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受外力的情况的构想

不受外力的情况的构想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伽利略想到,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要用实验验证,才能判断它的真伪。伽利略想,这不就是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吗?伽利略抛开了物体的实际情况,从中抽象出“没有摩擦” “无限光滑的水平面”,进而得到“不受外力”这一现实生活不可能存在的情景,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打破了被世人公认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开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先河,闯开人类走向科学认识之路。

不受外力的情况的构想

引语:人类应用科学来认识自然,其思维过程的演变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以概念为中介,抛开思考对象的实际情况,建立理想化模型,是科学上经常用来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比如,几何中没有大小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薄的“面”,都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反过来又成为认识自然界物体的基本依据。以排除具体为特征抽象出来的研究模型,理想化了实际现象,突出了主要因素,抓住了事物本质,达到了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再通过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进行检验,就能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结论。通过客观事实、抽象具体模型、理想化实际现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基本方法。

人们从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情况是:人用力推车,车就会运动;人停止用力,车就会停下来。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断言:物体的运动需要依靠外力来维持。也就是说,当物体不受外力的时候,原来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亚里士多德是学术界的权威,人们顶礼膜拜的“圣人”, 加上这一结论与人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情况是相符的,因而,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自然被公认为真理。

这一学术成就,被当作经典,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认为是力和运动关系最正确的表述。谁如果就此问题提出疑问,就是在公开挑战亚里士多德,不仅会遭到世人的嘲讽和打击,而且还会被认为精神有问题。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却没有像世人一样,轻易地相信单凭直观经验得到的结论。他想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可是不受力情况却找不到,自然“不受力物体就静止”就得不到验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伽利略想到,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要用实验验证,才能判断它的真伪。他通过实验发现,让一个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会滚到第二个斜面上,而且它们的高度差并不多。他还发现,斜面越光滑,相差就越小。于是,他做出一个推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就一定会达到与第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伽利略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如果第二个斜面变成一个无限长的光滑的水平面,小球就会沿着水平面永远地运动下去。

伽利略想,这不就是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吗?于是他推出一个与亚里士多德相反的结论: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抛开了物体的实际情况,从中抽象出“没有摩擦” “无限光滑的水平面”,进而得到“不受外力”这一现实生活不可能存在的情景,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打破了被世人公认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开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先河,闯开人类走向科学认识之路。伽利略也因此被推崇为“自然科学之父”。

启示:孩子们往往会被现象的表象所迷惑,不会找到问题的内在本质。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应用抽象思维,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再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凸现客观规律的基本作用,从而为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找到依据。就像伽利略一样,从小球从一个斜面下滑可以滚到另一个斜面上,斜面越光滑、小球的高度差越小这一事实出发,理想化了实际情景,抽象建立“光滑的水平面”这一模型,从而得出惯性定律。

训练支招:

(1)引导孩子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建立模型来认识事物,从而形成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2)引导孩子,在用抽象思维认识事物时,一定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通过理想化的方法来得出结论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要让孩子明白,通过抽象思维认识得到的规律、通过理想化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必须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