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够学以致用

能够学以致用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华的学生思想不是很活跃,这是他们自己也承认的,在今天这个崇尚现实的社会里,清华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实践的重要性。1996年清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487名清华学生组成的42个团队,累计一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当代清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利益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如果你想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书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知识。

人类为了让知识造福于自己,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是重要的,但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更加重要。

所以应牢记“边学习,边实践”的道理。养成善于实践的习惯,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之中。

人类知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产物,但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不是样样都去试一试、学一学,而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直接获取知识。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总是不停地接触自然环境,在接触的过程中,许多现象或结果总会引起其特别注意,比如我们用手在脸旁轻轻扇动,我们会觉得有风吹拂到脸上,用其他物体做同样的动作,也会发现同一现象,因此我们获得了这一感性认识。在风吹到脸上的同时会感觉有些凉,反复试验,仍有这种感觉,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如果感觉到热,可用手或扇子来求得凉意。这点知识的得来,就是人们直接与自然界的接触中得来的,我们叫它直接经验,也就是直接获取知识。

二、间接获得知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自然界发展的漫长时代里,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亲自试一试,进而获得直接知识。因此,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不是直接获取知识,而是间接获取知识。

什么叫间接获取知识呢?举个例子来讲吧:假如你翻开一本书,书上告诉你,一根木条很容易折断,但100根木条捆扎在一起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如果你不信,你就亲自试一试,结果你会发现果真如书中所言。再譬如你翻开另一本书,书中告诉你,如果你双腿并拢且双腿不弯曲的话,尽力向上跳,结果你会跳得非常低。如果你仍不相信的话,可照其所说再试一次,结果你仍会发现书中所说是对的。这些都是间接知识。

实际上,无论是直接知识还是间接知识,都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直接较量中得来的,且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掌握了它们,就掌握了同自然斗争的法宝和战胜自然的能力。何况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靠大量吸收书本知识,然后在总结、归纳书本知识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从实践中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从而推动知识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这也就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或理论都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学习当然也是一样。

这世界上所存在的任何理论知识无一不是来源于实践,这世界上所存在的任何理论知识无一不是检测于实践,这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任何理论知识无不服务于实践。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社会实践,即人类能有意识地进行生产,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在生产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等内容以口述、记录等形式传下来。正是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和改造自己相结合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知识,创建了文明,建立了人类社会。

在知识的获得的过程中,即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知识都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其来源。再看下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某事物,即获得某知识,是为了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有利。人类不会对一些人和人类无关系的事物发生认识,即获取知识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比如我们认识到了用手或扇子在脸旁轻轻扇动,可以使我们更凉快,这是有目的的认识。接下来,获取了某一知识,它还必须付诸于实践,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起检验的知识才是正确的知识。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勇敢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向社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清华的学生思想不是很活跃,这是他们自己也承认的,在今天这个崇尚现实的社会里,清华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实践的重要性。他们边学习,边实践,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2年以来,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带着“奉献知识、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愿望走向祖国各地。这些学生有的服务贫困地区,有的到基层挂职锻炼,有的前往经济发达地区投身改革洪流,有的进行工程调查。1996年清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487名清华学生组成的42个团队,累计一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当代清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利益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1997年,清华“自行车协会”会员骑车几千千米到达深圳,途经众多省市,对沿途进行了调查和服务活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另外还有“文教扫盲团”、“国企服务团”及“爱心万里行”等。

学以致用,直接投入社会经济之运行中服务社会,还仅仅是知识分子回报社会“显”的方面。在一个技术化、市场化的时代,人们往往只是看到这一方面,学校也主要要求这一方面。但人们忽视了或说忘记了知识分子从来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专家、科学家或技术人员,教授也从来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依中国古代“士”的传统,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他们从一个超越的层面保持着对社会的反省,对存在的问题的考察和对前进的方向与道路的探索。这是知识分子回报社会“隐”的方面,却又是最根本的方面。

近年来,社会实践成为学生们参与社会和改革的有效方式。

清华是知识密集的地方。在改革的今天,为社会发展贡献思想和方法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系学生常常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带着中央有关单位的课题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央提供决策依据。1985年夏,由经济系研究生平新乔等写作的《大多数经济现象是新生命诞生时的阵痛》一文发表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受到国务院的重视。

学生们还在沙龙讨论有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这些热门话题都是中央和地方领导十分重视的。每到节假日,他们还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咨询。如经济、法律、无线电系的同学常常会向群众解释物价与生活水平的关系,解释民事诉讼应该注意的问题,修理无线电、电视机等,受到群众的欢迎。

不仅要边学习边实践,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要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因为知识的来源就是人类的实践。人类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发现了知识,创建了文明。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要努力地去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实践中学习的习惯。从而寻找到一条成功的途径。

清朝有一个娃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世事时,他却显得很迂腐。

有一回,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召集了众多士兵,前去平乱。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初次交锋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一番苦读之后,他认为他已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那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的知识进行变通,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书上的知识与实际若结合成功,便证明了书上的知识的合理性。如果与实际结合失败了,那就说明书上的知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习惯物语

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