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使家长可以按照三道教育的内容开展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内容和途径。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其庞大而繁杂,不宜操作,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体系。当前,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主要按照以下内容培养孩子优质、健康、和谐的发展。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家庭教育更是集其大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第二节 规律表达: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曾广泛应用“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为生之道”是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营养保健、安全防护、运动能力等方面组成。“为人之道”是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心理卫生、道德礼仪、人际交往等方面组成。“为学之道”是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思维能力、科学素养、人文修养等方面组成。

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使家长可以按照三道教育的内容开展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内容和途径。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其庞大而繁杂,不宜操作,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体系。当前,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主要按照以下内容培养孩子优质、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道德教育

【典型案例1】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要他灵活一点:“世道这样乱,梨恐没有主了。”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仍旧口干舌燥地艰难前行。可见,在中国素以自律为道德的最高境界。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家庭教育更是集其大成。历史上最受推崇的儿童道德教育巨著有《小学》(宋)、家庭道德教育的传世典范《温公家范》(宋)、中国伦理道德的尺规之作《孝经》(春秋)、中国传统礼仪与道德标准之总论《礼记》(西汉)都教诲人们要做有道德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向母亲和父亲讲,从儿童懂事的初期起,就应该让公民的品德在儿童心灵中形成、树立和巩固起来。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感发源于儿童时代;播在儿童心灵中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会生出茁壮的幼芽,长出深根。”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把德行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般说来,德,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应把德育放在首位。正如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所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二)行为习惯

【典型案例2】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人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有用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童时期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代思想家墨子曾经拿束丝做比喻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意思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人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心理素质

【典型案例3】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进行的30年跟踪研究表明,成就最大的20%的人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才能不断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才能不断地调节自己,才能拥有成功与幸福的人生。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能使孩子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能使孩子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具有勇气和信心。

(四)多元智能

【典型案例4】

有些家长非常推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惜重金的胎教、早教,甚至出现了让3岁孩子学会千字的广告, 5岁的孩子琴、棋、书、画轮番学; 10岁孩子剑桥英语、奥数、电脑、作文、美术、舞蹈、书法周六、周日样样学。而孩子最大的心愿是“想玩,玩个痛快;想睡,睡上一天一夜”。家长认为只要发展孩子的智力就是培养孩子的一切,其实,许多心理实验已证明,孩子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智力只是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样的,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辅导和职业能力倾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美国麻省理学院儿童研究中心所提出的孩子成功的六种智慧(语言智慧、音乐智慧、空间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身体动觉智慧和人际智慧)基本相同。无论是“多元智能理论”还是六种智慧,都表明了人的智慧虽然有别,但没有上下高低之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进行培养,对孩子的某些不足进行补缺。重要的是,家长要善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五)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开始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曾经有人用数字作比喻,称健康是1,而其他如财富、荣誉、能力、地位、学识……都是0, 1只有放在0前才有真正的价值,健康是一切的根本。科学养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让孩子吃出健康来,还要让孩子玩出健康来,玩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

(六)安全教育

家长应全面地了解日常生活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从而规避这些危险。除此之外,家庭教育指导者应掌握安全技术并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为家长提供不同的安全教育策略,以便于家长们有针对性地创造良好、安全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提升孩子对于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对孩子日后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信心的提升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一个不懂得怎样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吗?一个没有毅力的孩子,能够刻苦学习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够自强不息,孝敬父母吗?为此,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情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在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孩子有了爱国的情感,才能有爱国的行为。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就要从培养孩子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做起,培养孩子从爱家园、爱校园、爱环境做起,培养孩子从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做起,孩子有了本领,长大后才能报效父母、报效祖国和人民。

(二)责任心

【典型案例5】

妈妈不在家,一个小孩帮助妈妈洗杯子,打碎了一盘杯子(一共六个);另一个小孩为了偷吃柜上的糖果,打碎了一个杯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分别让两组5~ 7岁的孩子和8~ 9岁的孩子进行分析,“打杯子的两个孩子是否同样感到内疚,那个更淘气”?处在他律期的5~ 7岁的孩子们一般认为第一个孩子更淘气,因为他打碎了很多杯子,而不去考虑两个孩子的动机。而进入自律期的8~ 9岁的孩子们,虽然道德水平发展不成熟,但能认识到后一个孩子的错误更大。因此,培养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的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责任心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

责任心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基础。它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21世纪初,在联合国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其教育改革”的会上,来自24个国家的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 21世纪摆在人们面前的第一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一个自私、没有爱心、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令人信任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责任心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面对21世纪的挑战,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利他行为,消除自私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勤劳节俭

【典型案例6】

美国哈佛大学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从小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率之比为1∶1.5,犯罪率之比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高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20%。同时,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异率和心理疾病率也较低。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尽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爱心。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处理家庭事务,告诉孩子家庭的收入与支出,从小就培养孩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与节俭相辅相成,只有勤劳节俭的人才能有一生的幸福。

(四)社会生活能力

1.自我判断、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解决,分析有几种解决方法,判断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

2.自我规划

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筛选和确立适合自己的年龄、兴趣和性格的种种目标。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独立规划以下的事情:怎样安排每天的时间,自己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怎样听课,怎样预习、复习功课;参加什么课外活动;做点什么家务;做什么运动、玩什么游戏;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3.自我管理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大事小事都过问、照顾,应该引导和鼓励孩子按照自己定的规划来管理自己的思维、言行、作息、卫生、物品等。例如,学习时,自己把握注意力,不溜号;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自己洗澡、剪指甲;大人有病时,主动倒水、端饭等。

4.自我改进

父母应该改变批评多、赞扬少,总是斥责孩子,甚至恨铁不成钢、施之以棍棒的做法,引导孩子自我改进。这样,孩子不仅会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改进,还会把自己最新的成绩和进步作为起点,不断超越自我。

5.自我控制

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让孩子知道控制自我是成熟的标志:能够很容易就控制自我、阻止自己犯错误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让孩子学会着眼于远大的目标。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要让孩子坚定正确的立场,学会抵制外界的诱惑,不要在花花世界里失去自我。培养孩子温和的性格:教会孩子做事不要只想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