世界展开斗争。正因为如此,他只能把灵魂中柔软和温情的一面留在纸上,藏在心里,从而以一个彻底的斗士形象挺立于黑暗世界的面前。

4.能否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自然段的具体内容,说说鲁迅先生灵魂中“柔软和童真”、“率性和孩子气”的一面?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自然段鲁迅用浓墨重彩描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景色,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突出园中的佳处比比皆是,写百草园的动植物,透露出儿童的好奇,喜爱之情,饶有情趣。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比较单调枯燥,但鲁迅笔下的老师是严厉而又可敬、可亲、有趣的,表现了鲁迅先生灵魂中“柔软和童真”的一面。

《简洁精纯的〈雪〉》

什么是描写的“洗练”、“简洁”?能否从课内外读过的鲁迅其他的作品中举出一两个“简洁精纯”的例子?

生:老舍说:“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以最经济的笔墨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就叫“洗练”“简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层次丰富,但语言简练。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

鲁迅用了四句话来描绘孔乙己的形象:第一句写他的姿态,第二句写他的外貌,第三句写穿着,第四句写他的言谈习惯。一句一个层次,意义互为关联,但不重复,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刻画形成一个整体,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个穷酸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句意组合的这种特征,构成了语言简洁精纯的特征。

但简洁精纯并不是说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文字的多寡是由表达的需要决定的。例如,鲁迅散文诗《秋夜》开头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表达,比起“在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来,字数多了一些,但却渲染了后园的寂寞、单调的气氛,突出了“枣树”倔强的形象,与全篇要传达的情调和谐一致。所以,这一表达也是简洁精纯的。

师: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生1:这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尽管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认识。这共同的认识是:《雪》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表达(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生2: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情绪,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四位作者的见解又是不尽相同的。王蒙《读〈雪〉需要联想》,认为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也就是说这种内心世界是富有时代特征的。而黄蓓佳的《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一文,认为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的体现,着眼于鲁迅的性格特征。斯妤的《简洁精纯的〈雪〉》尽管谈的只是《雪》的语言特色,但从斯妤的原文《我读鲁迅先生的〈雪〉》来看,她认为“江南的雪”表达了鲁迅“欢快的情绪”,“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而李允经的《〈雪〉的独特之处》,认为鲁迅抒发了“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生3:这四人中,王蒙与黄蓓佳的见解属于一类,都是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体现了鲁迅的两种性格特征。但王蒙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美艳又不免脆弱的童年、青春与坚强又不免孤独的战士和公民”。而黄蓓佳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前者着眼于时代特征,后者着眼于人性特征。这又是同中有异。

生4:斯妤和李允经的见解又属于一类,都是从“景语皆情语”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斯妤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朔方的雪”都是赞美的,而李允经却认为鲁迅对“朔方的雪”是赞美的,而对“南方的雪”是憎恶的。这也是同中有异。

三、探究升华

文学评论固然要求见解出新,但出新必须以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为基点,决不能离开作品的实际情况,主观臆断,翻空出奇。文学评论也需要选取典型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力求做到有理有据。

四、文章脉络

王蒙:读《雪》需要联想

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斯妤:简洁精纯的《雪》

李允经:《雪》的独特之处

五、写作特点

《读〈雪〉需要联想》:整段文字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而严谨,思维严密而不拘谨,见解非常深刻,有独到之处,语言概括而又有变化。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本文以散文化、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对《雪》的解读。结构不像一般评论那样严谨,而是信笔写来,以意贯穿,以感受、联想为主;表达也不是主要以议论为主,而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一些长句则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合为一体;内容上几乎不直接评论有关作品,自己的观点也不那样直露,但读来别有滋味。

《简洁精纯的〈雪〉》:作者以列举典型事例并进行简要分析的说理方法为主来阐明自己的见解。用词讲究准确性和艺术性,列举典型事例论述,富有说服力,分析十分精要,抓住了关键。

《〈雪〉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夹引夹评的方法,即引用原作的语句与作者的评论相结合。语言生动简练,层次清晰。

六、同步阅读

鲁迅自传

我于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18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29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1926年,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4月辞职,9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1918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930年5月16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八卷

七、板书设计

八、课外作业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人生的路刚刚开始,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对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构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什么叫读“死”书?什么叫读“活”书?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4.如何理解文中“‘死’与‘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5.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0字左右)

答案

1.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读“活”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2.可用原文第2自然段中句子“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后读‘活书’”,也可以概括为“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3.(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证。(2)引用古语阐明了读“死”“活”书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

4.提示:能理解为“‘死’‘活’之间辨证关系”(相辅相成)或“‘死’是基础,‘活’是一种提高”即可。

5.示例一:作者在文中倡导的是中学阶段读书的目的是打好知识的基础,以后才能灵活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要义。示例二:中学阶段不应只强调读“死”书,打基础固然重要,但还要培养灵活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

基于四篇文章都是以《雪》为内容的评论,所以我以读书报告会的活动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报告会,有对个性解读的尊重,有对共性问题的探究;有智慧的共享,有情感的交汇。学生全员参与,师生共同提高。读书报告会的流程比较合理,而且命名富有醇厚的诗意,与散文诗《雪》很协调,给人水乳交融的感觉。因为是一种尝试,所以带来了争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课下自读,课上的精彩展示将会落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