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读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阅读能力差的学员们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阅读时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是阅读的另一坏习惯。由于董老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达到了能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至于举行了多少次“阅兵”式,那就无法统计了。

第四章 读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内容描述

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大量地阅读很多资料,还有考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阅读理解题,这些都对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日常的练习中有不少朋友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大大妨碍了阅读的效率,因此我们要想提高阅读水平,第一步就是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不好的阅读习惯。

1.音读

许多朋友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到每个字音。这种毛病亦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并且矫正起来又比较困难。采用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一般能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指读

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这种指读的单纯机械运用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指读的习惯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复视

复视指的是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学员们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这样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至改正复视的习惯。

5.头的摆动

阅读时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是阅读的另一坏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人往往尽量使自己的鼻尖对准他正在读的每一个字。这样,当他顺着一行字往下读时,他就会轻微地摆动头部,而当他通过头来看下一行时,他就会很快转回去以便使鼻尖再对准书页的左边。这种头的摆动,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而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往往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毛病,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

其他不良的习惯,诸如阅读时,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用尺子比着,一行一行地向下移;有的一面阅读一面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物,不时地发出响声;有的爱抖动双腿;有的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有的还停下来查词典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思路,降低阅读速度,因此我们应及时地加以纠正。

精彩一刻

董必武:阅兵法

1952年底,67岁高龄的董必武做了一项决定:阅读俄文原版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

要读俄文著作,就必须重新开始学习俄语。董老担任着国家的重要职务,工作极为繁忙,况且年纪又大,记忆力也差了,学习外语该有多困难!

董老想了个巧妙的办法,他将俄文生词,每五个写在一张卡片上,并风趣地称作一个小队,每十个词称作一个中队,每二十个词称作一个大队,又把每个大队称作一个连队。生词写在卡片正面,中文解释写在背面。随后,像掌握自己的部下那样,先认第一小队,再认第二小队,接着将两个小队合起来认,作为中队检阅;记熟了之后,再认第三、四小队,然后将三、四小队合并作中队检阅,以后再将两个中队合并作大队检阅。用这种“阅兵”法记单词,效果很好。

由于年老记忆力差,一个生词往往花了好大的气力才记住,可是一会儿又忘了,董老就反复地认、记、背。有时因为咳嗽得很厉害,医生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可他仍然坚持读生词标重点,即使在病床上也不间断学习。

十几年后,董老保存下来的外语卡片,上面抄录了一万零五百多个单词,甚至连剧目单、会议签到卡上面也写下了外语单词。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董老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达到了能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俄文版《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董老读了四遍,抄录了四套生字卡片,共一百零五张,记录单词二千九百二十八个。至于举行了多少次“阅兵”式,那就无法统计了。

谢觉哉:晨思夜读法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他对年轻人的读书学习问题十分关心。

一次,他问一位青年同志读书的计划以及准备研究点什么,青年说没有什么计划,常常是东抓一本看看,西抓一本看看。觉得要读的东西很多,自己又处理不好,每天忙忙碌碌,琐琐碎碎,很有些杂乱无章,正为此苦恼呢!

谢觉哉沉吟片刻,说:“你可以试试,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并随手拿起铅笔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了“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几个字。接着他又解释说:“为什么要晨思呢?因为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做,而在于计,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就是思。孟子说过一句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思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人所思的内容和方法同孟子时代自然不同,但是‘多思’这一点,则是自古以来有成就的人都是重视的。你可以结合工作的特点去思,你觉得自己常常是杂乱无章,那就思如何才能使杂乱无章变为杂乱有章,使工作效率高一些,一天抵两天用,思的目的在于多得。

“夜读,是根据你工作的特点提出来的,白天忙于工作,没有完整的时间读,就利用晚上,每天晚上抽它一两个小时攻读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下去,不就有个完整的时间了吗?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是少的,也是多的,会挤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把少变成多,对他来说,时间就是多的。相反,给你再多时间,你不去利用,就是少的。思是必要的,但只靠思还不成。‘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而不思则罔’,同样也是无用的。思要读,读促思,读得多,思则广,思越广,读得多就更好。晨思夜读是相辅相成的。”

鲁迅:多翻法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书报。除开一些重要的外国书和社会科学书是详细阅读之外,普通杂志一般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有的刊物拿过来随手翻翻,有的看看目录就算了。对于报纸,也总要花十来分钟过目一下。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鲁迅认为这种办法很有益处。他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够一家人吃了;看一本旧历书,上面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还有这么多禁忌。鲁迅不仅主张多翻一般性的书刊,而且还提倡青年人要多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书籍。他说:“倘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还批评那时候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鲁迅还认为,这种多翻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因为“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法”。

