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迪学生的语文智慧

启迪学生的语文智慧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确文章中写了“照镜子的小花猫”和“镜子里的小花猫”之后,我首先请学生按照顺序找出描写“镜子里的小花猫”表现的语句。随后,通过问题“这一切都是谁引起的”引出“照镜子的小花猫”,同样画出语句,圈出动词,指导朗读。

第二节 启迪学生的语文智慧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教给孩子什么,以及怎样让他们掌握这些,这一直是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共同关心的重大话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除了学习之外,对此问题的回答确实是有心无力的。当然,出于对语文教学的虔诚,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也逐渐尝试在实践层面上整理自己对此问题的朴素的思考:语文教学,就是尊重学生,遵循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启迪学生的语文智慧。

一、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起步

孩子在不同阶段中,生理的、社会的以及认知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教师,不可忽略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不能自以为是地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想当然地说、想当然地做,换来的可能是手忙脚乱、语无伦次。这是我在课堂上最忌讳的。

“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不是一句空话。任何一种教学行为的实施,我们要考虑:学生从中收获多少。实施前,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实施中,要考虑采用怎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兴趣;实施后,要客观真实地分析学生到底得到多少。教学强调备课前的预设,这其实是对教师责任感和研究力的考验。而我们常常忽略,或者说准备不足。

《小花猫照镜子》是一篇童话。文章故事情节较强,小花猫生气的样子描写得很逼真,学生很喜欢这一类的文章。

我曾经听过这一课的公开教学,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课文穿插着描写“照镜子的小花猫”和“镜子里的小花猫”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单线进行还是双线合并?

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里又一次听了上海市实验小学杨妍老师执教这一课。不记得是哪一位听课老师嘀咕了一句:我的学生连文章中到底有几只小花猫也搞不清楚,怎么分得清文章哪里写“照镜子的小花猫”,哪里写“镜子里的小花猫”?

看来,上课之前先要考虑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是第一步!

明确文章中写了“照镜子的小花猫”和“镜子里的小花猫”之后,我首先请学生按照顺序找出描写“镜子里的小花猫”表现的语句。之所以从其入手,是因为课文伊始没有直接写“照镜子的小花猫”的表现。随即圈出其中的动词,帮助学生根据这些动词做好人物的动作,指导朗读。

随后,通过问题“这一切都是谁引起的”引出“照镜子的小花猫”,同样画出语句,圈出动词,指导朗读。最后,不能忘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串读一遍。因为二者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

第一次照镜子的过程因为小花猫的“无礼”闹得很不开心,妈妈的提示带出了第二次照镜子。这一回,我将二者串在一起请学生朗读,学生很容易就区分出哪些语句是写“照镜子的小花猫”,哪些语句是写“镜子里的小花猫”。

在指导学生读好“喵——喵——”这句话时,我随口问了一句:“这里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聪明的杰克脱口而出:“声音的延长。”我很得意,接口道:“瞧,这时候,小花猫多温柔啊!”

教学进展得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得多。我也坚信,学生对文本内容从一开始的一片糊涂,到现在的条理清晰,这就是预先充分估计学生,想得比较多的缘故啊!

正想进入最后一个板块——通过学习第五节,揭示本课的道理,小王突然举手提问:“第二小节也有‘喵——喵——’,这和第四节的‘喵——喵——’一样吗?”

问得好!这个问题在教参中是有提示的,我之所以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是因为我觉得孩子们一定能理解这两次花猫的叫声是不一样的含义。果然,许多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也许他们都知道这两处的描写是不一样的。但因为有孩子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自然就不能用“不一样”来敷衍,一定还要问个“为什么”。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只是晓得第一次小花猫生气了,第二次小花猫很高兴,却没有能够联系上下文来回答。

看来,孩子的阅读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我怎能轻易放弃这样一个机会?我使出浑身解数,先请孩子朗读有关的语句,期望他们从语言文字中发现些什么,结果没有感觉;再请两个孩子通过比较朗读,观察花猫的神情,结果还是泛泛而谈。无奈,我只得自己提示:“文章在描写时用了不同的提示语。前一次是‘大叫一声’,后一次是‘笑眯眯地说’。”

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含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看来,我还是对自己的学生估计不足啊。

研究学生真是永无止境!

