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望子成龙与急功近利

望子成龙与急功近利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学习去”是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同时也是小学生们相当反感的一句话。根据经验,父母们明明知道毫无效果,可还是动不动就没完没了地冲着孩子大声嚷嚷:“学习去,学习去!”若孩子果真能坚持20分钟,家长就要马上履约,不仅让他吃点心,还要进行大力表扬。这样做非常重要。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望子成才”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眷眷之心。

“天才”、“神童”的迷信

不少家长都从一两次的早期经验出发,认定孩子是“天才”、“神童”,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于是加给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强化训练,希望由此挖掘孩子的天赋,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梦想。

平时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本来就够人受的了,可假期也不放过,读书真变成了受罪。当然,这里面存在着个人能力有差别的问题。同样的作业,对有的孩子来讲可能并非什么难事,量也不算多;可对有的孩子或许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我认为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有一种机制,使学生能够同 任课 老师协商,当作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可以让老师相应地减少作业量。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 老师布置作业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作业量过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工作特别热心的老师,他们特别希望学生能通过做作业多学一点儿东西,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可大多情况下,这种热情都有点过头;有 时候 老师也会单独给功课较差的某一个孩子留作业;还有一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那就是把作业作为一种惩罚的游戏留给学生去做。我们应该了 解清楚 老师布置作业的意图何在,然后共同来采取对策。如果孩子对作业不堪忍受、甚至想因此去死的话,那作业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毫无价值可言。

许多孩子觉得光在学校学习还不够,还要去上课外补习班,那么完成大量作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准备中学的升学考试,有些老师也跟着学生一起用功。然而,苦学习失去了乐趣,只剩下痛苦,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有一个学校对小学生以“你不希望父母做什么”为题进行问卷调查时,不论何时何地,回答“不希望他们说‘学习、学习’”者的人数,都排在前几名。可见,“学习去”是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同时也是小学生们相当反感的一句话。

埋怨或者警告,如果只是说说而已的话,毫无意义。只有去履行它,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根据经验,父母们明明知道毫无效果,可还是动不动就没完没了地冲着孩子大声嚷嚷:“学习去,学习去!”自己倒是释然,觉得反正“该说的都说了”,可是产生不了任何实际效果。孩子的确有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面。父母让他去学习,他反而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学习,我才不愿意呢!”“学习,难道是做给你看的吗?”

与其如此,倒不如保持沉默,考虑用其他途径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我们知道,电视剧每播15分钟就有广告片,而且动画片每一集播放的时间也大多是1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从心理上看15分钟的时间是许多孩子精力能够集中的最大限度。在这一心理作用下,许多孩子在书桌前坐上15分钟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到了小学四年级如果仍旧是这样,每次只能坚持15分钟,就显得太短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坚持一会儿,可是强行逼迫他们坐在书桌前的话,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宜操之过急。比如一开始可以延长到20分钟,然后再延长到25分钟。以此类推。对现在只能坚持15分钟的孩子,可对他说:“能坚持20分钟,就让你吃点心”,来点物质奖励。然后用闹钟或者计时器设定好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约好:“表一响就吃点心。”若孩子果真能坚持20分钟,家长就要马上履约,不仅让他吃点心,还要进行大力表扬。第二天,就可以让孩子向25分钟的时间发起挑战。如果能如此慢慢将时间延长下去,那么一二年过去以后,孩子或许就能坚持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中途变换学习内容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一直坚持做同样事情,就是连成人也会感到无聊。不妨先让孩子学习10分钟左右,然后给他换成别的功课。通过改换学习内容,能起到一个转换情绪的目的。大人有时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一个小时左右以后,效率往往就会低下来,这时走出书房或踱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去冲一个淋浴,放松一下自己,立刻就会觉得十分惬意,精神也会为之大振。当然,这时走出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散散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孩子同样需要调整情绪、换换脑子。过去家长常常打发正在学习的孩子出去买东西或者让孩子帮着干农活。孩子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也并不比现在的学生差。这种随时随地的适当的情绪调整,使得过去的孩子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让孩子从自己学得最好的功课做起。这就如同体育比赛中的助跑,助跑是为了跳得更远、更高。成人也一样,当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没有干劲,磨磨蹭蹭地白白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结果就不一样了,工作能马上完成得井井有条。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可先让他们做自己最拿手的,当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就趁势转向其他的功课。这样做,孩子就不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了。

定期考试,成了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许多学生由于压力过大而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者被某种自卑感所困扰着。这种情绪,会降低学习效率,严重影响学习精力的集中。

这是由于,当考试临近时,孩子的大脑已经完全被考试的事情占据。缓解这种紧张状态的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想些与考试毫不沾边的事情,分散和转移其注意力。可以找一些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同他聊聊,比如:“考试完了,带你去吃牛排”,或者“天气转暖后去旅行吧,你想去哪儿”?

