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动作中的识谎信息需要仔细甄别

微动作中的识谎信息需要仔细甄别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撒谎者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就已经“出卖”了他们,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中,已经将他们撒谎的信息透露给了别人。人的手部动作也能给我们带来有关识别谎言的有用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不自然的手部动作被认为是撒谎的表现。所以,观察不仅在明显部分,有时腿和脚的细微动作也能够彻头彻尾地将撒谎者“出卖”。可见,这种手势意味着一个人对他人有所隐瞒。

毋庸置疑,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所说的许多话,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不真实的;同样,别人对我们说的话也不可能全都是真话,一定有一部分是谎言。

据心理学家统计,我们每天遇见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撒谎,换句话说,我们每天都要被三分之一的人欺骗。这些欺骗和谎言背后藏匿着许多信息,也许是对方急于结束谈话,也许是对方对我们不屑一顾,也许是对方有欺诈之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谎言加以辨别。当然,辨别谎言需要从深层次做起,通过对一些伴随谎言出现的表情、动作的了解,辨识出谎言并明白说谎者的动机。

心理学家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谎言并不是一定要事后验证才能察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谎言可以在发生之前被读解到。比如,回答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就是典型的谎言;如果不能反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该事情肯定是编造的;话语重复、声音上扬也常常是撒谎的表现。换句话说,撒谎者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就已经“出卖”了他们,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中,已经将他们撒谎的信息透露给了别人。

目光闪烁不定,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暗藏欺骗与谎言的信号。在许多人看来,某人之所以会在谈话中目光飘忽不定,是因为他的内心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与忧虑,眼睛直视被欺骗的人,对于他来说很难,所以,他不得不转而看向别的地方。实际上,这些只是人们的假设。有些撒谎者在撒谎的时候确实会躲避被骗者的眼睛,而有些撒谎者却反而会增加注视被骗者的时间,所以在说话时有着凝视目光的人也有可能是撒谎者,他们想用这种凝视的目光来强化自己想要被骗者获得的印象,那就是告诉被骗者自己是诚实的。另外,当许多人都认为转移目光就是撒谎时,许多撒谎者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并刻意更多地注视被骗者,让人们相信他们所说的都是实话。因此,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撒谎,千万不要仅限于观察他的目光是否闪烁不定。当某人比平日里更加专注地看着你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就该提高警惕了,因为他(她)可能正在对你说之前已经编排好的谎言。

还有一个假定的撒谎信号是快速眨眼。当人们变得兴奋或者思维高速运转的时候,眨眼的频率会相应增加。一般来说,人眨眼的频率大概是每分钟20次,然而,当人感觉到压力的时候,眨眼的频率可能会提高4~5倍。因为,一般情况下,撒谎会让人兴奋,撒谎者在打圆场的时候,也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眨眼的频率自然就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眨眼与撒谎之间的确是有关系的。然而,人们眨眼的速度快并不只是代表着谎言与欺骗,还很有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

人的手部动作也能给我们带来有关识别谎言的有用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不自然的手部动作被认为是撒谎的表现。双手一直摩挲,呈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也是人们在撒谎时容易出现的动作。

撒谎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感到不安,这种状态会使得手也处在紧张之中。撒谎者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戳穿,这种担心会使他们做出“适应动作”,所谓“适应动作”,就是诸如摸头发、挠头皮或者搓手掌等用来掩饰自己心虚状态的动作。做“适应动作”的情况通常是在撒谎者要为自己的谎言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引发心虚、紧张或是撒谎者不善于撒谎的时候出现。但是,更多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撒谎者害怕自己的谎言会被戳穿,所以他们会刻意地控制自己平日里的动作习惯。结果往往是,这些撒谎者的动作看上去很不自然,甚至有些僵硬。

手的动作和眼睛是一样的,都能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也不能作为识别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事实上,除了眼睛和手,人的身体中的其他部分,同样受着意识的控制,可是这些部分的微表情、微动作大都不为人们所注意,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观察微表情、微动作成为辨识谎言的有效线索。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人在撒谎的时候,身体的下部所提供的信息比身体的上部所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比如:一个人突然向后退一步,往往表示他刚刚说的话不可信,由此可以判断出他是在撒谎。

双腿和双脚往往是被人们低估了的判断谎言的线索。很多人注意撒谎者的手、胳膊和脸部,却常常忽视了较为隐蔽的腿和脚。所以,观察不仅在明显部分,有时腿和脚的细微动作也能够彻头彻尾地将撒谎者“出卖”。

“捂嘴”也被认为是一个暗含欺骗的姿势,这种姿势就像是撒谎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骗的“源泉”。在撒谎者的意识里,人们如果看不到他的嘴,似乎就不会知道他所说的是谎言。当然,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捂嘴”的动作有很多种,有用手完全掩住嘴巴的,也有用手支住下巴,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动作,都已将撒谎者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了观察者,观察者大多能够知道,这个捂嘴的人企图掩盖谎言。

用手遮住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非礼勿言”的手势。“嘘”的手势是父母常常对孩子做出的动作,提醒他们不要随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可见,这种手势意味着一个人对他人有所隐瞒。

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的手势。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扮演罪犯的演员,他们在和其他歹徒讨论犯罪计划或者遭受警察审讯时,就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

还有一个替代掩嘴的动作,那就是摸鼻子。撒谎者通过摸鼻子能够体会到掩嘴的瞬间安慰,也不用冒险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行为。虽然在旁人看来他是在挠自己的鼻子,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掩住嘴,让对方不再怀疑自己的话。

此外一种说法认为,摸鼻子只是单纯的欺骗的标志,这个动作和掩嘴没有任何关系。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比尔·克林顿就自己是否和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的问题接受陪审团的检控。陪审人员通过录像发现,当克林顿说真话的时候,他几乎不碰自己的鼻子,而当他在解释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问题上撒谎的时候,他有了摸鼻子的举动,而且平均每四分钟摸一下鼻子。陪审人员后来将这个动作叫作“匹诺曹综合征”,这是根据著名的童话人物命名的,因为童话里的匹诺曹每次说谎之后,木头鼻子都会变长。研究人员还发现,人在撒谎的时候,鼻子会充血,撒谎者为了使充血的感觉得到缓解,便会摸摸鼻子。

当然,心理学研究人员特别说明,并不是所有触摸鼻子的动作都和谎言有关系,有的时候,人摸鼻子只是紧张的表现,而不是撒谎的信号。摸鼻子并不是人人适用的欺骗的标志,而只是一小部分人撒谎时会出现的动作。所以,不能仅凭摸鼻子这一动作就判定某人撒了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