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众不是一种病

从众不是一种病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事实上,人生来就具有趋同性,从众本是一个中性词,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从众行为会出现不同的指向。从众,从行为上看是一群人不经思考,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个人在背后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荀焱指出,从众的背后凸显的是现代人该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问题。这种文化基因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从众行为的差异。

◆胡珉琦

“从”的原始含义就包括了“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人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出于人类模仿的本能。

视谣言为真相、粉丝之间掀骂战等网络时代被放大的事件,让人们逐渐开始自省,人云亦云的从众行为只能是“害人害己”。在这个主张个性与自我的年代,从众两个字似乎已经被理解为一个贬义词。可事实上,人生来就具有趋同性,从众本是一个中性词,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从众行为会出现不同的指向。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一方面来源于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则在于引导。

从众是人类的安全感使然

如果单独将“从”这个汉字拆解开来,便是两个“人”字。也就是说,“从”的原始含义就包括了“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人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出于人类模仿的本能。

人类为什么会主动模仿?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焱认为,这是人类的安全感使然。

“安全需求可以说是人的基本需求,这是由人类的原始本能也就是生存本能决定的,因此,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心理动力。而人在群体中生存的风险相对于个体更小,所以,模仿或者从众,可以为自己的生存降低风险。”

进一步说,这种从众的本能也许已经深入人类的基因当中。

不难发现,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影视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气质,大多数只会扮演追随者角色的人也会向往并鼓励英雄主义气质,但仍然只有少数人能够具备领袖的气质。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他们是最不安全也是最容易被毁灭的个体,因此,带有英雄主义的基因并不容易得以延续。相反,从众基因具有更好的延续性。”荀焱坦言,不仅人类如此,动物也不例外。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从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倾向了。

除此之外,近十几年来,脑神经科学发现,从众从生理心理的角度也可以得到解释,从众能够给大脑带去某种愉悦感。

北大心理系教授沈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研究发现,大脑深部的神经核团——纹状体,与学习强化功能有关。

“所谓强化,就是指当某个行为得到奖赏的时候,纹状体的神经元就会异常兴奋。这个奖励系统从分子水平上来看,与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关。而与别人一致的体验,能够让人们获得类似赢得奖励时的感受,纹状体会变得活跃。”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大脑似乎更愿意与人保持一致。

既然人类的原始本能和大脑的反应模式都接受从众这种行为,它就不可能彻底消失。

从众与自我在矛盾中共存

如果说,大多数人“天生”是从众的,这其中也必定存在着程度的差异,毕竟每个个体是不同的。因此,一般认为从众行为的倾向程度也受自身特征的影响,例如,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还有观点认为,学历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容易人云亦云。

但在荀焱看来,仅就从众的行为表现进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意义并不是很大。

“80后”“90后”被普遍认为是开启自我时代的一代,尤其是“90后”,个性独立、张扬,不轻易向别人妥协,理论上,他们应该更不容易从众。但有意思的是,这一代人对偶像、品牌追逐的团体性却是前所未有的,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从众行为。

从众与自我体现了人内在的矛盾性,至于谁比谁更容易从众或者更不容易从众,她认为,更多的是源自所处的时代、所处的位置是否赋予了人们更多选择与彰显个性的机会。

“而即便所处的环境允许拥有更为自由的意志,从众行为依然不会消失。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个性的群体仍然拥有能够引发各自群体共同情感的东西,一旦有人捕捉到能够激起群体共同情感的触发点,从众就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从众从的是情绪

近来,打击网络谣言成为优化网络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人们也在纷纷自省,在网络社会如何提高常识水平和辨别能力,避免人云亦云的从众行为。

从众,从行为上看是一群人不经思考,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个人在背后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人们从的只是某种共同的情绪,表现出来的是某种相似的宣泄。

而情绪恰恰是可以被利用的。在荀焱看来,制造网络话题的人,如果把握住了现今老百姓某种普遍的情绪,人们就能轻易被点燃。因此,并不能把这种现象简单归结为是网民太过从众,也并非单纯靠增加识别感、判断力就能控制。

目前,社会上充斥着愤怒、悲哀、抑郁的情绪,人们也自觉人人都很易怒,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来愈严重。

“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点越来越多了,而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是恐惧感,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无法让人感到足够的安全感。”她坦言。

人类对于吸收负面情绪的能力是超强的。大脑主要的情绪感受是首先捕捉不安全感,可以说,大脑天生就是“悲观”的。当然,从物种进化角度看,这是利于生存的,因为人类原始的生存环境就是极其不安全的,大脑最初就需要保持警戒。再加上情绪有叠加的作用,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就会在特定的情境下引爆集体的宣泄。

因此,荀焱指出,从众的背后凸显的是现代人该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问题。事实上,一旦人们冷静下来,就不会那么盲目地去相信、去追随了。

情绪管理简单说分为三步,情绪识别、情绪认知和情绪控制。当人们愤怒的时候,大脑的情绪中枢也就是原始脑的部分就会异常活跃,相反,控制人意识的大脑皮层却显得软弱。如果人们将这部分大脑加以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到自己在生气,这种觉察力可以帮助原始脑进行自我控制,生气的程度可以很快降低。因此,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是根本。至于此后控制情绪的方法,可以是离开当时的应激环境,到相对舒服的地方去,或是做剧烈的运动,等等。

不过,荀焱表示,真正的情绪管理教育应该从3岁开始。人在成年以后,情绪反应模式已经定型,改变的难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从众行为可以被正面引导

文化心理学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是个人主义的,中国是集体主义的,这种文化差别造成了西方人和东方人在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因此,有人得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容易从众的结论。

中国是受封建君主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有过这样的历史经历,而对压力的妥协,以及对权威的崇拜,正是受个人意志统领过久的历史衍生品。文化之所以可以被继承,是因为文化的特性同样可以浸入人类的基因。这种文化基因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从众行为的差异。

但同时,荀焱认为,并不能对这种差异进行简单的优劣评判。

《国语·周语下》有言: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既然万众一心,可以坚如城堡,众口一词,也能混淆是非,对从众的行为就不应该只是粗浅地制止,而应给予正面的引导。例如,网络微公益,正是发挥了“从众”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2013-11-01第11版《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