这就像在即将胀破的气球上捅一个洞,释放出一部分空气。让孩子想像、描述一下考试完以后的轻松、愉快的生活,也特别有效。有了越来越多的快乐的憧憬和幻想,焦躁不安的情绪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这种谈话应尽可能地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比如吃饭时或者喝咖啡休息时。窍门就是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若是定期考试,还会有一定的轻松余地。而升学考试就大不一样了,强烈的紧张和不安会一起向考生袭来。这时若家长不能保持沉着,而完全以考试为中心的话,全家就会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之中。这种紧张气氛反过来又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和不安。

不要把考生当特殊的人来对待,应在他面前表现得同往常一样轻松自如,并且告诉他:“不论是考上,还是考不上,我都不太在意。”这样做非常重要。在考试面前乱了阵脚的考生往往过分重视考试,把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他们有些人眼里,考砸了就好像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为了舒缓这种紧张气氛,周围的人应尽量避而不谈与考试有关的话题,或者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对考生说:“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望子成才”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眷眷之心。

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望子成才。有的家长把望子成才变成“令子成才”、“逼子成才”。按理说,望子成才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在此前提下,对孩子加以诱导、劝说、帮助、鼓励、监督,这才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可是有的家长不顾任何条件瞎指挥,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颇似皇帝下圣旨,家长说了不办不行,办不好就逼。

由于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反抗力,不管心里多么不乐意,表面上也不敢不顺从。虽然孩子会发点小脾气,但真正反抗父母的安排是不大容易做到的。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家长的“战略部署”一条一条实现得很顺利。家长先是喜在心头,接着是头脑发热,认为自己的伟大计划一定能实现。殊不知孩子已经反感透了,而且正聚积着反抗的力量,一旦长大一点,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可能出现“儿大不由爷”的现象,公开与家长顶撞、冲突。所以,家长应学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素质情况,不要盲目地把上大学作为惟一的目标,而应恰当地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1.充分认识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危害性

现在,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某些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在平时,有意无意以“用功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些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就挤入这样一条狭窄的艰难之路: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超过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健康。在高期望值的驱使下,家长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会严重失衡,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就什么都好。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孩子只要学习好,要什么给什么,极端娇宠。并且,盲目给孩子加“小灶”,认为玩就是浪费时间,因而给孩子出很多题,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某地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平时功课是很不错的。但在家长高期望值驱使下,心理压力过大,总认为自己不行,怕考不上重点中学,终日惶惶不安,极度紧张,后来竟悬梁自尽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家长,当然最后吞食这个恶果的也是家长。

2.家长不应按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家长愿意让孩子深造成为高级人才是好现象,但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孩子确定过高的期望值,更不能匆忙地、超前地为孩子做“定向”包办,为孩子选择发展方向。过早地为孩子确定发展方向,不但是主观主义,而且说明家长对孩子缺乏信心。与其说是望子成龙心切,不如说是怕子成虫的表现罢了。

从孩子很小时就为其发展定向,这很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强迫孩子去做甚至超负荷地去做孩子毫无兴趣的事情,就如同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孩子本来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却因为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育方式而被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杰出的人才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他的才能和特长并因势利导,或者成功地将自己的兴趣影响并最终转化为孩子的兴趣,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培养才能,避免孩子在将来一无所长。

3.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必须承认,由于人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不同,以及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限性。若家长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地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将是有害的。因此,家长在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决不要和别人的孩子随意攀比。如果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但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孩子本应有的生活乐趣;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健康。如果期望值过低、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家长 应根据 老师的建议,必要时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并合理接受孩子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4.家长应有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有的家长认为,如果我获得良好的教育,一定会成为知名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这种假设虽有一定道理,但很多的杰出人才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中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孩子不一定将来会成为杰出的人才。成才应该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和自愿地发挥其特长,才能使子女成才;违背孩子的兴趣,苛求其成才,孩子就很难成才。例如,有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听到音乐时就不哭闹,家长就认为孩子有音乐天赋,将来可能成为音乐家,就不惜投巨资让孩子学电子琴、学钢琴。这种教育,不知摧残了多少儿童,造成了多少悲剧。而现在有数不清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是束缚了人才发展的有害教育,仍在那里重蹈覆辙,并呈现出日甚一日的趋势,这不能不令全社会深深忧虑。

