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自我,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自我,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产生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指引全盘肯定,对父母过于依赖,形成思维惰性,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另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全盘否定,陷入盲目的敌对之中,强化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此外,自主性强的人还能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父母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萌芽,通过锻炼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还要善于引导和矫正。

2.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自我,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产生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指引全盘肯定,对父母过于依赖,形成思维惰性,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另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全盘否定,陷入盲目的敌对之中,强化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呢?

首先,父母不可能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为孩子的一切选择做主。为了孩子未来能够适应社会,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在父母还能关照孩子的时候,尽力帮助他们锻造丰满的羽翼。

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允许孩子偶然做几个不明智的的决定,孩子同样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不仅能适应社会,还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外,自主性强的人还能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父母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萌芽,通过锻炼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还要善于引导和矫正。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要牢牢记住:“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如果希望推动孩子,就要耐心帮助孩子找出其自身的价值观,以平等的方式创造、增大或转移孩子在乎的价值,使孩子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父母不能“教导”孩子,而应该在陪伴中引导孩子去学习,使孩子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