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课通读教学步骤

阅读课通读教学步骤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指导学生概括完整后,又要求学生用上“最后战斗流血”和“不约而同”说说这部分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最后”、“不约而同”和“偷偷地”这些词语对于表现采蒲台人民形象所起的作用。

采蒲台的苇

[学习目标]

1. 静心阅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和体会“清白”、“冀中名胜”以及“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等词句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妇女们用孩子作掩护保护村干部”这一情节。阅读课文,提出疑问,通过朗读与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没有!没有!”等词句所表达的情感,并体会作品的语言表达特点。

3. 了解白洋淀“人”和“苇”的关系,感受白洋淀人民宁死不屈,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与外来入侵者作英勇顽强的斗争。

[学前准备]

预习课文,要求:

1.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或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词语。

2. 提出疑问,尝试用查找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建议查找的资料:作者及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白洋淀及其芦苇。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预习入手,质疑引出“人——苇”关系

1. 揭示课题,齐读。

2. 检查预习,学生质疑。

可能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为什么说“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板书)最好的

为什么说“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板书)清白

题眼是“苇”,课文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采蒲台的人?(板书)苇——人

二、再读课文,了解“人——苇”关系

1. 人和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2. 交流:

(1)人们依靠苇生活,大片的苇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朗读课文第一节。

(2)在战争年代,苇又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它是人类生命的支撑。

(出示) 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三、深入阅读,感受“人——苇”关系

1. 为什么说“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

(1)听录音,用一句话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2)尝试复述,要求用上“最后战斗流血”、“不约而同”等词语。

(3)朗读第五节。

2.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但是鬼子并没有灰溜溜地离开,事情继续发展着。

(1)自由朗读,了解作者用对话的形式推进内容。

(2)指导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

(3)再读,体会人物语言表达时的斩钉截铁。

3. 朗读最后两节,结合理解“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此时此刻,再来看苇,你的感受又会是什么?(看录像)

四、进一步朗读,再谈“人——苇”关系

1. 正因为苇塘发生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正因为人民用血液保持了苇塘的清白,因此说,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回忆课一开始的提问,选择其中的一句和伙伴读一读。

2. 那茫茫的苇海,那群普通的人,都成了孙犁创作的源泉。老师建议大家去借阅《白洋淀纪事》,相信会更加了解那片土地,那群人民。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录,我们在语拓课上共同探讨。

[专家点评]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的课堂,小学中并不多见,陈娟娟老师却坚持至今。也许在她看来,引导并教会学生思考“为什么”远比告诉学生“是什么”更有价值。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即在于借助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经此获得提高。

但是,这样的课堂往往并不“讨巧”。一旦放开了任由学生提问,教师是经常会被搞得“灰头土脸”,招架不住。同时,学生的提问并非都是冲着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来,组织不好,整堂课便如同一盘散沙。很多教师因此而却步。揽细瓷活是要有金刚钻的,教师的“金刚钻”就是对教材的把握。陈老师不仅对文本的解读精细入微,而且对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了如指掌。有了如此精心的准备,驾驭起课堂来就显得得心应手。

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陈老师备课时的预设基本吻合。陈老师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所提的问题都涉及“人”与“苇”之间的关系,于是,整堂课就围绕“人与苇是什么关系”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组织教学。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特点,不妨称之为“红线串珠”。

本堂课的第二个特点是:将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复述的方法巧妙地融入技能训练中。在语文课堂经历了单纯感悟文章主旨,转而关注表达的今天,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是不是一次类似“拨乱反正”的简单的回归?是不是又要回到像以前倡导语言文字训练时所常见的为训练而训练,或者孤立地作那些理解作者遣词造句准确的所谓的“品词品句”那样的课堂呢?陈老师的这堂课作了很好的回答。在教学“妇女们用怀里的孩子做掩护,掩护那些带着枪支的八路军”这一部分时,陈老师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在指导学生概括完整后,又要求学生用上“最后战斗流血”和“不约而同”说说这部分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最后”、“不约而同”和“偷偷地”这些词语对于表现采蒲台人民形象所起的作用。这样,复述就不仅仅为复述而复述,而是兼有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复述方法的指导。

本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语文教学经常在形式与内容两端来回奔波,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陈老师在教学课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对话中不用提示语所带来的表达效果,不仅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采蒲台人民对抗日战士们的爱,对日本侵略者的恨,而且体会到作者运用这样的对话形式旨在表现当时的紧张的气氛,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陈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