当前,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几乎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症候。这是由于家长们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致,也是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也许会这样想:你们家长都不是“龙”,为什么非要让我成“龙”?既然成“龙”光荣,你们自己为何不力争这光荣?因此,望子成龙最切实的途径是家长自己立志成才。孩子看见父母腾飞的英姿,自然跃跃欲试。事实上,无论家长是否是“龙”、也无论家长是否真切地期望孩子成“龙”。最终成“龙”者毕竟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正确的态度无疑应当是引导孩子、鼓励孩子,为他的发展创造尽量好的条件。只要家长尽到了养育的责任,也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过于挑剔孩子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经带着复杂的心情给儿子写下这样一段话。

儿子,我对你太横戾了。当你穿衣服上学时,我责骂你,因为你没洗脸,只是用毛巾随便擦了一下。为了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又斥责你。当你把东西随便扔在地上,我又生气地喝斥你。

吃早饭时,我又挑你的毛病。你把东西洒在桌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的面包涂了太厚的黄油。当你去玩,我去赶火车的时候,你转过身来,摆着你的手说:“爸爸,再见!”而我却皱起眉头来回答说:“挺起胸来,两肩向后张!”然后,下午又是如此。当我走回来,看到你跪在地上玩弹时,长裤子破了好几个洞。我押着你走在我前面,和我一起回家,使你在朋友面前丢脸。裤子很贵的——如果你自己花钱去买,你就会小心了!儿子,你想,这竟是做父亲的所说的话!你还记不记得,过后当我在书房里阅文件,你走进来的样子怯怯缩缩的,眼中带着委屈。我抬头看到你,对于你的干扰,觉得非常的不耐烦,而你在门口犹豫着。“你要干什么?”我大声责问着。

你什么也没说,只是很快地跑了过来,抱着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而你的小胳膊,带着藏在你心中所给予的热情,紧紧地搂着我,而这种热情,即使没有受到注意,也不会枯萎。然后你就走开了,蹬蹬蹬地上楼去了。

儿子,就在你走开之后,我手中的文件掉了下去,全身浸在一种非常难过的恐惧中,我怎么被这种习惯弄成这样子?那种挑毛病和申斥你的习惯——竟然当你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给你的期望太高了。我是以我的这种年龄的尺度来衡量你。当你疲倦地蜷缩在你的小床里,我看出你还是一个小婴儿,就好像昨天还在母亲的臂弯里。我对你的要求真是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应当说戴尔·卡耐基的儿子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就在他遇到的是一位尽管不十分完美,但能随时检查自己、体味自己与儿子的情感交流的父亲。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由于期望过高而操之过急。他们想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一个,因而发现孩子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则缺乏耐心,总想一夜之间就能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不妨赠上一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格、品性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种能力的训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要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把握一个尺度、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家长们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孩子,要看到孩子今天的确比昨天有进步;或者说今年比去年有进步,要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可能把很多事情一下子都做好。那么家长们能不能不要求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呢?能不能在一个阶段内只要求他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一个方面呢?如果你在一个时间同时要求他做好所有的事,那么你不仅会失望,而且会养成挑剔孩子的坏习惯,那么就会如上面卡耐基所体验到的一样,你不仅会伤害孩子,而且也将深深地伤害你对孩子那深深的感情。那样的话,体验到痛苦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你自己。家长朋友们是不是应该建立起这样的观念: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任何急躁情绪和缺乏耐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弄巧成拙。过多的挑剔孩子会使孩子茫然无措,会感到自己很笨,觉得自己举手投足都是错。这样会增长孩子的自卑感,使他失去自信心,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他弄坏东西,他忘记交待的事情,他没有时间观念,他一塌糊涂,不正是因为他这些幼稚的表现才显得更加可爱,也才更加需要您的引导、您的关怀和您的爱护吗?家长朋友们,千万别养成挑剔孩子的坏毛病。

过于看重孩子的分数

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许多 老师在一些比较重要的练习或期中、期末考试后,总要孩子把卷子带回家让家长过目。有的老师还写上名次,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班内这次考试中的水平。试卷的分数能反映孩子的一部分学习情况,但并不是衡量孩子学习的绝对标准。卷子让家长看一下,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 老师的教学动态。许多家长十分了解教师的意图,既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也不为难没得高分的孩子,而是认真帮助孩子分析丢分的原因,甚至有的还分析了自己家教的欠缺。

