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年人的挣扎

少年人的挣扎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成长中的少年人,最大的冲击是发现“实际我”似乎永远无法成为“理想我”。很多少年人就在这种压力和挣扎下牺牲了。所谓牺牲,并非单指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主要是指着他们旷课、逃学、无心向学、不求上进等自暴自弃的行为而说的。这种挣扎是十分痛苦的。可惜很多父母听不见孩子的心声,也不明白他们的痛苦,自然不会对他们表示同情,更不会加以援手。其实这种态度,真正反映出孩子迫切地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4 少年人的挣扎

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

对成长中的少年人,最大的冲击是发现“实际我”似乎永远无法成为“理想我”。很多少年人就在这种压力和挣扎下牺牲了。所谓牺牲,并非单指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事实显示越来越多少年人自杀),其实主要是指着他们旷课、逃学、无心向学、不求上进等自暴自弃的行为而说的。

为什么会弄成这样?其实很多少年人知道父母对他们怀有很大的期望,他们对人生也抱有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可惜就如圣经所描述:“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这种挣扎是十分痛苦的。一世纪伟大的使徒保罗,就曾发出这样的呐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就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这种“实际我”不能成为“理想我”的冲击。很多年前,我在香港某中学任教,把一位顽劣的学生带进教员休息室,把他的劣行一一数出来,然后准备带他去见校长,接受严厉的处分。想不到他竟然哭起来,而且一边哭一边喃喃自语:“我恨死我自己,我并不想如此,为什么我立志做好,却没有办法做好?”

可惜很多父母听不见孩子的心声,也不明白他们的痛苦,自然不会对他们表示同情,更不会加以援手。相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当看见子女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先是责骂,继而表露伤心和失望,最后甚至宣布放弃!子女们在重重压力下既得不到舒缓,在种种挣扎中又找不到出路,仿佛困在一个黑洞里,既不见天日,又得不到关怀和帮助,他们感受不到他人的关怀,因此形成他们生活放荡不羁,什么事也不在乎,一副“I Don’t Care”(我不在乎)的人生态度。其实这种态度,真正反映出孩子迫切地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父母若明白子女内心的挣扎,便要学习耶稣对三位软弱的爱徒——彼得、雅各和约翰的态度。当他们在客西马尼园不能与主一同儆醒祷告时,主不是责备,而是体谅他们,用怜惜的声音对他们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原来“体谅”有“复健”的功能,孩子在父母的谅解下,才不会产生过度自责。

少年子女十分需要父母鼓励与支持,虽然他们常有失败,但这不过有如赛跑健儿在赛程上的起跌,若父母在他们身旁,不断为他们打气,孩子是可以成功地跑完全程到达终点的,虽不获冠军,但必定一样可以赢得热烈的掌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