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动力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动力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求知欲望是学习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动物实验:让猿猴解决用竹竿取食物的问题。当猿猴挨饿不到6小时时,它用竹竿取食物的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常常因为其他干扰而中断动作,不能获得成功;而当猿猴真正感到饿了的时候,由于内驱力的推动作用,它在用竹竿获取食物时注意力集中,行为灵活,从而迅速获得成功。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动力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踢易拉罐玩,声响很大,吵得老人休息不好。

于是,老人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0美分,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在这里玩,给我带来了欢乐。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继续踢易拉罐。老人再次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0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起来,“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很快散了。

后来,那些孩子再也没来。

这个故事在问:你究竟是为谁而“玩”?现在要问问你究竟是在为啥而学,你清楚吗?

一个人是否积极学习,为什么学习,乐意学什么,学得怎么样,都跟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

动机是学习不断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有了强烈的动机,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条件,都能集中注意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动机和学习是辩证的关系,学习能产生动机,动机又能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当你缺乏学习的动机时,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认为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而如果你怀着明确的动机去学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智力、动机和勤奋。用公式表示即是学习成绩=智力×动机×勤奋。在许多情况下,动机对学习成绩起着决定性影响。那么,动机是如何影响学习成绩的呢?

1.学习动机引发学习行为

众所周知,求知欲望是学习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当求知需要处于静止状态时,它还不能导致学习活动的产生,只有当求知需要活跃起来,成为动机时,才能引发学习行为。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虽有补充食物的需要,但是如果没有觅食的动机,仍不会有觅食的行为。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动物实验:让猿猴解决用竹竿取食物的问题。当猿猴挨饿不到6小时时,它用竹竿取食物的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常常因为其他干扰而中断动作,不能获得成功;而当猿猴真正感到饿了的时候,由于内驱力的推动作用,它在用竹竿获取食物时注意力集中,行为灵活,从而迅速获得成功。

这个实验给出的启示是:任何学习行为都是由学习动机直接引发的。

2.学习动机可调节学习的强度

动机对学习强度的调节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动机强烈时,学习强度大,热情高、干劲足。动机不强时,学习强度就小,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第二,学习目标一经确定,学习动机便成为支配学习行为的力量。只要目标不改变,动机始终都维护着学习行为的顺利进行。第三,当学习者认为学习目标对自己失去意义时,其学习动机便消失,这时,其学习行为也将立即终止。

3.学习动机指引学习活动朝着一定方向进行

学习动机不仅引发学习行为,它还指导行为的方向。譬如,某一人继续追逐儿时就有的当作家的理想,那他的活动就朝着这一方向进行。他将阅读大量中外著作,研究其写作方法与技巧;一般人看电影、电视只作娱乐,而他却在研究其题材布局、语言运用以及形象塑造等;他还经常练笔、投稿,等等。总之,他的一切活动都沿着作家之路进行。

学习行为对动机也有它的反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是说持续的学习可以强化动机,也就是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的动机有关。比如,上例中立志当作家的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练笔的小作发表,受到好评,那就会加强他继续作家之路的信心和决心,但如果屡遭退稿,那么他可能就会觉得当作家只能是个白日梦,从而放弃。

优等生一般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动机在目标的指引和对自己的认识下变得明确而强烈,同时,优等生还依靠学习情况不断地反馈刺激学习动机,让自己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激起上进心,及时改正学习中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