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慎独”境界高

“慎独”境界高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慎独”是自觉意志的表现,它的基本要求是在强烈的道德信念的支配下的自觉自愿行动。能够做到“慎独”的人,他所选择和坚持的道德行为不是为了装饰门面,不是为了取得他人的好感,而是认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这样做。达到“慎独”境界,形成良好习惯的人,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随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能达到慎独的水平,就表明他达到了较高的道德水平。关于慎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美谈。

“慎独”境界高

大多数人在公共场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往往能遵守规则,严格要求自己,而在无人在场的时候就不这样了,这仍然不能说是具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君子应该在独处的时候同样严格要求自己,即所谓的“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这就是古人所讲的“慎独”。

对于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作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叫慎独。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慎独”是自觉意志的表现,它的基本要求是在强烈的道德信念的支配下的自觉自愿行动。能够做到“慎独”的人,他所选择和坚持的道德行为不是为了装饰门面,不是为了取得他人的好感,而是认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这样做。达到“慎独”境界,形成良好习惯的人,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随心所欲不逾矩”。

很明显,“慎独”就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有人在场遵守道德,无人在场同样遵守道德,绝不因没人看见、没人听见干坏事就心里坦然。一个人能达到慎独的水平,就表明他达到了较高的道德水平。因为内心深处的念头,最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行为、最细微的举动,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灵魂、品质。青少年要加强慎独修养,使自己的道德品质纯洁高尚。

关于慎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美谈。东汉年间,荆州地方官杨震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推荐他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杨震路过昌邑,为了感谢他,王密私自在夜里“怀金十斤”去送给杨震。杨震说,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王密说,我知您廉,但这你一定要收下,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看见的。杨震答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大惭,只得退出。杨震平素不置产业!时人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震的“天知地知”论,颇与木匠磨箱的精神相近。从前的木匠,在给人做好木箱后,总是要把木箱里外磨光才交出的。据说有一位年轻徒弟,见他的师傅每次在做好木箱之后,总用长满老茧的手掌把木箱的里壁也摩挲一遍使之光滑无糙,甚至角角落落也必无遗漏。于是忍不住说:师傅,您这是何苦,做得这么费心,别人又看不到!老木匠说:是啊,别人是看不到,可是,我的心里是知道的呵!老木匠的话是一个真君子的自白,也是“慎独”精神的闪现。同杨震一样,老木匠的话表达了一种诚实正直的人生观,一种纯朴无华又代表了人生最高境界的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