但是,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指望孩子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最好能考上个名牌大学,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家长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比什么都看重,有的孩子考试的分数因没达到家长的要求而常遭毒打。

一个不满10岁的青海男孩夏斐,尽管他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是一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但是他的母亲仍因他考试的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经常打骂他。夏斐最后竟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活活打死。这个悲剧令人震惊。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竟成了分数至上的牺牲品。

一般来说,分数能反映孩子的一些学习情况,家长关心孩子的分数也是应该的。但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用心良苦,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逼着孩子去争高分,殊不知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

首先,过分看中分数,导致孩子惧怕考试。有的孩子平时学习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就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而家长并不注意这一点,一味地在考前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次,过分看重分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小学里的孩子,都是天真纯洁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是学习差的孩子,他内心深处也有争第一的愿望。有时,孩子偶尔得低分,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辱骂一番,重则毒打一顿,会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很容易使孩子自暴自弃,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反感。一个即便是很聪明、学习也很用功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可能都是一百分。把分数看得至高无上的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总是要求好了还要更好,希望都是满分,事实上这又是不可能做到的。

再次,过分看中分数,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小学生的认识很直观。没有完全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不知道家长注重分数是要他好好学习,出发点是好的,是爱他的。他只知道自己没有得到满分,被家长训斥、打骂了;而得了满分,受到家长的表扬、奖励,他也不会认为家长这是喜欢他,而是喜欢高分。家长与孩子间的纯真感情被这分数离间了。

因此,对待孩子的学习,过于注重分数有很大坏处。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学习质量的全部,考卷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家长应体谅一下那些因为分数不好而愁容满面的孩子,使孩子不要成为分数的奴隶。

过于注重分数自是不对。然而,考试和测验是检查孩子学习成绩的手段,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考试和测验成绩的好坏反映了孩子的学习水平。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呢?

第一,联系考题的实际内容来认识考试成绩。一般说来,分数的高低同考题的难易、孩子的基础、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从考题的难易上讲,考题的难度较大,取得高分就不容易;考题的难度小,取得高分就容易些。如果不考虑考题内容,规定孩子都要考在95分以上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应付统考,平时出题往往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学生考及格就不错了。“水涨船高”,题简单得高分;题难,得60分就了不起,50分就能属于中等。

第二,应该将分数放在比较中认识。孤立的一个考试分数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要看孩子的分数在班级内的位置。学校的类别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分数的标准也就不相同。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得满分是常事,五、六年级得满分就很困难了。所以,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孩子的真实情况。

第三,要联系孩子的基础。一次考试分数中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基本技能等。做家长的要从孩子原有的基础出发,判定孩子进步与否,同时找出问题的症结,加以指导帮助。孩子知识基础比较薄,想让他大幅度提高成绩也是不可能的,应该是一点一点地进步。有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差生,考题出得浅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得高分或满分。尽管孩子考试分数显著提高,但还不是他的学习有明显进步,这应引起家长注意。

第四,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既要重视分数,而又不唯分数。孩子的学习主要从学习成绩上反映出来,但并不是说分数决定一切,分数高不能说明孩子就聪明。思想品德、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等在分数中是无法体现的。知识毕竟不是能力。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巨匠,例如达尔文、爱迪生等,在童年时代,甚至到中学时代学习成绩都不很出众。但他们后来都成了闻名于世的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这些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因此,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要教育孩子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积极鼓励孩子更多地掌握知识。当孩子得到好成绩时,家长不要过分夸耀、以免孩子滋长傲气,对学习产生惰性。如果孩子的成绩由于某种原因下降时,家长不要大动肝火,打骂一通,应耐心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提醒孩子今后注意,争取下一次考得好一些。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家长必须引起注意,及时与教师联系,适当加强学习辅导。如果孩子学习一直较差,家长则应严格要求,热情辅导,鼓励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设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要孩子在学习上有一点进步,家长就应予以表扬,强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持续提高的。

总之,家长要记住,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成绩好坏、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分数低,并不完全说明孩子愚笨,将来没有出息。

不恰当的特长教育

当我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旋律时,当我们被运动员那激动人心的拼搏感染时,当我们置身于美术作品创造的意境时,当我们为又一项新技术的发明而发出感慨时,谁不为那些创造了奇迹的骄子折服?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呢?的确,培养孩子成才,不仅是家长的愿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我们国家的未来就大有希望。但是,培养孩子成才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也绝非仅凭家长的主观愿望就能达到的。