其实,这堂课在备课时我是挺认真的。不仅翻阅了教参,根据本班特点做了二次备课,上课前还再一次翻阅了教案,对有些难点问题再一次进行了语言上的组织。唯独对这个自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删除,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课堂上是浪费时间。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会思考,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很认真,关注了我在课堂上不严谨的语言,及时地联系上下文,委婉地用教材中的文字指出了我语言中的矛盾。真是令人汗颜哪!

语文学习之所以不像其他学科的学习那样——临时是抱不住佛脚的,那是因为语文知识的积淀是日积月累的,知识的传授是潜移默化的,方法的形成是时时刻刻的。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某一课的文本进行有意识的知识点的传授,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调动自己的智慧,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灵活机动地传授知识。

通过经历了与本节课相似的几次教训,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教师对学生现实学习状况的分析和预设非常重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加上灵活机智的课堂调控,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灵气。

二、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共鸣

用情教语文以使学生用心学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以情动情,以心动心,实际上就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对话,从而真实地体验文中之情、文中之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我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成为学生积极学习、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心灵支柱和感情支撑。

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共鸣,首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个体的自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课堂上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通过支持性学习环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为重要。

在教学《一枝白玫瑰》一课时我深有体会。

在这节课的备课中,我决定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感渲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畅谈初读后的感想,是为了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切地体会男孩一家的悲惨遭遇和生命如此的不堪一击。随后,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

“为了____________ ,请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请____________。”

在学生的情感激涌之时,这一练习的设计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情感释放的渠道。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也为孩子们的处事方式作了隐性的引领。

在课堂上,我还鼓励每位同学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提,给大家提供了讨论、争辩的空间,创设了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宽松氛围。由于这节课放开手让学生讲,使得他们的精神得到了解放,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与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这一切只有靠学生的心灵被激活、感情被催化,并通过学生个体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会、欣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雾》一课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文章没有用枯燥的语言直接说明自然界的这个变化,而是非常巧妙地用“淘气”来写雾的变化。文章紧紧抓住雾要把事物藏起来的淘气样,告诉大家大雾笼罩下世界的朦胧。

这是一篇带星号的阅读课文,我只要抓住雾的五句话和五个不同的结果,文章的脉络就基本能梳理好。

首先请学生读雾的五句话,一句句读,一句句体会。突然,杰克举手说:“我想把最后两句话连起来读。”孩子读得很好。我又追问道:“你为什么要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呢?”我又转向其他孩子:“杰克学习很主动,他提出了这个要求一定是有道理的。想一想,为什么连起来的是这两句?前三句为什么没有提出这样的想法呢?”

朴朴说:“因为这是一问一答的句子。有问当然得有答喽。”

杰克补充说:“这样读更能体现雾的淘气嘛。”

因为表扬了孩子的主动学习,后面的学习变得更积极更生动活泼了。这样,这节课中我设计的两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雾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河岸藏起来后的结果老师用浪线表示,而雾把自己藏起来的结果用括号表示?问题二:为什么把大海、船只、天空、太阳、河岸、街道、城市、房屋、桥梁写在一个句子中,而对行人和小黑猫却单独进行了描写?)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思考。尽管这是深入文字背后的问题,但学生们都能抢着发言,而且回答得一针见血。

课堂上,我很重视并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一种“场”,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知道,一旦学生投入其中,他的智慧就会超出他现有的年龄和已有的水平。那种“超水平”的发挥不是天方夜谭,因为我们,就是奇迹的缔造者。

我喜欢看见孩子们上课时发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满足的神情。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习,即便学生知识的掌握上有所欠缺,但心灵的感悟上一定是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的。

让学生心灵与文本共鸣,还要不断地让学生在主体体验中累积成功的愉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运用“内因启动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意向,并捕捉“闪光点”,启发“觉悟点”,诱导“迁移点”,抓住“巩固点”,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一次,我受邀参加“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香港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执教《麻雀》一课。

黑板上,一幅与实物大小相差无几的猎狗图着实让孩子们兴奋了好久,也引起了听课老师会心的微笑。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配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带着孩子们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是我所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看着孩子们渐露出的兴奋的眼神,我趁热打铁,出示了一幅直观简洁的框架图。

img1

“来,开口读一读,动手填一填,你能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学生们听明白了,虽然不习惯在课堂上开口读课文,但他们看得很认真。我看见有几名学生已经开始动手填框架图了,便走了过去。

“把你想写的写在这张卡片上,再贴到黑板上,好吗?”我小声地对一个男孩子说。……不一会儿,黑板上贴了五名学生填写的答案卡片。

通过讨论,我从黑板上取下了学生填写错误的一张卡片,又说:“这些答案都没有错。你觉得哪个更合适,就用哪个吧!”

