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评单双号轮班制”

“批评单双号轮班制”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中国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出在执行环节上,为完善制度,特制定“批评单双号轮班制”监察条款。被剥夺的那两天为小孩的“批评自由日”。和批评轮班制一样,家庭还可以同时搞“表扬轮班责任制”。和“批评轮班制”不同的是,不值“表扬”班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长处并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则应有获取奖励的制度规定。家教借用此策,于是我得出“批评单双号轮班制”。

———家教幻想曲:单号归爸打,双号归妈骂

【悦读牵引】此法,中国首创,世界第一。挺符合中国国情的。

“批评单双号轮班制”(上篇)

做任何事,都得有点创意。教育小孩也不例外。大家的共识是,在小孩成长过程中表扬赏识最为重要、最为关键。但是在实践中,做父母的发现,小孩“创造”的批评机会太多了------放掉一个又来一个。真有点“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味道。“残酷”的现实最容易迷失聪明人的大脑。于是乎,说不定,不知不觉之中,座谈时,侃起教子来有“专家”级的父母,在现实中,会“堕落”到以批评为主调的家教误区之中。鉴于此,我趁着手上没事,动脑空想。想着想着,凭空得到一份“家教可行性报告”来。这报告就是我文章标题上所标示的:单号归爸打,双号归妈骂。

既是报告,总得有点学术的样子。这样吧,先来定个名词概念,即“批评单双号轮班制”。直观地说,就是爸爸妈妈进行轮班。两班倒,日子逢单,归父亲管,日子逢双,归母亲管。要特别说明的是,单日父亲当值,发现孩子错误或缺点有批评的权利。这时,母亲无权插手批评事宜。对小孩的错误,母亲此日的“职责”就是“不作为”,即视而不见。反之亦然。双日时,也没有父亲的什么事-----父权中的打骂权被临时剥夺了。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从数量上看,小孩受到的批评量至少减少一半。你想一想,单日时,如小孩犯错,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母亲在场父亲不在场。有批评权的父亲没有看到孩子犯错,无批评权的母亲在场,却没有张嘴骂举手打的权利。如此这般,孩子犯的错,有不少不就“白白蹓掉”了吗?!犯了错没有批评,没有责骂,不就等于没犯吗!这对小孩来说可是天大的福音了。实际操作,批评量肯定会减少一大半的。

好处不仅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量变引起质变。当小孩成长过程中表扬多了,小孩就会像林中的小树一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几分随心所欲中就多了更宽广的“成长空间”。我的观点是,对家教“当事人”来说,在表扬多少和批评多少上,如果只看到量,不是真水平。看出由量累积出来、将来会显示出人的不同的质,才是真有水平。

“报告”要周全。考虑到中国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出在执行环节上,为完善制度,特制定“批评单双号轮班制”监察条款。这款是这样的:为了制止权力的滥用,特对没有批评权的家长进行权力限制。如果不值班的爸爸或妈妈(此时没有批评权)实施了批评,就得领受相应处罚。处罚“违规”家长的方法是剥夺滥用批评权的爸爸或妈妈下二次的轮岗资格。即扣去两天的批评权,并要求该家长给小孩追加五次表扬。被剥夺的那两天为小孩的“批评自由日”。在“自由日”里,爸爸和妈妈都没有权力对孩子进行批评。

和批评轮班制一样,家庭还可以同时搞“表扬轮班责任制”。当单号父亲当值有批评权时,母亲同时值“表扬”班,承担起表扬的重任。表扬是越多越好。所以,母亲要努力寻找小孩的可表扬之处。表扬的量有规定。比如每日要找到小孩表现好的方面给予五次表扬。母亲值“表扬”班时,必须完成表扬的量。这样,“表扬责任制”才落到实处。

和“批评轮班制”不同的是,不值“表扬”班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长处并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则应有获取奖励的制度规定。比如有绝对权力批评夫妻中的另一方,即如果是孩子他爹在不值“表扬”班时多表扬了小孩,则获取一次批评或指责孩子他妈的绝对权利。所谓绝对权利,就是孩子他爹发火时孩子他妈不准反击。反之同理,如果是孩子他妈,则有权狠批孩子他爹。------将家教的个人任务完成的好坏和夫妻之道结合起来,这是家教工作的“创新之举”。新时代的家教由此走向了“深化”。

“批评单双号轮班制”(下篇)

我凭空想出的“家教可行性报告”,虽是凭空来,但,也有依托。依凭有二:

一、原则上与治国之大道相通。古人云:治国如烹小鲜。说白点,就是国事和家事一样或难或简。古人立足于治国,将一国之事与一家之厨房相联。我是逆着古人的思路来,让家事参照国事。我的“家教可行性报告”原则上参照国策有二。一是国家的外交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家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你认为这样教小孩好,我想着这样育后代妙。各有各的依据和观点。家庭内不时起争执,也挺正常。向前看,回避家教争议,让孩子他爹孩子他妈各有无争议的“势力范围”,“开发”孩子的前途就来得容易多了。参照的国策之二是交通单双号管理机制。车多,桥梁或道路承载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为限制某路段某桥梁上的车辆数量,让车辆凭车牌号单双在单双日通行。交通单双号管理机制就此在实践中产生了。家教借用此策,于是我得出“批评单双号轮班制”。

二、“广泛”的现实基础。随着“父系社会”的“式微”,妇女在家庭中“当家作主”的权力越来越大。在“顶”了“半边天”后,还有强烈的意愿扩大“女权”的“范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父系社会”的影响依然巨大。于是家庭的男权女权分布就呈现多元化趋势。一般家庭,父亲的权力还有“控股权”,更多家庭的权力态势是,不是东风压倒东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东风西风都压不倒,那就只好你压过来我压过去了。自然,这样在权力变化中的家庭,总是处在权力翘翘板的“上上下下的享受”中。------那滋味和“喝辣的”差不多。家庭没有权力权威,选不出家庭代表,各自言事。家里的事儿两个和尚抬水吃。谁也没有完全决定权。这样,在对待小孩教育上,就有了困境。小孩不知听谁的好。爸说爸有理,妈说妈有理。于是我的“家教可行性报告”就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此报告找到用武之地就很容易。

两点依托外,我还有带着理论色彩的个体感悟:我的感悟是:

做父母的,都知道得“给小孩一个晴朗的天空”。但,问题是怎么给?很简单的,就是少批评多表扬。表扬多了批评少了,小孩在“正确的”“光明的”“重视程度”下自然会对自身“扬好抑坏”。于是对缺点和不足之处也会得到扼制和控制,从而产生了一股新的弥补不足的动能。与此同时,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人在犯错后,也会产生一个内部纠错的意愿。如此这般。比起诸事照着大人吩咐做的小孩来,在缺点错事中“自学自省”的小孩,其成长显得更自然些。

也许有家长会问,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和足够的批评,那不是纵容缺点放纵错误吗?其实,在我看来,人的(包括成人的)做错事,有偶然性。所谓偶然性,就是做错只是一时“冲动”。并不会必然“上升”到品格或性格的层面。要说明的是,和大人犯错相比,小孩犯的小错小误更多更频繁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再往前说,从错误中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日浏览媒体,有人说了这样一个名词“出错的权利”。把出错上升到“权利”的层面来解释真是太到位了。一句话,偶尔犯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希望我的报告我的理论“批评单双轮班制”和“表扬轮班责任制”,在教子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阿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