例如,有的家长节衣缩食,用多年的积蓄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音乐家。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诲,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夜以继日地弹唱,真是煞费苦心。可是事与愿违,孩子根本不爱好音乐,却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长的愿望与孩子的兴趣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矛盾,而且达到了很难调和的程度。家长下达数不清的繁琐条规和禁令,频繁地严厉教诲和恶语相骂,有时甚至伴以冷酷的拳头和棍棒。结果本应和睦与宁静的家庭生活,却因此不得安宁,这是极不值得的。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特长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赶时髦

在我们国家,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选择培养孩子的特长之路,也应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然而,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特长道路的宗旨是“金钱”和“名气”,即哪一行赚钱多,哪一行有名气就选择哪一行。例如,开始是书法、绘画很受家长们的重视。后来,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受到举国上下的赞扬。尤其是现在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的进程加快,球市火爆,许多家长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运动员,能参加国际比赛。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训练,或送去业余学校。还有的家长发现流行歌曲风靡全国,看到当歌手能赚大钱、出风头,生活又很舒服,于是又一齐转向学音乐风潮。就这样,一会儿涌向这,一会儿涌向那,不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可能,唯浪头是赶,唯潮流是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但这方面不成才,而且可能误了其它方面的特长。

2.培养特长的路要宽

俗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干哪一行,只要能深入钻研,都能做出成绩,都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关键是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

人的智力才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强点与弱点,假如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就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上几乎无废人,就看能否选准其最佳特长的优势。因此,家长要在孩子成长道路的起点帮助其选准特长最佳点,千万别埋没孩子的特长优势,这对孩子将来能否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的思想里只有文艺、体育行业,眼光的确有些狭隘。若家长拿不准孩子的潜力是什么,不妨请求心理学家帮助鉴定一下。他们的建议或许有积极作用。

3.尊重孩子的意愿

培养孩子的什么特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强拧的瓜不甜”。如果置孩子的爱好、特长于不顾,一味强人就己,势必影响孩子的成长。尽管家长与孩子关系密切,孩子的爱好、特长受到家长的影响,比如有音乐世家、文学世家、医学世家等。但是必须看到,社会影响总要大于家庭影响,尤其是现在,孩子很小就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习惯了集体生活,加上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影响,保育员、教师的引导,孩子的视野更广阔,知识面更宽,因而兴趣、爱好也更广泛。作为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块驰骋的天地,让孩子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内充分发挥才能,决不可越俎代庖。那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会使他的智慧幼芽刚一出土就遭到破坏,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孩子年幼,在兴趣、爱好、特长还未形成的时候,家长应给予指导,但不必过早为孩子定向,可以先培养他广泛的兴趣。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学好各门功课。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德、智、体、美、劳都要重视,不能有所偏废,否则对进一步发展特长极为不利。其次,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兴趣小组,诸如编织、电子、绘画、音乐、航空航海模型等小组,并从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中仔细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进行定向培养。

4.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昔日的“淘气包”、“低能儿”会变成今日的能工巧匠、各路英才。他们的贡献和成绩,就连那些当年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好学生”都感到吃惊和惭愧。因此,家长应公平地对待孩子,尤其是要正确对待自己“不争气””的孩子,既不可施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也不可放弃信心而让其放任自流,而要善于发现,顺其自然,诱导孩子成才。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自己的特长,关键在于发现它。钢琴前的笨蛋也许是画布前专心操作的小学徒,数学课上的迟钝者也许是手工方面的小能人……因此,发现了每个孩子的特长,就不必仿照攀比,非要把他培养成音乐家、科学家不可。

5.善于引导孩子的特长

发现孩子特长仅仅是开始,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一旦确认了孩子某方面的特长,就应引导他将特长发挥出来,并制定长远规划,一步一步提高,使其不断发展。

家长要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孩子的特长,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有一个孩子,大大咧咧,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却整天要纸要笔画画。犯了错误后被打骂、批评都不在乎,但要说不让他画画就会很伤心地哭起来。家长根据他的兴趣和特长,让他进了绘画班。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他的绘画果然有所长进。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地引导、培养孩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中国人习惯于随大流,干什么事情都是一边倒、一窝蜂。别人的孩子请家教,自己也请,别人的孩子上特长班,咱也不能示弱。别人的孩子都考大学,自己的孩子不考就觉得自己无能,没有面子,于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孩子自己虽不愿意也要硬着头皮上。也因此,多少本可以在其他方面成才的优秀孩子都被湮没在应试教育的海洋里。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很强的个性,而个性恰正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一个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干什么都随大流的人是很难成为优秀人才的。