接下来,手指着黑板上的三幅图和三角形表格,我说:“你能用简短的句子来概括三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猎狗看见麻雀掉在地上,想吃了它。老麻雀从树上飞了下来,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准备与猎狗展开一场搏斗。”一位小女孩回答,笑得很灿烂,但声音很轻。“说得好!这位小女孩是从猎狗开头说起的,谁能从其他两种动物开头,也来说一说?”我接着说。孩子是聪明的,他们马上领悟了,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可见,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氛围和条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发挥。

在一轮关于“老麻雀到底勇敢还是胆怯”的讨论之后,我戛然而止,指着大屏幕上那只逼真的老麻雀,让学生对着它说几句话。我的引语很简单,“假如这只麻雀就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我期待着看到举起的小手。学生们没有让我失望。稍稍有些迟疑,有些胆怯,但我分明听到了连贯的句子,听到了课文中对麻雀的基本描述,感受到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紧随其后的是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我认为,在语文课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进行语言的运用积累则显得更为重要。

在教学即将结束,大家都为麻雀脱险而松一口气的时候,我又一次指着屏幕上那一大一小的两只麻雀发问:“脱险后的它们,会说些什么呢?”显然这是符合孩子向往快乐结局的心理特征的,同时,又是对前一次表达训练的有益拓展。果然,学生兴趣高涨,课前的拘谨已一扫而光。他们自发地拥上讲台,以我为中心,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看着屏幕上的“主角”,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拍拍彼此,表示着亲昵,或是发挥想象,揣摩剧中“主角”的心理。最后,我找了一位高个子男孩合作,他居然和内地的孩子一样说:“妈妈,我为你骄傲。”听课的教师啧啧称赞,会场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在老师们的鼓舞下,孩子们更大胆了,于是又有了“伟大、自豪”以及“赶快练飞”等等一系列的话语。我忍不住把黑板上的教具图一一送给了表现出色的孩子们。看着一张张洋溢着成功喜悦的笑脸,我有着说不出的舒畅。我感到自己又一次尽力完成了语文教师的天职——教给孩子语言的智慧,让孩子热爱我们的文字,更好地表达文字。

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功,就要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顺应自然地陶冶其天性,细心呵护其原始好奇心,激发创造意识,点燃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

让学生心灵与文本共鸣,更需要个性化的教师通过文本的解读,设计个性化的教学,以真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富有个性,这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要求。被语言学家称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的语文教学,充斥着个性化学生个体与语文之间的内在交流,交流得是否深刻、生动和全面,能否映射出教学主体动人的个性色彩,取决于语文教师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处理文本。

一次,学校年级组内两个青年教师要进行汇报课的展示,特意安排《“从现在开始……”》的同课异构的尝试。陆老师音色好,整堂课的设计偏重于朗读指导;吴老师思路清晰,整堂课的设计注重理解。

同样的整体设计,呈现的效果自然不同。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学生首先关注的自然是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尤其是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物语言。陆老师以其生动有趣、夸张诙谐的示范朗读吸引了学生,吴老师则以极富儿童话的语言带领学生想象,引领学生感受人物、品味文字。虽然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但学生都在教师的带领下以自然的状态投入教学。

两位青年教师富有创造的、富有鲜明个性的设计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碰撞。知识的建构,价值观的确立,人格的发展,都必须在教师与学生的实践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实现。教师的激情和语言,引导生成了动态的师生交流环境。教师或热情洋溢地对学生竖起大拇指,或真诚自然地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或饱含深情地给予他亲切的微笑,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促进了目标的实现。

没有独立的个性,就体验不透生命的乐趣;没有与众不同的志趣,就不可能成为英才。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鲜明个性的教师,个性化的设计教学,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用心学习语文,真正与文本实现心灵的沟通。

三、在质疑中锻炼学生的语文智慧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而后不教”呢?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出路在哪里?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觉得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是一项可行的选择,即: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激疑、质疑、释疑”。

