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足能力提高的解读

立足能力提高的解读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教育范畴的文本解读,自然具有文化传递与价值阐释功能。文本的解读必须借助对语言的细读和品味,文本的魅力来自于它的思想力量与情感冲击力,但其最直观的表现,却是语言。这是母亲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却看不见脸。两个“掏”字,一个“点”字,一个窘困的母亲形象立在我们面前!“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母亲。”

第二节 立足能力提高的解读

进入教育范畴的文本解读,自然具有文化传递与价值阐释功能。文本的解读必须借助对语言的细读和品味,文本的魅力来自于它的思想力量与情感冲击力,但其最直观的表现,却是语言。语言的品味应该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离开了整体的把握,就可能陷入过度阐释的歧途。整体感知,局部细读,二者结合,方是正道。把握文本的内涵,其实就是一个文本理解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兼顾文本与学生两个方面,同时要始终将语言要素作为文本理解与意义建构的基础。

随着教龄的增加,对文本中涉及的人物或事件往往会积累起越来越多的参考资料,教师便会慢慢形成一种资料依赖心理,总寄希望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然而,把课外资料带入课堂,背景知识和文本人物的介绍日益繁琐,不仅未能锦上添花,反而显得舍本求末,挤占了学生研读课文的时间,这对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与语言感受能力是很不利的。

课文是语文教师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文本载体,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细读文本、感受文本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任务。通过精细的文本研读,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大致来说,包括分析能力、感受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

应该说,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的过程。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生活的空间看似扩大了不少,但是,课业负担加重、朋友交往稀少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友情,父母工作的繁忙也使孩子很少有和父母促膝谈心、体验亲情的机会,网络媒体的泛滥又容易诱使他们远离日常交际和情感体验而沉迷于虚拟的生活空间。由于缺乏更多的生活认知和情感体验,亲情——这基于人类血缘纽带的、难以割舍的、弥足珍贵的人类情感,在许多孩子的心中和笔下尤其显得苍白而空洞。这其中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和情感缺乏观察力、感受力和理解力,以至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细节和情感细处无法触动人的心灵,因此在刻画人最淳朴的情感时也难免矫揉造作。

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表达力呢?能否通过移情化阅读使教材文本成为陶冶童心的有效载体呢?怎样发掘一篇课文的精神内涵又使它成为孩子们体验人生的指南针呢?课堂教授的文本终归是有限的,因此对教师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应该好好把握。把握点在哪里?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双童眼,一颗童心。

一、感文知情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佳作名篇。虽然由于时代和环境的不同,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当年那些经济拮据的家庭,很难感受其中的艰辛和悲喜。但是,如果教师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研读,那么,学生对潜藏于文本之中的深厚的慈母情意还是能够产生共鸣的。以下数例,想来可以说明。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进肚子里了。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粮’。”第一次读这段充满童趣的话,孩子们可能颇觉幽默可笑。如果再联系现实细细品味,可能就会感受到内心的苦涩及由此带来的同情。一个“吃”字,让人联想到的,不仅是孩子们“吃掉了”买破收音机所得来的钱,也不仅仅是“吃掉了”对精神追求的传媒——收音机,更是“吃掉了”父母无数的血汗。联系下文再回想这句话,便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无奈。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们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个孩子初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仿佛经历了一次陌生迷宫的冒险之路,被人海和噪音迅速淹没,陷入了茫然失措的境地。从孩童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描绘很真实也很生动。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是母亲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却看不见脸。寥寥数笔,如同黑白素描,一个瘦小、干枯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心痛。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倒装句的运用,使得情感更加浓郁。从孩童的眼中看去,“直”、“转”、“望”三个动词连用,不但是人物动作的转承,更是“我”情感的递进。三个“我的母亲”,则是年少的“我”那一刻的感慨、震撼的内心写照。最后,镜头落在了“母亲吃惊地望着我”。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这也为“我”接下来难以开口向母亲要钱奠定了感情基调。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两个“掏”字,一个“点”字,一个窘困的母亲形象立在我们面前!而“龟裂”一词,则是母亲工作艰苦的最好见证。儿子对母亲的关心,以及当时不可言说、五味杂陈的情感就交织在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了。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母亲。”当作者目睹母亲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的辛劳后,已然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理解了母爱的真正含义。尽管在情感的冲动下,他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但经过母亲的责骂后,他已慢慢懂得:母亲挣钱那么不容易,家境那么困难,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给钱让他买书,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实在是母亲爱子的真情流露啊!他如果还用这钱买别的东西,那就实在对不起母亲的舐犊深情了。作者对于母爱的认识由此更深了一层:母爱无私,是不求回报的爱。这也折射出一个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