在父母的眼里,成才的途径只有读书,一些人甚至把上大学与成才之间划了等号。即使一些家长心里也认为孩子不上大学也能成才,但也不觉得那么理直气壮,似乎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学总比别人缺点什么。应该看到,目前的教育实际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英才教育,也是失败教育。据调查有95%的中小学生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大学,但是,国情决定了只能有5%的同龄人能上大学,那么大多数孩子就成了“失败者”。所以,做家长的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说到底,父母的愿望不过是让孩子有出息,成为有用之才。在塑造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应培养孩子的个性。因为在一个强调个性的时代,个性代表突破力、创新力、竞争力。如果孩子有很强的成才愿望,但不愿意考大学,而是愿意从事另外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家长的应理智考虑后,也应积极鼓励孩子。

成才的路有无数条,何必非要走考大学这条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个行当、哪个岗位都可以做出成绩,都可以成功,不能片面地把能否考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惟一标准。许多名人并不是考上大学后成为名人的,一些人根本没有上过大学,同样可以成为国家、民族的功臣,社会的栋梁。韩寒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位人才。爱迪生没有读过大学,但他一生发明了上千种事物,没有人不承认他是一个人才。上了大学不见得就等于成才,应该说,上大学只是途径之一,并不是目标,最后的成功才是目标,所以,不应把上大学作为孩子追求的惟一目标。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是过时的。孩子能够上大学自然是好事,但重要的还是应该因材施教。你的孩子也许更适合当一名厨师,若硬逼着他考大学未必对他有好处,也许他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败下阵来,就扼杀了一位烹饪大师。成功的事例证明,“幸运”不是靠学历,而是靠百分之百的努力和发挥自我能力取得的。高考时的落榜生当上了总经理,曾经是同学的学士、硕士却当起了助理,这样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

1997年,初中开始实行分流,只有30%的初中生可以升入高中,其余则流向中专、各类职业学校等。这一政策的出台,学生、家长、老师反应不同。一些学习不是非常理想的孩子的家长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孩子不能上高中,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没有出路。而这些孩子对此并不太反感,在记者的调查中,有相当数量的初中学生表示自己将放弃报考高中而直接报考职业高中。应该说,实现初中生分流,就是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强制性措施,老师、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德国的教育制度中,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了,学生一到10岁就必须决定自己将来的就职方向。西柏林设有中学毕业的就职班、高中毕业的学校、报考大学的学校,三种学校可以任意选择一种。目前,我国的社会风气是鼓励孩子一心追求考大学。热心学问当然是好事,但是,对选择其他道路的孩子也不能另眼看待。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愿望和兴趣上职业学校。

当今中国的市场化经济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初中生不应把考重点、上名牌学校作为惟一的愿望,家长们也应让孩子有充分的选择的机会。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专业和个人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以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也能得到激发,其个性也随之释放出来。许多国家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学校不鼓励为获得高分而拼命学习,他们认为过重的负担和压力抑制孩子的活跃的思维,把他们的创造情绪禁锢起来以致消灭,对孩子的身体也没有好处。在没有外界压力时,孩子们脑子里原本丰富多彩的思绪就会变成掌握知识的催化剂。

孩子能否成才,能否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光用是否考得上大学为标准。

有这样兄弟两个。哥哥从小学起就一直是优秀生,后来终于考上了一所有名的大学。弟弟成绩一般,但他与哥哥不同的是性格开朗,喜欢交友。他没有考上大学,在父母单位的职业高中学习。读书时,父亲总对哥哥的前途充满信心,对弟弟的前途不是那么乐观。认为爱学习的哥哥将来一定有所成就,对弟弟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兄弟两个各自毕业后,其结果恰恰与父亲预料的相反。哥哥分配到一家大企业,成绩平平,弟弟找到一家公司,因业绩突出而不断获得晋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机遇,不能用一时的成功和失败或某一阶段的选择来下定论。从每个人的能力、个性、适应性来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成败紧密相连的。

当今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21世纪的教育应以培养实干家为己任,而决不是培养高学历的“书呆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广泛实行,必定推动中国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因为市场无情,效益原则呼唤能力,这与世界的发展一致,同时市场经济也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机会。成才的路有千万条,行行出状元,不必千军万马去挤高考这一独木桥。

愿望与方式,哪个重要?

