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等一下,得到的会更多

再等一下,得到的会更多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等待,就可以攒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待有时候会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比原先预计更大的满足。谈恋爱的时候等对方告白,应聘的时候等着比较好的公司通知录用,抽奖结果也需要等待公布得奖结果。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说明能等待的人未来成功的几率比较高。

再等一下,得到的会更多

其实在剧情当中,我们可以了解父亲百味杂陈的心情。爸爸也想给儿子买一个像样的玩具让儿子开心,但是迫于现实条件的不足,只能更努力地赚钱、攒钱帮儿子买新玩具,但儿子急着想要在学校证明自己在同学之间的价值,没有办法等待,甚至因此而不能体谅爸爸工作的辛苦,差一点在爸爸出意外的时候酿成遗憾。

有的父母在孩子吵着要买新玩具时,都会买给他,结果每个玩具孩子只玩几分钟,下次又要买别的新玩具;孩子外出过马路时横冲直撞或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想要某样东西时,必须立刻给他,不然就大哭、大闹,这些都是经常在公共场合上演的情节。

能等待,有时候是一种美德。能等待,就可以攒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待有时候会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比原先预计更大的满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也需要“等待”。谈恋爱的时候等对方告白,应聘的时候等着比较好的公司通知录用,抽奖结果也需要等待公布得奖结果。

有一年朋友参加公司举办的年终聚餐,照惯例年终聚餐的最高潮就是公司的年终抽奖活动,那时候大家屏气凝神,祈祷着自己可以抽到喜欢的奖品,结果那时候朋友自以为外财运不好,想说连前面的小奖都没他的份儿,大概是没什么机会了,于是看看时间差不多就先离开,结果其他同事后来告诉他,其实在抽最后一个大奖的时候,喊出来的是他的号码!他和最大奖擦肩而过。下一次年终聚餐他等到最后,却反而没有抽到任何奖项,这件事成了大家的娱乐话题。

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说明能等待的人未来成功的几率比较高。美国斯坦福大学针对600位4岁儿童,观察儿童能不能“延迟享乐”(delayed gratification),并追踪到孩子长大之后的影响。每一位参加实验的幼童都被引导到一间房间里,一次一个人。然后有一位大人进来,在孩子的面前放了一块棉花糖,她对孩子说她有事要离开15分钟,如果她不在的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没有把棉花糖吃掉,等她回来之后,她将会再给孩子另外一块棉花糖当作奖赏。接受实验的孩子只要能忍受15分钟不去吃放在房间的棉花糖,时间一过将有2倍的获利。

可是对4岁小孩来说,15分钟是很漫长的,而且旁边又没有人提醒他别吃糖,所以眼前那块棉花糖,对每一位接受实验的儿童而言,变成极大的诱惑而难以抗拒不去吃它。

观察结果发现,有的小孩一开始忍住不去吃糖,但过不了几分钟,就伸手将棉花糖拿来吃掉。有的小孩在经过几分钟忍耐之后,实在抵挡不了棉花糖的魅力,几次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告诉自己为了奖赏、现在不可以吃。有的孩子则不看棉花糖以抵挡诱惑,有的喃喃自语以转移注意力,最后成功地没有吃掉棉花糖。有的小孩则正眼看着棉花糖,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去偷偷舔糖,直至实验结束。

能够忍着不去吃糖的孩子就是属于延迟享乐型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追踪结果发现,他们的SAT(相当于美国的大学高考)成绩比同龄其他实验对象的较高,同时也比较能重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擅长处理压力,比其他小孩的成就高出很多。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培养“延迟享乐”的性格,有助于在日后的学习上能先苦后乐。

其实我们在小时候,就可以隐约领略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利益带来的麻烦。例如,幼儿园的一群孩子在玩游戏时,每个人轮流玩10分钟,但如果孩子可以等到最后,那就可以玩更长时间。吃蛋糕时不把甜甜的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他会觉得这蛋糕好吃。

带孩子吃饭的时候,孩子都怎么夹菜的?以我来说,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先把比较不好吃的菜先吃掉,等米饭都吃完了,我才开始享受自己最喜欢的菜肴,这样就会觉得每一顿饭都很美味。有一次我把这个经验分享给孩子们,发现会挑食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先把喜欢的菜吃掉,而不挑食的孩子则大部分和我一样,一定会留着最后再吃喜欢的菜。功课表现比较好的孩子,也都是把喜欢吃的菜留到最后再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