首先,激疑中很重要的部分是营造课堂民主氛围。这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尊重、引导、悦纳。无论是面对多大年龄的孩子,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具体反映在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上。

一次,执教《丁丁的研究报告》,在讨论“为了完成这份研究报告,丁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个问题时,小裴积极地举手。我请了他,谁料他的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丁丁为什么到图书馆去借书,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教室里鸦雀无声,因为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在“没事找事”。我刚想甩手请他坐下,谁知,他大喘气后接着说:“他完全可以直接到新华书店去买那两本借的书嘛。”

正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箐箐高举起了她的小手。这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她的思维常常与众不同——

“丁丁去图书馆借阅的书是要还的,可能丁丁不需要带回家仔细地看。而从新华书店买的那本《鲸的家族》是丁丁喜欢的,他想回家好好地看看。”

哈哈,多聪明的孩子。看看教材是怎么写的——

丁丁拉着妈妈去了少儿图书馆,借了两本有关蓝鲸的书,又拖着妈妈去新华书店。他左挑右选,买了本《鲸的家族》。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能从这段文字中看出什么?

——丁丁为什么要先去图书馆,后去新华书店?

——一个“拉”字,一个“拖”字,又能看出什么?

——“左挑右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左挑右选”?

——到图书馆为什么借了两本?去新华书店为什么买了本?

这些问题一股脑儿地涌上我的脑海,这就是语文课上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琢磨文字、推敲文字。

当然,在课堂上,我没有一一解决以上的问题,而是在学生的回答中,寻找能贴近这些问题的答案,顺势引导到以下结论:

丁丁先是去图书馆,因为那儿有许多的藏书。丁丁可以从众多的藏书中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做摘录,还可以选取对自己做研究报告有帮助的书籍,带回家做摘录。在新华书店里,丁丁选取了自己喜欢的书籍,买回家是为了细细欣赏,并珍藏着。“左挑右选”说明丁丁翻阅了许多的书籍,从中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

语文课的“味儿”就在这样的讨论中,渐渐地显露出来了。

教师走进课堂,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地将学生放在眼里,记在心上。若能像这堂课上,不避讳学生的问题,不放过学生的错误,不错过学生的火花,那也许还能扭转局势,化被动为主动,真正还语文课以“语文味”。

课堂也正是在这样的引导求知与容纳不同见解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于是,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变成了一种可能。最终,学生的问题意识将被一点点激发、强化,直至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其次,质疑部分则应充分考验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的把握能力。教师需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从零乱的问题中,发现学生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示规律,为学生的质疑问难引路。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小结提问的主要类型有:①课文内容中不懂的;②词、句意思不了解的;③用词、造句和标点不明白的。落实到具体课文中,我又根据文本的特点,挖掘其中的问题重点。

教学《八只小猫》时,我撇开常规思路,放弃重点词、句的讲解,而抓住了文中括号的运用,通过示范提问和解答,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实际上,质疑的主体不仅可以是学生,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成为质疑的主体。当然,教师质疑时必须依托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对学生语文学情的全局掌控,在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点上“启而不发”。

教材通常是最严谨而具备稳定性的。如今,虽说允许学生质疑教材是发展一种批判的精神,但教师本身带领学生一起质疑课文,且不仅仅局限在字词等一些小问题上,似乎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如果能够处理得当,就更让人琢磨一番了。

曾经欣赏了俞老师的一节语文随堂课,真的感触颇深,那种大胆与率性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学得像的。这是一堂语文试验教材四年级上的《明月和清风》,应该说这类文章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些难度的。它类似于散文体的小小说,作者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借月亮叙述了一位男孩在即将离开香港时,渴望与对窗女孩建立纯真友谊。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拟人的手法,借月亮引出了小男孩写给小女孩的一封信。第二部分便是书信的全文,信中小男孩回忆了女孩的三件事:搬进来的第一晚,男孩看见对窗女孩读书至深夜;星期天,小女孩帮妈妈晾晒衣服;男孩乘巴士车钱不够,女孩替男孩付了车费。第三部分又采用拟人手法写月亮请好朋友清风帮忙传递这封信,清风将信吹入对面的窗户。

这样一篇结构与风格完全不同于其他的美文,该如何教学?备课时很是愁闷,正好比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美味摆在面前,却不知如何下手……

小俞老师在理清了人物关系、理解了关键词语之后,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共同剖析了课文,让听者眼前一亮,回味无穷……

<课堂实例回放>

师:读读信的内容,你们觉得真实吗?