教育孩子,方式和愿望,哪一个更重要?诚然,愿望是基础,如果连愿望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方式,更谈不上教育孩子的效果了。但仅仅有了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望子成龙心切,但教子成龙无方,同样也是枉然。方法不当,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乃至害了孩子,严重的还可能葬送了孩子的前程和生命。

报纸上曾报道父母恨铁不成钢而误伤孩子的事件。

武汉的小学生夏辉,因学习不好,父亲一气之下,把他吊在房梁上,毒打一顿后,父亲扬长而去。当父亲再次回到家后,孩子已经气绝身亡。

为人父母者,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出人头地呢?但是,结果却不一定如愿。有的人经过努力,孩子教育成功了。而有的家长尽管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却培养出了次品,甚至是孽子。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起了作用。所以说,方式比愿望更重要。

有人曾经对862名城乡父母的教育方式作了调查,结果表明:采取不良教育方式的父亲比例为43.8%,母亲为42.3%,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当今,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可说是天下第一。家长的心血几乎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但是,其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父母操尽了心,孩子未必领情。许多孩子对父母十分反感,甚至厌恶。相当数量的孩子把父母列为最不喜欢的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与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反差太大,究其原因也与父母教育子女所采取的方式有关。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由不满情绪逐渐升级为对孩子斥责、辱骂,以至拳脚相加。因为孩子不争气而将孩子打伤、打死的恶性事件常见报端,这都是专制、粗暴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恶果。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或者培养其某种特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以封闭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结果特长没有培养出来,孩子的性情却变得孤僻,甚至由于过分压抑形成心理疾病。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多保护,导致孩子的独立性差,生存和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考大学而一味偏重智力教育,结果培养出来高分低能儿。有的父母忙于个人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或者由于夫妻矛盾、夫妻离异对孩子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使孩子的行为失去规范和引导,从而走上歧途。

大量无情的事实向人们发出了警告:教育方式欠妥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严重问题,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警醒,必须重视。

事实上,天下所有善良的父母对孩子都怀有一片爱心,都希望自己的辛勤培育能结出美好的果实。然而,当良好的愿望通过不良的方式体现在教育行为上时,则往往事与愿违。

家庭教育方式,是教育者——主要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对孩子具有情绪传导作用、性格形成作用和行为规范作用。父母的教育行为和家庭教育的效果,都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欠妥,从父母自身分析有多种原因:

1.自我修养欠佳。一些父母以极大的努力不惜任何代价来设法提高孩子的素质,却忽视了自己作为教育者自身素质和自我修养水平的提高。他们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而是凭想当然行事,必然表现出不良的教育方式。

2.教育观念偏颇。父母的教育观念对于教育行为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制约作用。例如,一些父母在人才观念上是重智育、轻德育,过分看中孩子的分数,因此往往会以封闭的方式、高压的手段对待孩子。又如,有的父母纯粹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必然是专制的,强迫孩子听从父母。

3.对教育对象缺乏了解。孩子是父母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思想和行为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施以教育。而一些父母往往置孩子的实际情况于不顾,当孩子有能力自理时,家长仍然过多地保护、照顾,或者让孩子超越其承受能力,去做那些孩子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发展。

要解决好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不能忽视教育方式问题。而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关键在于教育者,它有赖于对家庭教育特点、规律的深刻理解,有赖于对孩子心理特点的深入了解,有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对科学方法的把握。

家庭教育的好坏,不在乎请了多少家庭教师,购买了多少玩具和电脑,或者给孩子学了多少琴棋书画,关键在于父母培养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过早地“定向培养”

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中国的家庭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智力开发”已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每个家庭都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学习方面,往往都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甚至是惟一的标志。许多家长比较看重孩子的前途,因此在孩子的培养上喜欢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成长的方向和模式。相对而言,孩子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则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孩子定向培养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同时,即便是选择对孩子定向培养的方式,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和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意愿。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应当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的个体,孩子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生活。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往往会出现以下弊端。

首先,为孩子确定发展方向并过早地进行专项训练,往往会出现欲速不达、揠苗助长的弊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孩子今后能成为这个“家”那个“家”,因此往往过早地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表面看来,孩子小小年纪便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使孩子片面发展。而且由于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容易使孩子滋生骄傲自满等不良品质,在以后的发展中反而赶不上那些自然成长的儿童。