作者最后拥有的不仅是一本让自己“失魂落魄”的书,还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感激,更拥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催人奋进的、伴随一生的慈母情。

文本解读需要细致入微的感悟和潜心静气的思考,才能够深入字里行间,解释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精神实质。而对于教师来说,将成人的智慧和孩子的眼光结合起来,将生活的体验和诗性的情怀结合起来,将能使薄薄的一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异样的人性光辉。

二、析文辨理

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受现有知识的局限,往往比较关注的是文本所呈现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师,借助于课堂,带领学生潜心阅读,读懂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才能在一次次的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中提高分析能力,提升阅读水平。

《律师林肯》主要讲美国总统林肯做律师时为朋友之子申冤辩护的事情。全文篇幅简短,但情节精巧,尤其是结局发人深省。如果因为林肯是名人,是总统,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林肯的杰出生平和奇闻逸事方面,就会失去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的良机。

其实,标题往往是文眼。在本文中,关键的文眼是“律师”,而不是“总统”。明白了这一点,教师解读文本时就会从律师的职业特性入手,就会带领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抓住诬告人的破绽”上来。林肯为了帮助阿姆斯特朗脱罪申冤,抓住诬告人福尔逊的言语破绽,步步紧逼,一击得手,正显示了他深刻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广博的知识范畴。而他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恰恰是通过几句简洁明确的质问和鞭辟入里的阐述来实现的。因此,文章解读的焦点就在于林肯针对福尔逊的问句和最终陈词。

再细细来看:“你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看清的是阿姆斯特朗而不是别人?”这是确定时间和人物;“你在草垛后面,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隔二三十米,你能认清吗?”这是确定位置和距离,引导福尔逊说出月光直射对方脸庞的谎言;“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点吗?”这是再次确认具体时间,为最后的反驳确立标靶。

正是因为三句质问各有偏重,又互相补充,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才使得林肯最终利用自己的天文学知识来证明——当时证人不可能在月光下正视被告的脸,让人对他出色的推理能力油然而生钦佩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给这篇文章勾出线索:林肯研究分析材料——抓住关键问题和人物——寻找破绽打开缺口——对诬告人步步诱导、收口渐小、请君入瓮——显示出智慧、冷静、博学的品质。

也许学生一开始不会对文本有这么精细的解读,但是,如果教师巧加引导,让学生围绕文本去分析和思考,那么,他们的文本分析和语言感知能力无疑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就带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千万不要过多地依靠课外补充材料来进行阅读教学,而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去发现和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三、查言观人

教师经常会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相比较描写、抒情甚至议论而言,人物的对白其实是很多学生写作的短板和弱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通过有意识的写话来进行强化训练?这当然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但是在此之前,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来增加感性认知是完全必要的。

我曾经在五年级的语文拓展课上,尝试着带领学生一起研读《离别的礼物》一课。因为刚刚学习了教材中的《穷人》,学生们对作者通过鲜明的人物语言来刻画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颇有心得。于是,我便找来了一篇课外阅读,以期通过文本解读再一次增强学生感受语言、体悟心理的能力。

《离别的礼物》一文中最吸引读者的便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宽厚善良的爷爷,敬老、聪明、懂事的彼得,懦弱的爸爸,虚伪做作、自私吝啬的“女人”。虽然每个人物所花的笔墨多少有别,但所有的人物都个性鲜明。在人物的塑造中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人物对话交代故事情节,引发矛盾冲突,反映人物心理。比如,爷爷的善良宽厚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里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称赞毛毯和彼得爸爸的话,是为了让彼得不要担心他,也为了不让彼得和他爸爸之间造成矛盾。爷爷的善良可见一斑。

