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材就是学生走向远方的工具

教材就是学生走向远方的工具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我对教材的认识。如果课程标准是学生走向远方的目的的话,教材就像地图;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学生要完成的一件事的话,教材就是学生的工具,这是对教材重要性的认可。比如鲁教版初四化学的《海洋化学资源》这节课。因此,学生将要研究“我”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于是我要求学生阅读用“膜法”淡化海水的相关内容。当教材无法成为最大的“赢家”的时候,便会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工具。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教材,教师还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吗?似乎现在还没有教师能够完全脱离教材,毕竟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他们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远在教师之上,因此,以教材为蓝本开展教学活动是最合理的。但是在这一年的化学教学中,我却偏偏没有走常规的路,我按照自己对化学教育的理解和对学生培养方式的定位,初步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证实了这样做的可取之处。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我对教材的认识。如果课程标准是学生走向远方的目的的话,教材就像地图;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学生要完成的一件事的话,教材就是学生的工具,这是对教材重要性的认可。当然,除了教材还有其他工具,但还是应以教材为主。比如鲁教版初四化学的《海洋化学资源》这节课。

海洋化学资源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课题,既有较全面的对海洋资源的介绍,也有对淡化海水方案的分析,尤其是鉴别淡化之后的海水是否达标这一项,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验探究课题。将这么多内容交织在一起,一节课的时间略显仓促,但教学时间有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淡化海水的方法”与“检验淡化后溶液中的氯离子”作为探究重点,其他知识则以幻灯片配乐播放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做虽然对整节课的内容有“肢解”的嫌疑,但由于突出了实验探究,正与我研究的课题相对应。

课堂是从配乐幻灯片开始的,从学生全神贯注的神情中,我看出,制作的精美幻灯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幻灯片结束后,屏幕上出现了以下问题:

1.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资源,是化学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你认为海水淡化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淡化海水?

2.若是通过蒸馏法获取淡水,我们将如何证明溶液中已不再含有氯化钠?

往常的教学资源都来自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布置这项作业。因此,学生将要研究“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出乎意料地得到全体学生的共同认可,答案为:将氯化钠与水分离。

说到方法,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过滤,但是随之就有学生反驳:海水是无色透明的(实验桌上摆放着“海水”——食盐水),根本不能过滤掉氯化钠。两名同学的回答都得到了我的肯定。能想到过滤的同学值得表扬,因为他能将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对于大小不同的颗粒物质来说,过滤即“筛子”,这是必然的选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也非常善于思考,初三时我们过滤过粗盐水,当时滤纸上留下的是颗粒较大的沙子等不溶物。

于是有学生举手问道:有没有一种精密的“筛子”,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将氯离子和钠离子阻挡住?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于是我要求学生阅读用“膜法”淡化海水的相关内容。经过这个流程,“膜法”这个知识点轻而易举就掌握了。

我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有学生想起了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将物质分开。这个方法是可行的,那么,如何设计实验,同时证明获得的淡水中不再含有氯化钠呢?经过阅读和讨论,学生确定,课本上提供的简易装置具有可行性。

于是开始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几乎令所有学生失望——经过氯化银检验,淡化失败了。我们要寻找原因,我一直很重视对实验的反思,特别是对实验失败因素的探索,这是比较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每一名学生都是实验者,对实验的再思考是其自身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很高兴地看到,尽管在分析原因时耗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学生参与的状态都很好,他们从装置自身存在的缺陷、仪器的整洁度、自身操作的失误等方面进行了很全面的分析。生成性的课堂,就是在学生对问题不断深化和思索中形成的。

尤其是当学生通过实验检验出自来水中就含有氯离子时,他们都兴奋异常,初三时学过的关于水的净化的相关知识立刻在脑海里变得清晰。

我也为学生灵动的思维和参与的热情感到高兴。就这样,海洋化学资源第一站的落脚点就在淡水资源上。

下一节课,将要走进学习第二站:食盐资源。

对其他的知识,比如提炼金属镁、可燃冰等没有做细致的研究,留待以后继续学习。课后,我布置了同步训练上的习题为作业,我以为那些没有深入研究的知识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没想到几乎全体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几名学生交流原因,他们的答案是,那些知识没有思维“含量”,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根本不需要动脑子。

相信是教学设计的一种艺术——相信学生自己能解决问题;其二是懂得——懂得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佳的;其三是兴趣——唯有立足于学生兴趣点之上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习。然而最高的艺术,来自教师对教材的审读,来自对教材的“不唯上”。当教材无法成为最大的“赢家”的时候,便会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工具。

把教材当成工具,不“唯教材”,便可以实现学生真正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