“多翻”读书法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好处甚多。当然,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学习课堂必读的课本,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要尽可能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

郭沫若:一通二否法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所著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史学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申三百年祭》、《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古文字学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等,都曾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像这样一位大家,他是怎样读书、做学问的呢?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有过许多论述,这里只介绍他的一个观点。他说:“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换句话说:便是只好待时。待到自己的经验足时,终有彻底理解的时期出现。……”

郭沫若的意思很清楚,读书的第一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书的内容。理解不深不透,就要精读、深思;如一时理解不了,就过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的经验足了,思考成熟了,就会彻底理解的。第二步,就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书本,要努力去否定原作,发现其中错误,提出与之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把书本的营养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血肉。

概而言之,郭沫若主张读书一要理解、弄通,二要批评、否定,所以我们就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成“一通二否法”。本文开头提到的郭老的许多专著,都可以说是他“一通二否”阅读、研究方法的成果。他既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提出否定的意见,从而形成了自己许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十批判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叶圣陶:由浅入深法

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对读书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当他看到有的人为孩子能用两天时间读完《创业史》而感到自豪时,便热心规劝这些同志不要鼓励孩子这样做,因为“弄成了马马虎虎的阅读习惯,可要吃一辈子的亏。”他要求“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

那么怎样认真地阅读呢?叶老先生介绍了一种由浅入深的读书方法:

每读一本书时,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这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比如:不认识的生字词、不理解的章句段落和名词术语等),并且在扫除障碍中,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这样要求就深入了一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大意。囫囵吞枣是不行的,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也是不行的。仅仅到此为止还不够,还必须更深入一层,“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把应该记住的新知识、新观点或好词语都记住了,把应该体会精妙之处都玩味琢磨了,把应该研究的东西都经过研究变成了自己的成果,至此,不仅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按照叶老的要求认真读书,收获肯定是大的。

陈伯吹:根本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为“读书乐”专刊写稿,年逾八旬的陈老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一篇《乐应所乐》。在这篇文章里,陈伯吹谈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他说:“如果读书不扬弃名利思想,戚戚于小我受益,其乐并不真乐,甚至反乐为苦,生活实践中不乏这类例证。“试想,杜甫生活在苦难中,能高声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乐,才是高尚的乐,真正的乐,而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感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能与人同乐,自个儿的乐亦在其中,乐将无穷,必不至于乐极生悲!”

由此可见,读书乐,乐在何处?是读书人的市场、观点问题。陈伯吹所讲的不仅仅是个“读书乐”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根本性问题。读书人如果不以正确立场、观点读书,没有正确的读书目的,没有高尚的欣赏情趣,读书的效果是不会好的,或者说,根本无真正的效果可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佳话,值得我们引为榜样。只有读书的立场、观点正确了,我们读起书来,才能像陈伯吹先生说的那样:“长见识,获经验,增智慧,富理想,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学好本领,贡献技艺,为人民谋福利,望祖国于昌盛。”

立场、观点问题本不属于方法的范畴,但我们研究读书方法,离不开立场、观点这个根本,这里姑且将陈伯吹先生关于读书的论述称为“根本法”!

秦牧:鲸吞牛食法

著名散文家秦牧的作品,以知识广博而著称。在他的文章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仿佛他的文章都是用知识的珍珠编织而成的,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在感叹之余,常常要提出一个问题:秦牧是怎样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的呢?

秦牧自己曾公开过这个秘密,他告诉人们,他的文章材料之所以比较丰富,主要得益于读书。他的读书方法叫做“鲸吞牛食”法。

所谓“鲸吞”,指的是泛读。鲸可说是海中的动物之王,身体其大无比,它以捕食鱼虾为生。它吃食时不是一条一条地吃,也不是一把一把地吃(那样是填不饱肚子的),而是边游动边张开山洞似的大口,让鱼虾进入它的口中。然后将嘴一闭,排出海水,吞下鱼虾,它这一口吃下去的鱼虾,往往一条小船都装不下。泛览读书时,也应像鲸吃食一样,张开大口,生吞活剥,尽可能多装一些进去。只有这样,获取的信息量才会大,积累的知识才能丰富。

