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知进退就不会招人嫉妒

能知进退就不会招人嫉妒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高祖刘邦此时正率军队在外平叛,闻此讯后,立即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外加许多优厚的恩赐奖赏。萧何听后,恍然大悟,马上依计而行。消息传到前方刘邦那里,刘邦十分高兴,对萧何不再疑心了。出发后,他数次派遣使者回京,询问萧何在后方具体做了一些什么事。萧何想,准是刘邦又在提防自己了,所以他就想旧戏重演。刘邦在前线知道了萧何与民众失和,悬着的心果然放了下来。萧何也就因此而避开了即将加身的大祸。

天下太平,国法严明,社会稳定,环境宽松,就要力争在行为和言语上都做一个正人君子;只要依法办事,说话坦率直接一点,不仅不会被“穿小鞋”,反而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在动乱的社会中,国无章法,人无依靠,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固然在行动上必须公道行事,可是在言语上则一定要注意少发牢骚,避免得罪别人,甚至有时为了不得罪人而宁可装聋作哑,也不要把矛盾挑明而引祸降身。历史的记录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坚持这条行事原则的得失。

西汉初年,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协助吕后用计谋诱杀了韩信。汉高祖刘邦此时正率军队在外平叛,闻此讯后,立即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外加许多优厚的恩赐奖赏。文武百官都为此而向萧何贺喜,唯有一位叫召平的老臣却前来报忧吊丧。他对萧何说:“目前诸王都心怀二志,所以皇帝要亲自率兵在外平叛,无暇后顾。而相国您却镇守京都,不用冒负伤战死的危险,皇帝难免对您有疑心。所以,皇帝给您加封晋爵,用意只在于试探您。若您因此而居功自傲,日后就难免有不测之祸。所以我恳求您坚决推辞这些封赐,再拿出全部家财来资助劳师远征的军队,唯有如此,才可消除皇上对您的疑虑。”萧何听后,恍然大悟,马上依计而行。消息传到前方刘邦那里,刘邦十分高兴,对萧何不再疑心了。

同年秋天,淮南王黥布又起兵反汉,刘邦不得不再次率兵亲征。出发后,他数次派遣使者回京,询问萧何在后方具体做了一些什么事。萧何想,准是刘邦又在提防自己了,所以他就想旧戏重演。他的一位宾客知道此事后,马上劝阻他:“您如果再像上次那样做的话,就将面临杀头灭族之祸了。作为相国,您已是功盖群臣,权力爵位已是登峰造极。这七年来呕心沥血的苦心经营,使您已更加受到百姓的爱戴与拥护。现在皇上之所以数次派使者来询问您的情况,就是害怕您以自己的声望,给他来一个‘后院放火’。所以,您现在最好是用贱价来强买民间的田宅,并向民众放债,以此来招致民众的怨恨,这样皇帝就会对您感到放心了。”

萧何醒悟过来,又是依计而行。不久,他低价收买田产,高价放债,装出一副贪婪鬼、守财奴的嘴脸,对政事却再也不多过问,硬是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刘邦在前线知道了萧何与民众失和,悬着的心果然放了下来。萧何也就因此而避开了即将加身的大祸。

有一句谚语说:“察见渊鱼者小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这里面该是凝集了历代多少辛酸世故!毫无疑问,敏锐地洞察一切的能力是必须具备而且理应受到称赞的,然而在动乱的年代,险恶的人世间,尤其是“邦无道”之时,如果不能做到“危行言孙”,很可能招致杀身的横祸。当然,我们不主张为明哲保身而当说不说,但注意一点言行的策略,恐怕还是有好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