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敷脐方法

常用敷脐方法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敷贴脐部,药散应散布四周,用量可多些。凡调拌后的敷料在临床上只使用1次,药性较强的敷药可连续使用2次。②凡对脐部有刺激性或会致使患者皮肤过敏的药物均不宜过久敷贴。②凡脐有溃烂感染等,不宜用饼剂敷贴。

敷脐疗法是属于自然疗法的一部分。本节介绍常用的药物敷脐法、药物脐熨法、脐热敷法、脐部艾灸法等。

(一)药物敷脐法

脐疗常用的药物敷贴法一般分为散剂、膏剂、饼剂、丸剂和糊剂等数种。

1.散剂

(1)散剂制法:将配方中的某些药物按要求进行炮制,然后混合加工研成细末。也可把配方中的每一味药材单独进行加工研细,然后酌量调匀。在用白开水、食醋、生姜汁或白酒、油料调拌时,应根据患者症状、皮肤干湿润燥等实际情况,分别将药物调拌为稀湿状、黏稠状等。临床上常规把药物调拌至湿润为度。

(2)散剂特点:散剂的特点是制作方法简便,敷贴时药量增减可灵活掌握。敷贴时,由于药散集中,故用量不宜过多。凡敷贴脐部,药散应散布四周,用量可多些。散剂研成细末后,瓶装密封可长期存放,需要时随调随用。由于散剂的药性在脐中透络传经效果迅速,因此颇为常用。

(3)敷贴方法:先用乙醇擦洗脐部,再敷贴药物。也可先进行按摩、拔罐施术后敷药,把敷贴的药物用纱布扎好,或选用胶布贴于药上,但胶布上要剪几个小孔,以便通气,隔1天或3天更换敷药1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在敷药外面进行熨烫或渗透药酒,以增强药效。

(4)疗效反应:一般用水调拌的散剂,其药性渗透力较弱,开始敷贴无明显反应,患部仅出现肿痒红紫并自觉有冷凉之感。如用的是消肿散热解毒药,敷贴1天即有疗效。

(5)注意事项:①散剂一定要研成细末,不可有粗粒存在,以免患者有不适感。②散剂一般应加入芳香开窍、具有渗透能力的药物。③凡脐部有外伤出血、溃烂等,不宜直接用散剂敷贴。④散剂敷料在存放中注意防潮、防霉、防蛀虫等。凡调拌后的敷料在临床上只使用1次,药性较强的敷药可连续使用2次。

2.糊剂

(1)糊剂制法:药物加工研成细末后,用粘合剂,如乙醇、醋、蛋清、麻油等辅助料,或用白开水冷却后调拌成糊状。或将新鲜药物洗净后直接捣烂成糊状敷贴于脐部。外盖纱布及胶布固定。糊剂多选用易溶解、易研成细末的药物,民间常用新鲜草药。

(2)糊剂特点:糊剂药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糊剂可使药物缓缓释放药效,而延长药物的疗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在临床上对热证、肿毒、损伤等疗效明显,具有消肿泻热的功效。敷贴后,脐腹部会顿感冷凉。另外,糊剂对外伤性皮肤溃烂、疮疡肿毒等有润肤祛毒、生肌收口的作用。

(3)敷贴方法:先用姜汁或白酒擦洗脐部,消除脐中不洁之物,如遇脐部溃烂或疮毒红肿,应先进行清洗或做拔毒处理,然后敷贴糊剂药物。

(4)疗效反应:用糊剂敷贴治疗高热、红肿疼痛、中暑昏迷、实热急症等,其疗效反应快,在3小时内即有疗效。而对于跌打损伤、内科疾患,3天以后才可见效。疑难杂症需连续敷贴数次才可略见疗效。

(5)注意事项:①糊剂药物一定要加工研细,捣烂。②凡对脐部有刺激性或会致使患者皮肤过敏的药物均不宜过久敷贴。③糊剂敷贴后,为加强药性渗透性,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在包扎纱布的外面适当地淋洒白酒、醋或其他药液等。

3.膏剂

(1)膏剂制法:一般将配方中的药料先用香油浸渍一段时间,然后放入锅内加入植物油(香油或菜油等),用文火慢慢熬,待药料焦黄起锅,滤去药渣,再放入一定量的铅丹熬炼。待油脂成膏、滴入布匹上呈珠状不散(即软硬适度)时,摊涂在一定规格(尺寸)的布、皮、牛皮纸、软胶纸等上面,即可使用。