所谓“牛食”,指的是精读。大家知道,牛白天在野外吃草,晚上回到圈里嘴巴还在一动一动地嚼,这叫做“反刍”。牛就是通过反刍,把吃下去的食料嚼烂嚼细,化作养分,为身体所吸收。读书也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鲸吞”,就会犯消化不良症,于身体无补。读好书,就应该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有位研究治学的专家在评价秦牧的“鲸吞牛食法”时说:“鲸吞与牛食需互相结合,调配得当。一味鲸吞者,会流于肤浅,一味牛食者会造成寡闻。什么内容精读,什么内容泛读,与学习方向有关,要具体对待。”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

书是死的,自然是活的。读书是间接的求学,读自然书乃是直接的求学。只知道书不知道自然的人是书呆子。

——李四光

小贴士

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所提出的相对论理论曾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为世人所瞩目。早在26岁时,他就在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和历史性成就。后来他再接再励,又建成了广义相对论,包括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原理、引力场理论和质点动力学。他的成功,肯定是与他刻苦学习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密不可分的。尽管他本人不专门论说,但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四点。

第一,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的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这两件事,对他以后得发展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还阅读其他人的著作,并对哲学发生兴趣,13岁就开始读康德的书。后来,他在《自述片段》中曾说:“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

第二,读书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追求而有所舍弃。

爱因斯坦对自己曾有所描画,其中有一句说:“我是一个执意的而又有自知之明的年轻人。”

他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不求面面俱到、全面发展,而是毅然地舍弃和“刷掉了”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把精力和热忱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不出所料,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一胆大舍弃和合理调整,以及所做的选择,完全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

第三,读书学习之外,常与同学讨论。

早在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他就与两个青年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有这个习惯,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他与马尔塞耳·格罗斯曼建立了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与它们共同的学习与志趣是分不开的。

后来,他的这位同学成为著名的大学数学教授和数学家,最后又帮他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中不仅有物理学的论断和解释,还牵涉到一些数学问题,这方面他解决不了,才请格罗斯曼来帮忙的。由此可见,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四,提倡深入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古城乌耳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时的德国学校,教育纪律十分严格,盛行的又是一些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爱因斯坦对此十分厌恶,他喜欢“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学习中喜欢采用深入理解的方法。

他在回忆自己要考大学的那段生活时曾说自己: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背诵。以后,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坚持“深入理解”的学习方法,而决不去搞那些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相关链接

读书应该联系实际

战国末期的时候,有一个叫赵括的人,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当时有不少人觉得他是个将才。后来秦国进攻赵国,大将廉颇奉命御敌。廉颇针对秦军来势凶猛的特点,采取了固守的策略,没有立即出战。赵孝成王听信谗言,认为廉颇年老怯弱,于是改派赵括为上将,到长平接替廉颇。赵括自以为熟悉兵法,一上来就照搬兵书上的条文,主动出击,结果上了秦军的圈套,全军覆没。赵括本人也死在乱箭之下。后人批评赵括这种读书不结合实际,只知夸夸其谈的学风,说他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读书为什么要结合实际?这首先要从读书的效果看。凡是脱离实际,死抠书本的人,在理解方面往往不能深入,学到的知识也常常不能融会贯通。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曾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他深切地感受到单纯读书的局限性,而强调读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它毕竟是间接的,没有经过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东西。因此单纯从纸上获得知识就难免流于肤浅。读书只有联系实际,自己亲自体会验证一下,认识才能由浅入深,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

古往今来,读书能结合实际而获得真正知识的不乏其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坚持一边读书,一边行医采药,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后终于写出了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巨著《本草纲目》。清代学者顾炎武,抱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宗旨,一边读书,一边做社会调查,撰写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他们都是读书联系实际而取得成就的典范。

读书为什么必须联系实际,还要从对书本知识的检验和评价方面看。就一般的书本知识来说,都是作者在彼时彼地经验的总结。但是客观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差万别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书本知识也往往是不完全的。我们从一本书中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那里的实际,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如果认为一切上了书的东西都是对的,而不去结合实际进行评价检验就可能接受错误的东西。

读书必须联系实际,这还要从读书的目的看。作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书本,其目的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之后人,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他人的实践。而对于读者来说,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了解知炽,炫耀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读书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而要应用就必须联系实际。

毛泽东同志一贯主张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必须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提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路,而不要把箭拿在手里,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放出去。他一生坚持读马列的书,用马列主义原则去指导中国革命,使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读书观来看,毛泽东同志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明代的东林书院有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进步的东林党人把读书和当时的家事、国事、天下事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风。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也应该把读书与人类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四个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阅读政治理论要与自己的思想改造相结合;学习数理化知识要与观察实验相结合;学习语言文学要和写作等实际应用相结合,如果能做到这样,我们的读书活动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