其次,在许多家长身上,这种定向培养体现为一种强迫教育。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小,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因此无视或忽视孩子的兴趣与意愿,也不管他们是否在某一方面具有天赋和才能,只是一厢情愿地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愿望,擅自做主,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而且硬性规定、强迫执行,否则不准孩子玩玩具,甚至不准看电视、不准吃饭……弄得孩子一想起这些任务心里就厌烦,兴趣索然。更有甚者,这种强迫教育容易扼杀孩子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智能和性格发展。强迫教育由于对客观事物体验少,使孩子可能在遇到困难时畏缩不前,在危险时手足无措,形成胆小怯弱的性格应该说这是教育的失败。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智力素质的某一方面优势,总是在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露出来的。在开始时,这种智力优势往往被某些表面现象掩盖着,隐而不露,不容易发现。因此,在没有真正弄清楚儿童的智力素质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以前,仅凭父母的主观意志与满腔热情,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只能是碰运气而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是代替孩子去选择,而在于引导。父母的职责在于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把孩子引导到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道路上去。父母应该安静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在孩子的某一方面的智力素质还处于隐而不露的状态时,最好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刺激,试探一下对各方面的反应,观察他们对哪一方面具有特殊的爱好与兴趣,然后再因势利导,加以培养,发展成为特长。

英国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麦克斯威,在他小的时候,父亲本希望他在绘画艺术方面取得成就。但有一次,父亲在叫他画一瓶花的静物写生时,发现小麦克斯威把花瓶画成了梯形,把菊花画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形,把叶子画成了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父亲并没有因为小麦克斯威这幅粗糙的画而责备他,却从中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于是因势利导进行教育,终于使孩子在数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妨超脱一点,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孩子对某件事情的兴趣上,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他们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内在功力,孩子才会自由成长。

当然在某些方面,对某些具有特定素质的儿童进行定向培养也可以,但不要进入误区,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期望过高,只是强调家长仅仅参与,使孩子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兴趣。

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班

当前,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人,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光彩照人,“光宗耀祖”。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家长的文化知识和各方面的兴趣特长还远远不能胜任使孩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因此许多家长的目光就不约而同投向了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培训班,于是这类培训班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是,孩子必须要上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吗?可以说,上培训班有一定的作用,但家长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承受能力,慎重地选择。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智商是有高低差异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受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的限制的。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不懂得学习规律,一厢情愿地提高期望值,给孩子规定分数指标,一旦没有达到,便在责罚的同时,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作为孩子,他们的气质、性格、爱好、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兴奋点也不可能与家长完全一样。孩子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本身学习尚未搞好或勉强应付,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以免加重负担,使孩子身心疲惫,收效甚微,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除了上学校,还要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之间奔波,但效果却不十分明显。同时,过多地参加各种培训班,也减少了家长和子女间的交流机会。孩子上小学以后,和家长接触、亲近的机会大大减少。如果这些有限的时间还要被挤出来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就会更少,在一定程度上也疏远了亲子关系,不利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使对孩子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教育的功能被削弱了。

当然,在孩子学有余力、较有兴趣,又能合理安排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的前提下,孩子也可以选择一些培训班。但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善于发现和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王涛的父亲就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小王涛还不会走路时,他就发现孩子喜欢乒乓球,见到了就要,拿到手里能玩很长时间,于是他有意地在小王涛刚会走路时就让他对墙练颠球,后来又送他到训练班学习,并由此一步步成长为一个世界冠军。如果王涛的父亲没有敏锐地发现小王涛的兴趣特点,及时培养,那么王涛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家长要观察孩子,多方面考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如此方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其次,参加培训班要有明确的目的。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是比较盲目和随意的,也有一些家长是出于从众心理为孩子选择培训班,他们往往对于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并不是很清楚。这就使孩子无明确的追求,目标不明,直接导致行动上的盲目性。我们认为,如果使孩子在某一方面发展为特长,必须要找一个富有激情的有才能的好教师,“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当然,名师、高师是难找的,这一点家长要有所准备。而如果只是让孩子培养一下某方面的素养,对基本的知识比较了解即可,则完全可以选择一个价格合理,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又使孩子能够开拓一下视野,也便于在孩子学习紧张时,随时抽身回来,没有什么很大的损失。

第三,要持之以恒。既然经过了慎重考虑,孩子也很感兴趣,就应该鼓励孩子坚持下去,不达到一定程度绝不轻言放弃。家长应明确任何事情浅尝辄止是不能做好的,频繁的转班换班,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应防止这种现象,要积极鼓励,使之持之以恒,才是明智之举。

第四,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把参加学习班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自主地查阅课外资料,做好学习笔记,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在广泛的知识接触中,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