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市场分析

金融市场分析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但金融市场的分析,尤其是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课的学习,是在企业已经具备了基本营销知识的基础上,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深化,又为以后章节中营销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本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模拟公司”经营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分析,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模拟企业经营环境中灵活地运用和实践。

2014年“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大赛商贸专业一等奖  王倩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在经营中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的任务为例,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将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相联系,通过任务解析、实战演练、小组竞赛、交流总结等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逐步掌握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本课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模拟企业在真实的金融市场状况下感受融资对企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领会市场竞争的残酷,形成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才能攻坚克难的人生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营销知识》第三章第四节。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但金融市场的分析,尤其是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课的学习,是在企业已经具备了基本营销知识的基础上,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深化,又为以后章节中营销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本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商贸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营销知识,并对市场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可以用营销的基本思维来思考问题,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方法及习惯欠佳,同时他们又能说好动、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及乐于完成具体任务,热衷于实践。据此,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课堂上要做好恰当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参与实践,在参与课堂与模拟企业状况的基础上,注重从方法上引导学生,破重点,化难点,培养竞争意识和岗位意识,以实现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并运用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融资方式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职场成功的快乐。

教学三点

教学重、难点  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

教学关键点  生活化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创新

1.教学素材生活化;

2.教学形式职场化;

3.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巧设分析企业融资方式的情境,并分设任务,鼓励职场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

案例分析法  以图片、典型生活案例引入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法;

角色扮演法。

课前准备

教师  把学生按知识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分为四个小组,制作PPT课件,下载相关视频资料,搜集和金融市场分析相关的案例材料,制定课堂所需要的评分标准等。

学生  预习本课内容,并利用网络搜集或实地调查与金融市场有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

巧设情境揭主题;

分设任务求新知;

实战演练展技能;

交流评价善梳理。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以任务引领教学,以竞争促进教学,以情感带动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思维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效果看,我认为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参与,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利用“模拟公司”经营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分析,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模拟企业经营环境中灵活地运用和实践。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部分学生积极性不够,自信心不足,还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学生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高,导致在课堂发言环节有些混乱,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都会尽量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