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教学目的之一。语文课研究性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活动起来,思维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胡文锋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教学目的之一。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受到认知目标的冲击,它更多的只是作为完成认知目标的一种手段,而缺乏与认知目标的有机结合,使非智力因素的引导、激励、调节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形象,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就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阶段,其目的主要是建立师生间的融洽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并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对某种刺激或现象做出反应,形成学习的情感;二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阶段,其目的是不断巩固学生已形成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三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毅力阶段,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形成学习的良好情感基础

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好恶心理倾向,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直接感受事物、认知事物的作用,而且还以一种心境的形式启迪、协调、加强或抑制着认知的强度和效率,是实现知行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介。同时,它还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即如果是学生愿意接受的信息,那么他就会义无反顾的以积极的情感去认可和接受,相反,他就会用消极的态度和否定的情感予以否认和排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一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加强交流,建立情感。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在学习中如何发现,如何探究,如何创新,并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交流等活动,尝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教师作为教学的导演,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活动中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认知和情感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接近学生,融于学生之中,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人生意义,并在心灵深处对教师产生认可和信任,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效。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活动不能只是组织一些好学生,那样“学困生”就会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师生间就会产生情感障碍,使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2)不能有“传道授业解惑”的陈旧教学观念,以传代教,以教代研,否则极易使活动变成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注入式”教学,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3)对活动不能过多限制,要提倡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甚至不迷信教师,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形成真诚、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努力挖掘课题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部参与。研究性学习中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方面的主体作用,以学校和社会为主要空间,以教材和信息为主要载体,让学生的精神走进教与学的空间,以开放的姿态融进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要密切联系现实,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生活化、社会化、民主化、个性化自主探究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愉快活泼地学习,让学生自己步入其境,拾阶而上。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的动力源泉。它有三种功能:一是引起和发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二是指引和发散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三是维持和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力度。正是由于学习动机的这些作用,因此,动机的性质必然影响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能,它能够发动目的的某些行为,又能遏制目的的另一些行为。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中最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不到15%,而数学、英语则高达90%以上,究其原因,许多学生的回答十分干脆:语文没有数理化和英语那样用途大。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不可否认,任何人的学习都是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无用而不学”,这当然无可厚非,同时,我们也不难找出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越俎代庖,忽视主体。语文课研究性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用思维去拨动学生的学习心弦。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哪位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时刻注意拨动学生的学习心弦,他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其产生强烈的乐学动机,相反,谁若压制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冷漠、厌烦,甚至排斥的态度。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活动起来,思维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1)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都会成为学习的主人;(2)要在活动中通过多观察,积极寻求每一个学生在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多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精神;(3)要认真处理好认知活动的智力因素和情感活动的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注意知情转化。

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探究。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被动学习导致语文课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其主要原因是观念滞后,方法成旧,一切教学活动都只是在“教”、“灌”、“练”等低层次上运行,课堂拓展延伸不够,没有能够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没有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会学”、“深思”、“创新”摆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效果的主要责任者。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让他们主动探究,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造,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耳、眼、口、手、脑“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式协调,“立体”式渗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是否乐于去认知事物的意识倾向。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会和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一样自发地活跃起来,并始终如一的保持高昂的情感状态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同时,也对所感兴趣的事物能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一往情深的去探求,去领会。否则,他们就会对学习表现出厌倦、排斥等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要旨就在于此。

首先,要将研究性课题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使学生既有明确的探究科学知识的目的,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习的材料具有趣味性”。趣味性并非外加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在研究中去挖掘、去体味,去感受,并进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内存。研究性学习对课题的确立和材料的选取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角度宜小不宜大,角度小了,涉及面小,容易取材和研究;(2)角度宜新不宜俗,角度新了,能够产生兴趣,激发欲望;(3)角度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认识深刻的,并能展示学生才华的。

其次,要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问题化、悬念化,努力创设“愤悱”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必须积极创新,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富有启迪的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回忆联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总之,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并非“华山自古一条道”,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积极挖掘,并与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实现语文课“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