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爱因斯坦公开平反

为爱因斯坦公开平反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相对论物理学家许良英提议,在爱因斯坦百年诞辰的时候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为爱因斯坦公开平反,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爱因斯坦的生日是3月14日,这次集会的组织者有意使中国的纪念活动早于其他国家,以表示更为重视。此次集会的主要目的是为爱因斯坦平反,“恢复他的伟大科学家的光辉形象”。

1976年10月,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此后,科学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相对论物理学家许良英提议,在爱因斯坦百年诞辰的时候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为爱因斯坦公开平反,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1979年2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纪念集会,纪念爱因斯坦100周年诞辰。爱因斯坦的生日是3月14日,这次集会的组织者有意使中国的纪念活动早于其他国家,以表示更为重视。

中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在大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周培源对爱因斯坦做了全面的重新评价,称赞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中的地位只有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可以与其相比,同时,周培源对“文革”期间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进行了谴责。

此次集会的主要目的是为爱因斯坦平反,“恢复他的伟大科学家的光辉形象”。显然,这一目的达到了,此后,国内的科学刊物上,再也看不到批评爱因斯坦的文章了。

总之,从20世纪20—70年代末,中国和苏联都曾发生了对爱因斯坦理论的批判,而且,批判的重点都是爱因斯坦的“唯心主义思想”。今天,我们重新对这场批判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当年的有些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当年的许多批判文章不是针对相对论理论本身进行的,而是针对爱因斯坦的某次讲话,或从爱因斯坦的文章中摘录出一段话来进行批判,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实际上扭曲了爱因斯坦的原意。

其次,当年一些文章中的观点,反映的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在当时政治压力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后来,许多作者都修改了他们的观点。下面我们不妨以周培源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前面提到周培源在1955年的文章中,曾对爱因斯坦的“唯心主义思想”提出了批评。周培源写这篇文章时,苏联正在批判爱因斯坦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而中国正在全面向苏联学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周培源才写了前面那段话。后来,在1979年在纪念爱因斯坦100周年诞辰的大会上,周培源特别强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唯心论”,而是“自然科学唯物论”。周培源说:“他从自然科学唯物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实践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他说‘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唯有经验能够判定真理’。”

由此可见,周培源1955年文章中的观点,并不是他的真心话,关于这一点,从后来出版的《周培源文集》中也可以得到验证,在1980年出版的《周培源文集》中,虽然收录了他于1955年写的那篇文章,但文章中那段批评爱因斯坦唯心主义思想的话却被删掉了。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思主义与爱因斯坦理论的分歧归结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分歧,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存在矛盾,从上面那些批判文章中也找不到答案,若想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对这两个理论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