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是中国的孩子天生就偷懒怕累?全中国的父母并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他们却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印证了劳动对于健康人格的作用:其一,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其二,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家长们不会忘记几个非常熟悉的观点: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些观点反映了客观真理,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我们广大家长都在亲自实践着这些观点。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以说,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实表明,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使其终身受益。

中国的孩子在国际上越来越声名显赫了:数学奥林匹克大赛,物理奥林匹克大赛,钢琴大赛,绘画大赛……拿奖的、夺冠的越来越多。可是,有一样,我们的孩子却根本无法跟洋孩子相比,那就是劳动态度。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劳动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劳动0.6小时,法国孩子劳动0.5小时,日本孩子劳动0.4小时,而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却连0.2小时都不够,只有11.32分钟!

是中国的孩子天生就偷懒怕累?当然不是。这现状是我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在《北京青年报》对父母的问卷中,当问到“你最关心、看重孩子什么”, 71.4%的父母回答是“孩子的学习”,而关心孩子劳动的父母仅占可怜的14.3%。

全中国的父母并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他们却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

这是在爱孩子吗?不是,这是在害孩子。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曾对波士顿地区的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印证了劳动对于健康人格的作用:其一,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其二,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一、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的益处

1.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事实上,孩子出生一岁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走路会推开你的手,有“我自己来”的要求。这种可贵的自发独立意识如果得到健康发展,长大后能独立思考,办事果断。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2.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

动手是孩子发展思维的体操。俗话说:“心灵手巧”,而对孩子来说,则是手巧心灵。体力劳动,是通过手脚的活动来实现的,而孩子劳动和成人劳动在意义和内涵上有所不同。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通过这些基本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

3.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4.劳动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实含义,从而促进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期望你的孩子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头脑,有自强不息的性格,有健壮的体格,切勿剥夺了孩子早期劳动训练的机会。

二、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要注意的三个层面

1.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意识教育

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及家庭生活实例说明劳动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家庭和个人的意义。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劳动光荣、劳动神圣、劳动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2.养成劳动习惯

不形成习惯不叫热爱劳动。习惯是一种自主、自动的行为,养成劳动习惯的人,不劳动反而不舒服,他们眼里总有可干的事情。这样的习惯不通过长期训练、培养是形不成的。

3.掌握劳动技能

劳动需要动脑子,干什么活有什么样的干法,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技巧需逐步掌握。任何劳动,由于技能水平不同,会有快慢、质量好坏的差别。因此,掌握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层面。

热爱劳动的教育主要通过劳动实践进行,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最好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劳动,一个时期内按孩子的实际情况固定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如果隔三差五,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每天20~40分钟,中学生30~50分钟为宜,根据功课多少调节。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都应安排,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社区、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双休日、寒暑假安排的劳动量应该稍多一点,最好干些比较复杂的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劳动。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必须注意不应简单地把孩子当劳动力使唤,不应把劳动当作惩罚的手段,不应简单地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的劳动进行奖惩。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失误,不能训斥和责备。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

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要解放思想。你怕耽误孩子学习不让劳动,孩子未必会把时间真正用在专心学习上,何况劳动不仅养成好品德、好习惯,还对发展智力有很大好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