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嫉妒别人的人经典语录

嫉妒别人的人经典语录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一个人嫉妒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嫉妒是心灵上的毒瘤,是一种怨恨的情感。首先,摆出实绩,以“据”服人。这是指家长、教师在表扬其他孩子时,应注重列举具体事例,以事实根据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可取之处。

嫉妒——潜伏在心底的毒蛇

【概念阐释】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就内心感受来讲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对象。

嫉妒心理是在自己不如别人优越而有了失落感时才会产生的。嫉妒心是对某些方面超越自己的人的一种嫉恨,是对无意或有意竞争者的一种仇恨心,社会上称它为“红眼病”。一般来说,一个人并不对所有的人产生嫉妒,只是嫉妒比自己强的人,尤其是经常和自己在一起,年龄、性别、学历、地位等条件相似,过去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还不如自己,可现在却超过自己的那些人。每当与这些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时,嫉妒就会产生,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刺激,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最后把这种变态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

在儿童中,嫉妒心理也普遍存在。可引起一个人嫉妒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别人突出的学习成绩,出色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与社交能力,优越的家庭条件,漂亮的容貌、服饰、打扮等,都可能引起人的嫉妒。

嫉妒心看上去似乎是对自尊心的一种满足与安慰,但实际上它满足的只是自己并不正确的欲望。倘若一个人不能从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努力进取、合理竞争,仅以嫉妒别人的进步与优势来安慰、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种不正当的心理防卫势必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重大障碍

嫉妒是因为别人在物质财富、社会地位、自身条件等方面超越了自己后,由此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沮丧、羡慕、排斥、不服、不愉快、愤愤不平等反应。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没有人会没有嫉妒心。但是嫉妒心会引导人们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一种叫建设性行为;一种叫破坏性行为。建设性行为就是在产生上述心理后个体认为别人超过自己,自己一定在一些方面不如人,就要努力学习别人完善自我然后超越别人。破坏性行为是指个人认为别人没有理由超过自己,别人和我一样,哪一点比我强,于是就要设法搞臭别人,拆别人的台,给别人制造障碍,期望别人失败!应该说这是弱者或者卑劣者所为。

嫉妒是心灵上的毒瘤,是一种怨恨的情感。嫉妒的人就像神经有毛病,对好人好事总是产生恶意的条件反射,总希望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嫉妒心重的人,往往为别人的成就而感到怨恨,又要为中伤别人而处心积虑。因此,嫉妒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人为什么会嫉妒?这是人的本性驱使。人生而有欲,求而得,会感到快乐,求而不得,则会感到苦恼。可是欲望无限,而满足欲望的条件却不能无限制,有的甚至是很少而难能。而且,己有欲,别人也有,僧多粥少,难免引起争斗。斗则乱,这就需要法律和道德去限制。这样一来,就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嫉妒的心结。由于嫉妒心源于未经教育的人的野性,所以,愚昧与落后是产生嫉妒的土壤,凡缺乏教养、才能和意志的人,最容易产生嫉妒。

【哲理小品】

宁可变成独眼人

有一个人遇见上帝。上帝说: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任何的一个愿望,但前提就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那个人高兴不已。但他细心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我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了;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金子了;更要命的就是如果我要一个绝色美女,那么那个看着似乎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家伙同时就会得到两个绝色美女……他想来想去总不知道提出什么要求才好,他实在不甘心被邻居白占便宜。最后,他一咬牙:哎,你挖我一只眼珠吧。

于是上帝就挖了这个人的一只眼睛。按规定上帝同时又挖了他的邻居两只眼睛。为此,邻居变成双目失明的人,他也变成了独眼人。

秘诀:嫉妒是一种破坏性心理,自己得不到好处或满足,也不想让别人得到好处或得到满足。所以宁可让自己小损失一些,也要让别人多损失一些,以此得到心理的平衡感,真是自欺欺人。聪明一点,就是谁也不要嫉妒谁要学会宽容。

【心态培养】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首先,摆出实绩,以“据”服人。这是指家长、教师在表扬其他孩子时,应注重列举具体事例,以事实根据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可取之处。因为,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成人用类似“有礼貌”、“勤快”、“懂事”这种概括性较强的词汇来赞扬他人,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其内涵,不利于孩子的行为模仿。所以,成人在向孩子赞扬他人时,应注意描述实绩。

其次,肯定优点、找出差距。这里要求家引导孩子向他人学习时,不要忘记肯定孩子现在的优点,并与其对照找出差距。使其看到自身的优点,鼓起向上的激情、并为其指出不足,以帮助他明确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的是,有意表扬他人来奚落、嘲讽孩子,这样做不但不会唤起孩子上进的愿望,只会激起孩子对他人优点的嫉恨之情。

第三,及时强化、提出要求。家长对孩子学习他人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使孩子感到“我也能做得同样好,甚至还会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