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为什么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

儒家为什么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论语·泰伯》篇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聂政为受到他人敬慕而高兴,但坚决拒绝了对方奉送的金子。那么,士人具体应该怎么做到弘毅呢?所以,儒家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显然是希望士人能够接受儒家的仁爱思想,从而让社会变得整齐有序、和谐安宁。

在《论语·泰伯》篇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所以,要担负这样的重任,没有志向和毅力是不行的。

曾子把弘毅的对象定格为士,即士人。那么,什么是士人呢?在《荀子·哀公》篇中,孔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不能彻底掌握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但做事必定会遵循一定的准则;做事时即使做不到尽善尽美,但必定会坚持一定的操守;了解知识时虽然不求多,但对所了解的知识会审慎地对待;说出的话虽然不求多,但会严格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做事虽然不求多,但对所做的事会奉行到底。知识已经了解了,话已经说了,事已经做了,那就像自己的生命和肌肤一样不可能再加以改变。富贵并不能使他们增加些什么,卑贱并不能使他们减少些什么。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士人。”很显然,孔子的回答是从人物的品性上来说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士人在先秦时代代表着一个社会阶层。当时的社会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层。在贵族阶层中,又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四个等级,士处于贵族阶层的最末一级。先秦以后,社会等级发生了演变,在平民阶层中,又分化为四类群体:士、农、工、商,士成了平民阶层中的最高等级。

士人一方面拥有贵族的身份与教养,另一方面又能感受到贵族以下阶层的渴望,体味着最真实的人情世态。在社会中,他们是真正可上可下的阶层。同时,因为他们了解民生疾苦且具有一定的抱负,所以,从社会使命上来说,他们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义务担当。在儒家看来,他们是承上启下推行仁的最有活力的群体。就如孔子所说,他们说话行事都是遵循一定原则的,言必信,行必果。所以,他们的行为影响力远超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方面。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年轻时因行侠仗义而被人称作侠士。后来,他因杀人避仇,到齐国隐居在屠夫当中。一天,有个叫严仲子的人寻上门来,摆上酒食奉送给聂政的母亲,同时还送上一百镒金子。严仲子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敬慕聂政是个侠义之人。聂政为受到他人敬慕而高兴,但坚决拒绝了对方奉送的金子。

后来,聂政的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后突然感慨道:“严仲子贵为卿相,当初如此看重我,我怎能这样不理他呢?”于是,他赶到濮阳拜见严仲子,说道:“你如此看重我,有什么要出力的事就交给我吧。”严仲子就如实相告:“我的仇人是韩国相国侠累,我多次派人刺杀他都没有得手。如果你愿意,我会多派人帮助你。”聂政说:“人多了难免会发生意外,或走漏风声,还是我一个人去吧。”

聂政来到韩国,见相国侠累正坐在府上,便直接冲进去杀死了侠累。然后,他以剥掉自己的面皮、挖出自己的眼睛、挑出自己的肚肠,让人认不出他本来面目的方式死去。

虽然聂政的勇气和侠义精神让人敬佩,但是他这种刺杀的方式,却是与儒家的仁爱精神背道而驰的。按照儒家的观点,用仁的方式可以感化他人,远胜于刀枪的砍杀。对士人来说,当遇到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或通过正常方式不能化解的矛盾时,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让理性常驻心头。这就是“弘毅”。

那么,士人具体应该怎么做到弘毅呢?孟子给出的主张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所以,儒家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显然是希望士人能够接受儒家的仁爱思想,从而让社会变得整齐有序、和谐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