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之左传

中国古代文学之左传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一开始便交待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辞令妙品的大量出现,是《左传》这部古代历史散文巨著的一大艺术成就,《烛之武退秦师》便是其中的一篇佳作。为了说动秦穆公,烛之武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理,并进而设身处地为秦国的利益前后盘算,左思右想,体贴关怀。

《左传》

编译 于铁江

《左传》是先秦历史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的作品,相传是春秋末年鲁人左丘明用史实来对孔子的《春秋》加以解说的著作,所以《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左传》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止,共255年中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发生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诸如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大小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和他们所造成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也包含着占卜等迷信落后成分。《左传》依据《春秋》,按时间顺序记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被儒家列为十三部经典著作之一。在写作技巧上,《左传》叙述战争和复杂事件有条不紊,繁简适当,又善于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因此它的艺术价值较高,为后人所推崇,对后代撰写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纓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直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晋秦围郑,烛之武说服秦撤兵的历史事件,表现了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勇于为国赴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在叙述故事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文章一开始便交待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这样行文,便使文章有头有尾,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2.起伏跌宕,曲折有致

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冷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套“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情节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辞令出色,说理透辟

本文说辞重在说理,用语委婉却充满气势,层层进逼,说理极为透彻。全文共提“君”字九次,句句是替秦考虑,不为己谋,在有意无意之间,离间了晋秦联盟,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可谓不成功,本文被清人誉为“第一篇反间文字”。

辞令妙品的大量出现,是《左传》这部古代历史散文巨著的一大艺术成就,《烛之武退秦师》便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第一,整篇说辞十分讲究语言艺术。既有明确的说理,又有隐晦的暗示;一会儿设问,一会儿反问。从地理位置和历史事实两方面对比中,把“阙秦利晋”的论点渐次展开,说得纵横反复,而又明白晓畅,扣人心弦。为了说动秦穆公,烛之武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理,并进而设身处地为秦国的利益前后盘算,左思右想,体贴关怀。话说得那么委婉动听,曲尽其意,使人拍案叫绝。

第二,整篇说辞富有雄辩的逻辑力量。先说如果亡郑而有利于秦的话,也不来找秦谈了。接着指出“越国以鄙远”的事实,亡郑只能使晋国得利。然后说明只有让郑国存在下去,才有利秦国,不但“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还可以牵制晋国的力量。再以不久前秦穆公亲身经历的历史事实为例,推论亡郑以后,晋国必将大举向西侵犯,秦国非但无利可得,还要大大受害。一系列不可否定的事实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力量,不但秦穆公心悦诚服,就是我们今天的读者听起来也觉得入情入理。即使烛之武的话并不完全经得起推敲,有时也言不由衷,虚晃一枪,甚至移花接木,如把晋惠公的事情移到晋文公身上,但由于烛之武有条有理的透彻分析,以及变化莫测的说理手段,听起来也似有万般理由,句句入耳,脉络清楚,流畅生动,也就注意不到这种栽赃技巧的巧妙运用了。

第三,这篇说辞还有着奇特的社会效果。烛之武站在保卫祖国的正义立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但敢于为国赴难而且又机敏非凡,善于辞令,语惊四座。他对秦、晋两国的历史和现状揣摩透彻,因而对当时的局势了如指掌,说起话来有的放矢,终于说服秦国单方面退兵,瓦解了秦晋联盟,挽救了郑国的命运。像这样不动一兵一卒,仅凭一篇说辞而化干戈为玉帛的巨大效果,虽然不免有夸张的成分,但基本上还符合那时的社会现状。据《左传》记载,自秦穆公撤兵后,晋文公虽然暂时没有与秦断交,但秦晋两国的矛盾却从此产生。郑国就利用秦、晋、楚三国争霸的机会,采取外交上的两面手法,取得了继续生存的机会。烛之武也因为有那篇论辩滔滔的说辞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烛之武说辞已开了战国游说的先河,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祖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一段话是本题的答案。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对烛之武的这段话要作重点分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几句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这些都说明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二 朝——早晨  亡——灭亡  厌——满足  国——国家  戍——戍守

夕——晚上  危——危险  师——军队  及——达到  辞——推辞

三 译文:天下的事情因为利益而结合的,也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兵攻打郑国,郑国将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劝说秦穆公,片刻的谈话就将快要灭亡的郑国保存下来,不只是让秦军撤退,而且又能让秦国为郑国安排了守卫的人才离去,改变是多么迅速啊!烛之武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叛晋国交好郑国,放弃强大的外援,结盟弱小的国家;放弃了旧日的恩义,结下了新的怨恨;放弃了成功的机会,选择了危险和灾祸。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深深切中了秦穆公的内心,怎能会是这样呢?秦穆公对于晋国,交往时间特别长,信任特别深,交情特别厚,一碰到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关系,立刻像甩掉鼻涕、唾沫一样抛弃了晋国,这对郑国又有什么好处呢?以后如果有比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更大的利益,我断定秦穆公一定会改变支持郑国的做法而去追求更大利益的。

感想:自由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观点示例:①批评秦穆公不该见利忘义。②赞扬秦穆公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确定外交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