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之争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之争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还难以确定,没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和界定基础。目前已有参考文献中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多达70多个,这里精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为参考。1994年,Birmingham等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联合体结构的通称,这种联合体向人们提供通往庞大的、不断增长的、由多媒体数字格式编码的世界信息网络的智能和物理的路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电子图书馆”(指操作于信息技术的实际现状)、“虚拟图书馆”(指类似于原来环境的假想环境)就在发达国家引起重视,并实施了该类图书馆的相关工程和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图书馆、学校、机关、商业机构、家庭乃至个人连接起来,并对所存储的信息资源提供检索和查询,实现了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由此产生了数字图书馆的雏形。

与此同时,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引起了极大关注。由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彻底地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格局,引发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及获取方式的根本改变,使得从电子图书馆到虚拟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馆”在概念上存在多种解释,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它是一个新生事物。

“数字图书馆”一词,源于1993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以后“数字图书馆”一词迅速被全球计算机学界、图书馆界及其他相关领域所使用。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的定义目前仍然存在不同见解:

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还难以确定,没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和界定基础。这是由于DL应用系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这一复杂的跨学科体系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具体的特点、要求和问题。目前已有参考文献中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多达70多个,这里精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为参考。

1997年,Gary Marchionini,在其为《图书情报学百科全书》所写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Digital Libraries)一章中指出,“数字图书馆是在不同群体中有不同意义的概念。对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群体而言,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管理结构化的多媒体数据的新型分布式数据库服务设施的隐喻。对于政治与商业群体而言,这个词代表一种新的世界情报资源与服务的市场。对未来派群体而言,数字图书馆代表着威尔士的世界大脑的表现形式”。

1994年,Birmingham等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联合体结构的通称,这种联合体向人们提供通往庞大的、不断增长的、由多媒体数字格式编码的世界信息网络的智能和物理的路径。”

1995 年,Lynch 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向某用户群体提供清晰易懂的查找利用庞大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和知识存贮库途径系统。”

1995年,美国联邦信息基础结构与应用项目(IITA)数字图书馆专题讨论会(“互操作、可扩展性与数字图书馆研究日程”)所用的定义是: “数字图书馆是向用户群体提供便于查找利用庞大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和知识贮存库的手段的系统。这个信息组织的特点是没有预知的关于信息使用的详情。用户进入这个存贮库,重新组织和使用之,这种能力由于数字技术的能力而大大增强。”

1996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NSF“数字图书馆的社会因素”专题讨论会给出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一套电子资源以及相关的创造、查寻、使用信息的技术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图书馆是那些对存在于分布式网络中的各种数字化数据(文本,图像,固定或动态的图形)的信息进行存贮与检索的系统的延伸和强化。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包括:数据、描述数据的各方面特征如体现特征、作者、拥有者、再制作权等的元数据、和关于与其他数据和元数据(不管是本数字图书馆内部还是外部)之间的连接或关系的元数据。”

“数字图书馆是作为一种物理场所形式存在的各种信息机构的延伸、加强、和整合,在这些物理场所中信息资源得到选择、采集、组织、保存、使用,以支持这个用户群体。这些信息机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学校等等,但是数字图书馆也延伸到为其他用户群体的服务,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家庭、公共场所等。”

1997年,NSF“分布式知识工作环境”专题讨论会认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等价词,数字图书馆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多媒体资源管理环境,其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以内容的高效访问进行组织,以导航全球网络的信息进行构建……用户和馆藏完全是分布的,但管理具有全局性”。

1998 年,Ed Fox编著的《数字图书馆基础读物》定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通常可以在一个大学图书馆中找到的资料的机器可读形式的代表形式,以及为了帮助用户找到特定的情报服务而组织的信息。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数字计算、存贮、通讯机器的装配,加上在再现、模拟、延伸由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即以书本和其他搜集、存贮、编目、查找、和传播信息方式为基础的服务时所需要的软件。”

1999年,Ed Fox:“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有组织的数字化信息物体的数据库,这些信息物体是用各种格式来维持的,以便向用户群体提供不需要中介的便利的查找途径。它具有以下特征:数字图书馆是复杂的数据/信息/知识系统,数字图书馆帮助我们: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Societies),提供信息服务(Scenarios),以有用的方式组织信息(Structure),提供管理信息的场地(Space),以及与用户及他们的代理人交流信息(Streams)。”

1999 年,Gary Marchionini和Ed Fox在“通往数字图书馆的进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专辑引言”中指出:“数字图书馆工作在一个复杂的设计空间中发生,这一设计空间是由四个方向来裁定的:群体、技术、服务、内容。” “数字图书馆领域牵涉到增加人类文明的问题,这是通过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学校、出版社及其他信息机构所强调的信息问题来达到的。数字图书馆的工作强调综合各种服务而达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通过有效处理消除界面、地理位置、时间、语言、系统的因素影响。虽然有特色的收藏可以做出来为一些个人所使用,我们考虑可分享的资源才是图书馆的特征之一,图书馆将人与信息联系起来,数字图书馆扩大和加强这种联系。”

1997年,国际“分散式知识工作环境”会议指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等价词,它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个人带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大英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定义是:“数字图书馆是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获取、存储、保护和提供信息与提供信息查询途径而被广泛认可的虚拟描述,而不论这些信息的当初形式如何。”

美国数字图书馆联合会将数字图书馆表述为:数字图书馆是提供各种资源的组织结构,它们选择、创建、提供知识查询途径,解释、传播和保护数字作品馆藏,以确保其能长久使用,从而为社区群体提供方便而经济的信息服务。

2001年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ITAC)报告《数字图书馆:获取人类知识的通用途径》中定义:“数字图书馆:获取人类知识的通用途径。所有公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与互联网连接的数字设备,搜寻到所有人类知识。通用利用互联网,他们可以访问到由传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大学院校、政府机构、专门组织,甚至世界各地的个人所创建的数字藏品。这些新的图书馆提供的是传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数字版本,其中包括文本、文件、视频、声音及图像。它们所提供的强大技术实现能力,使用户能够改善其查询功能,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改变信息的形式以便交互。高速网络使各个不同数字图书馆群的用户能够协同工作,对其各种发现相互进行交流,并使用仿真环境、科学遥感仪器、流式音频和视频。不管数字信息存放的物理位置在什么地方,先进的搜索软件都能找到,并及时提供给用户。在这样的美好前景中,任何教室、任何群体和个人都会与世界最大的知识资源近在咫尺。”

中国国家图书馆周和平馆长在国家数字图书馆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整体,通过各种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