(生一愣,继而明白了,低头开始读文章。数分钟后……)

生:我觉得不可能,明天就要离港,今天却还不知道对窗女孩的名字。

生:不认识别人,怎么会帮他付车钱?

(学生开始小声议论,大多是反驳前一位同学的质疑内容。)

师:素不相识却伸出援助之手,说明这是一个——

生:善良的女孩。

生:助人为乐的女孩。

生:既然很想跟女孩谈话,怎么可能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生:不知道名字是可能的,不知道地址就不可能了。

师:为什么?

生:文中说住在自家对面,这完全可以找得到啊!

(学生又一次开始小声议论,这回是赞同质疑内容的占多数。)

师:今天暂且不去议论大家所质疑的信件的内容,我们只要明白:情节可以虚构,但有一样东西却是真实的。那就是——

生(恍然大悟):人物的情感。

生:对小女孩的感谢。

生:对香港的留恋。

……

课后,还沉浸在激动情绪中的我拉住了小俞,问她如何会想到从信的真实度上去设计提问。谁料,她不假思索地说:“我真的觉得信的内容太不真实了,怎么想就怎么问喽。”我笑了。常常说,语文课堂应该以情激情,自然,没有感情的教师是可怕的。然而教学又是含蓄的,教师若能有选择地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呵护学生的行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这堂课,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处于主动思考的情境,在鼓励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中,大胆地抒发了内心的感悟、阐明了不同的见解,他们的学习是“自由”的,有“深度”的。

但说实话,当时的我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她:质疑教材还是要小心为之的。

而小俞仅仅只是率性而为吗?再次与她交谈。她的另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是仅仅读懂一个个故事?仅仅认识字词句段吗?”那小俞在这里质疑教材,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些什么呢?回顾老师在“挑动”起学生对文本可信度的质问后,忽然来的急刹车,不难看出那是要点出一些文学的意味,是让孩子们感受“文为情所托,意为性所依”吧!

再次,就是释疑。如果说激疑、质疑两点还是可以在课前积极准备的话,那释疑部分的不可控制因素就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了。因为当几十个学生的头脑积极运转,思维火花不停碰撞时,课堂朝哪个方向发展,教师一个人如何驾驭,的确很难处理。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尝试与摸索,我逐步总结出大致的解决路径,这就是:面对“学生的心里有点儿明白,但又解释不清”的问题时,教师要努力抓住已知,通过语言暗示、实践体会等灵活精当的点拨,使学生疑云顿消,并自然生成其学习成就感。

第十册教材中《唯一的听众》是一篇内容较长、主题鲜明的课文。课文写了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装作双耳失聪,每天清晨在树林里独自听“我”拉琴,从而使“我”不仅琴艺大有长进,而且心灵受到了洗涤。

课文的第一节写了因为“我”琴拉得不好,感到沮丧和灰心,只好一个人到林子里拉琴。在初读第一节之后,我请学生概括段意,学生都能抓住基本要素将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随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请看第一节,还有哪些内容是文章中有的,但是,我们在概括段意时没有加入进去的。想一想,这些内容可否省略?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

(1) 作者具体描写了“我”拉小提琴的声音像锯桌腿,这个描写说明“我”的拉琴声实在难听,对他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也为后文的躲到小树林里打下伏笔。

(2) 第1句写父亲和妹妹觉得“我”在音乐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白痴,让人感觉:作者的音乐弹奏实在是糟糕。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明白了,家人是最宽容的。然而此时,家人都不能忍受,看来这个演奏实在不堪入耳。教师追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顿悟。一是为了表现作者对音乐的执着;二是为了与后文出现的这位“唯一的听众”的表现和态度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她的宽容和忍耐。

上述的例子中,学生通过初读能够概括出第一小节的大意,可算“已知”;但与大意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可算是“心里有点儿明白,但又解释不清”的问题。我设计的“此部分可否省略”的提问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可算“点拨”。这样,学生再次仔细研读文本,就找出了伏笔的作用和对比的作用,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提升了阅读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