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至少有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定义1.2.3 设E为随机试验,Ω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的每一个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A),如果集合函数P(·)满足下列条件:

公理一 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A,P(A)≥0;

公理二 规范性:P(Ω)=1;

公理三 可列可加性:对于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An,…,即AiAj=∅(i≠j),有

则称实数P(A)为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由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可以推出概率的一些性质.

性质1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P(∅)=0.

证 令An=∅(n=1,2,…),则

而由P(∅)≥0,故P(∅)=0.

这个性质说明: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但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性质2 有限可加性,若A1,A2,…,An为两两互斥事件,即AiAj=∅(i≠j),则有

证明 令An+1=An+2=…=∅,则AiAj=∅(i≠j,i,j=1,2,…)时,因为

性质3 设A,B是两个事件,P(B-A)=P(B)-P(BA).

证明 由B=(B-A)∪BA且(B-A)∩BA=∅,得P(B)=P((B-A)∪BA)=P(B-A)+P(BA).

若A⊂B,则有P(B-A)=P(B)-P(A);P(B)≥P(A).

事实上,由A⊂B,得B=A∪(B-A),且A(B-A)=∅,由概率的有限可加性,得P(B)=P(A∪(B-A))=P(A)+P(B-A),即

P(B-A)=P(B)-P(A);

又由P(B-A)≥0,得P(B)≥P(A).

性质4 对于任一事件A,有 P(A)≤1.

因为A⊂Ω,由性质3得P(A)≤P(Ω)=1.

性质5 对于任一事件A,有

证明 因为A∪A=Ω,A∩A=∅,由有限可加性,得

性质6 对于任意的两个事件A,B有

P(Α∪Β)=P(Α)+P((B)-P(ΑΒ).

特别,若A与B互斥,则有P(A∪B)=P(A)+P(B).

证明 因为A∪B=A∪(B-AB)且A∩(B-AB)=∅,AB⊂B,故P(Α∪Β)=P(Α)+P(Β-ΑΒ)=P(A)+P(B)-P(AB).

上述公式通常称为概率加法公式,概率加法公式可以推广到多个事件的情形.如对于任意三个事件A,B,C,有

P(A∪B∪C)=P(A)+P(B)+P(C)-P(AB)-P(BC)-P(AC)+P(ABC).

一般地,若Ai(i=1,2,…,n)为任意n个事件,则有

(1)AB=∅;(2)A⊂B;(3)P(AB)=

解 (1)P(B )=P(B-AB)=P(B)-P(AB)=

(2)P(B )=P(B-A)=P(B)-P(A)=

(3)P(B )=P(B-AB)=P(B)-P(AB)=

例1.2.2 设A,B为随机事件,且P(A)=0.7,P(A-B)=0.3,求

=1-P(AB)=1-[P(A)-P(A-B)]=1-[0.7-0.3]=0.6.

例1.2.3 设A,B,C为三事件,且P(A)=P(B)=,P(C)=且P(AB)=求A,B。C至少有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 P(A∪B∪C)=P(A)+P(B)+P(C)-P(AB)-P(BC)-P(AC)+P(AB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