爷爷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对他说:“你爸爸要娶的是位好姑娘。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他会变得年轻起来。我这老头子在这里只会碍手碍脚,整天叫唤腰酸背痛的,……”“你爸爸要娶的是位好姑娘。”爷爷又一次表现出自己的宽容。虽然是被要求离开家,但为了不让孙子产生不满之情,一再把离去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要求。“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他会变得年轻起来。”爷爷理解爸爸的想法,是个慈父。但是,每一个人年纪大了,都会需要晚辈的照顾。爷爷觉得自己给家庭造成了麻烦,因此主动提出离开,离开亲人的照顾,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温暖的家。于是,“碍手碍脚”一词从爷爷的口中说出,就让人倍感心酸。

停了不多会儿,爷爷接着说:“再说不久就会有婴儿诞生,我也不愿听婴儿啼哭,还是走的好。”老人都是喜欢孩子的,因为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爷爷说出这言不由衷的话,为的是求得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给我老头做纪念”一句无奈而辛酸。面对那个女人的刁难,爷爷试图安抚她,也试图给儿子、给孙子,也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

世间万物,外形不代表本质;人间言语,词语中蕴涵深意。学会观察,观人观心;学会聆听,听话听音,正是需要在文本阅读和社会历练中去实现的。就像这篇文章,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悉心感受、揣摩话中真意。于是,小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人性的复杂,对于文本,他们便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和感悟。

文本解读也是学生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的有效媒介,以《悉尼歌剧院》一文的两句为例:“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是巧夺天工。”这两句话不仅通过排比和比喻来穷尽其形态,而且依循由近及远,以动写静,从秀美到壮美的笔法,悉心体味,当能让人受益匪浅。

四、相机学言

实际教学中,我常常会根据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观点,或者课堂上即时产生的教学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处理看起来很民主,但细细想想,这正是自己在文本解读时不够严密、不够到位所造成的。

《四个愿望》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了米佳希望留住各个季节的愿望,表现了米佳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由于课文从头至尾以米佳和父亲的对话展开,我以为,朗读是很好的训练手段。在实际教授的过程中,我突然感觉,愿望的陈述不是凭空的,都是在某种美好的情感或者情景的冲击下才产生的。原先的设计中,关于这点强调得不充分,也许这就是块面切割得过于散,文章的内容不能融合的原因。于是,我追加了一个问题:米佳为什么会有这些美好的愿望呢?找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也许是因为临时的设计,我自然忽略了本课的一个训练点——准确运用动词。冬天:打雪仗、溜冰;春天:追逐蝴蝶;夏天:捉小鱼、采蘑菇、翻跟头;秋天:摘苹果、抬葡萄。现在想来,假如当时我能板书这些词组,并选取其中的重点进行分析(比如:为什么是“捉小鱼”,而不是“抓小鱼”),那么,语文训练的功能就凸现了出来。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为做而做了。

常常说:课堂永远是缺憾的。更令人伤心的是,这种缺憾很难弥补。也许我可以再找个时间跟孩子们讲“如何准确使用动词”,但那种脱离文本的空讲,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一定不会记忆深刻。假如结合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讨论这处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效果岂不是更好?

反思造成这个遗憾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文本解读不够细致,课堂中对于语言敏感性还是不够强,从而影响了对学生语言感知力的培养。由于过于关注对“四个愿望”的梳理,关注提示语中的关键词语,关注为朗读做铺垫,竟然忽略了文本中显而易见存在着的知识点,失去了一个极佳的训练时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刻不能放松对文本的细读、对知识的讲解,时刻要保持着思路的敏锐和语言的敏感,任何的自以为是或者掉以轻心都会造成不能弥补的遗憾。把握文本的亮点,抓住讲解的时机,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