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

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梅老师的课,我不得不说,这节课是用课文的方式在教课文。虽然有人反对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说把课文教得不像语文了,其实,这与我们不理解课文是相关的。语言学家认为,这个课文是督促读书、做文章的意思。所以课文就被教成了非语文的样子,而从我国“课文”这些丰富的内涵来看,课文教学,有如下三件事要做:一是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需要推敲。这一层次的课文教学任务达成了。

高子阳

读梅老师的课,我不得不说,这节课是用课文的方式在教课文。虽然有人反对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说把课文教得不像语文了,其实,这与我们不理解课文是相关的。什么是课文?

课文一词,我在最新版的《辞海》、《辞源》中,都没有找到。《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第6版)中说:“课文就是教科书中的正文。”这种解释有什么用呢?对我们为什么教课文、怎么教课文、如何才能教好课文,有多少指导意义?我认为,这一解释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非常蹩脚的!那课文一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哪部书中?其意义如何?这个词语的意思,后来有没有变化?经过考证,我发现:

1.“课文”最早记录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中,“《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郭晋希(1916—1998)在其专著《文心雕龙释注十八篇》(1963年出版)中注:“课,责也。引申有推求之义。课文,即推敲文字。

2.明朝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唐顺之(1507—1560,江苏武进人)的《章孺人传》有这么一段文字:“两弟夜读书,课文夜过半,孺人即又虑其劳以病也。”这个课文是何意呢?语言学家认为,这个课文是督促读书、做文章的意思。

3.我国木半湖文派的创始人、清朝吴敏树(1805—1873)在《业师两先生传》中写道:“先生怪其课文有异,召诘之曰:‘汝年少,文字当令生嫩秀发,奈何作如许老成状?’”这里的课文又是何义呢?语言学家说,这个课文是“窗课”的意思。那什么是窗课?旧指私塾中学生习作的诗文。

整体思考,我们应该共同承认先人的伟大!吴敏树的解释不是否定唐顺之的,唐顺之的解释不是否定刘勰的,这是了不起的、创造性极强的传承与创新。今天的“课文”解释(教科书中的正文),很明显是重打锣另开戏,说是对先人的诸多成果彻底性的否定,没有错。这种否定让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教了几十年语文,却不知道课文的真正涵义。在不知道涵义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知道课文内藏着丰富的思想?所以课文就被教成了非语文的样子,而从我国“课文”这些丰富的内涵来看,课文教学,有如下三件事要做:

一是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需要推敲。关于这一内容,语文教师都有关注,但推敲的力度还不是那么大。“推”好还是“敲”好,只有真正的“推”了,“敲”了,才能知道。梅老师的这节课,对文中的“变化”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学生收获很大。这应该是第一层次的课文教学。

二是不要把课文教成终点,要教成起点,要有课程意识,要让学生学了课文并能去读相关的整本书,关于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好。原因非常简单,我国中小学课文教学,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一篇课文只能教1~3课时,一学期要学三四十篇课文。那么多课文,老师们教得很累,整天都在赶课时,哪有时间引导学生学完每篇课文再去读相关的整本书?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不会做这件事,即使做了也只是选择性的,甚至是为了公开课的那种作秀,形式主义的关注。读梅老师的这节课,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智慧,老师把自己对都德的认知等带入了课堂。其实,如果《最后一课》的教学,能有着都德的相关整本书的阅读,此课就不一样了。而这一课,也是一篇经典课文。这篇课文应该有一种神奇的功效,那就是要人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一学生说:“‘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觉得这句话不一定是说法国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我还说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调皮状)。主要是通过这句话表达韩麦尔先生爱国、爱自己的语言。”学生的这一表达非常好,是的,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说自己国家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其实,老师如果以这一点引领,说不定有同学因此而研究语言,真正全方面感受民族语言的神奇魅力。

三是通过课文中内涵的“写作”引领,促使学生做出真正有创意的文章。每篇课文,都融入了编者很多东西,虽然某些选文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数的课文还是可以作为写作范文的,而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因为没有接受过写作学的专业培养,对创作非常陌生,让他们把课文中的写作“范儿”一一弄出来的确是相当困难的,老师们从课文中弄不出来“写作”,尤其是“创意写作”,因此由课文学习促使学生做出真正的文章,当然也是很难的。都德是什么样的作家?是写实性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另外《最后一课》的叙事视角相当独特,那就是“以一个孩子的风闻作为叙事视角”。课堂上学生质疑:“镇上的很多人都来听课,可以推测他们知道是最后一课的,为什么小弗朗士先前却不知道是最后一课呢?”学生的质疑,足以看出都德创作的成功。梅老师的这两节课,学生能够从写作角度有所领悟,这是了不起的!他们谈到了选材、细节描写,这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写作风格的表现。这一层次的课文教学任务达成了。

课文就应该这样教!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有真正的发现。《最后一课》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藏着永远年轻的秘妙,那就是“变化”,课文写了“变化”,学生当然也应该随之而变化。

专家简介

高子阳,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首批教育领军人才,多所高校国培班导师。最早提出“跳出语文教语文”,“为了100%学生的语文素养”入选《苏派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终身课题“让100%的学生热爱汉字、喜欢写作、热爱阅读”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发表教育类文章4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做见识型小学语文教师》《儿童写作教学新论》《跳出语文教语文》《写给讨厌写作的学生》等8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