(2)膏剂特点:膏剂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药性,制作良好的膏剂可存放数十年。敷贴脐中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敷贴时间,或用一张膏剂反复多次敷贴。另外,根据临床辨证,将膏药烤化后再加入一些丹药,可进一步提高膏剂药效。如有疼痛,可加镇痛丹药等。也可加入散末药物,烤化揉搓拌匀后敷贴。

(3)敷贴方法:临床使用时,先将膏药烤软,然后进行搓揉,将四周药料调揉呈厚薄匀称。

(4)疗效反应:膏药的疗效观察分两种,一种是见效快,如敷药局部红肿胀痛的患者,药贴后,1~3天就可见疗效;另一种是见效慢,凡是内科疾病,敷贴后1~2周才有反应,开始脐及脐周皮肤痒痛,然后可能发疱,而药性渗透入里,一般要在3天以后。

(5)注意事项:①膏药的熬炼一定要掌握火候,用火不可太猛或太弱,不然膏药会出现粘贴不牢,药性发挥效果差。②要在敷贴膏药中渗入丹药时,丹药不可太多。根据病情适当地增加少量镇痛、祛风、散寒或芳香类丹药即可。③敷贴时,应掌握膏药的温度,切忌过热,以免烫伤脐及脐周皮肤。④敷贴膏药后,如果脐周皮肤呈水疱状,可用消过毒的针刺破水疱,涂以消炎膏,隔数天后再敷贴膏药。

4.饼剂

(1)饼剂制法:将药物研成细末,调拌敷料做成饼。也可将药物用水直接煎烂或将细线药物捣烂,调拌面粉做成饼状,放入笼内蒸熟。而捣烂新鲜药物或调拌油料类可直接捏饼敷贴,成型的饼可放在日光下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以不散为度。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在饼外层喷上一些药末或药汁,以增强饼剂的药性。也可先用一个圆形的套圈,将调拌好的药物放置其中,稍加挤压成型,其体积视疾病轻重与脐孔大小而定。

(2)饼剂特点:饼剂药性较缓,药物多选用草药或蔬菜、水果等,尤适宜于老年人、婴儿及皮肤过敏者使用。饼制敷贴对脐刺激不强,敷贴时间为1~2天。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随时换药。另外,饼剂敷贴后可适当配合艾条温灸,以使药性较快传导入里。温灸可每天数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3)敷贴方法:敷贴时,可以将饼剂加热后敷贴,然后用纱布或胶布包扎固定。隔1~2天更换1次。

(4)疗效反应:饼剂多采用新鲜药物配制,在临床上,对部分急性症状敷贴后,0.5~1小时即可见效。其他慢性疾病,一般2~3天才有反应。饼剂敷贴初期,脐及周围皮肤有冷凉感,中期有瘙痒感,后期有隐疹出现。个别患者不适应刺激性较强的新鲜药物,不宜敷贴过久,应在1次敷贴后间隔数天后再敷贴。

(5)注意事项:①饼剂药物多选用新鲜药物配制,有些应蒸熟敷贴,但不能久蒸,以蒸熟为度,以免药性走失。②凡脐有溃烂感染等,不宜用饼剂敷贴。③敷贴饼剂后,患者应少走动,避免饼剂散落。

5.丸剂

(1)丸剂制法:将一定配方研细成药末,用敷料,如蜂蜜、蜡、凡士林等调匀后做成丸,然后晒干或烘干。丸药的大小可根据患者临床的症状灵活掌握。民间传统制丸方法,用工具一面转旋滚动丸子,一面喷敷料或其他药末于丸外。另外,在做丸药时,可放入一根线嵌在药丸内,留出一段线头,以便在药丸入脐后,可缓缓拉出来。

(2)丸剂特点:丸剂多选用药性较强、毒性或开窍芳香性药物配伍,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回阳救逆作用,但其在制作和治疗上有一定局限性。

(3)敷贴方法:定型后的丸剂直接敷贴于脐中,然后用胶布固定。或可用麻油或蛋清等先润滑脐,然后将丸剂缓缓塞入其内,治疗完毕,慢慢滑动取出。

(4)疗效反应:丸剂直接放入脐部,疗效迅速,可在数小时内就有反应。一般药物药性可维持3~4天。

(5)注意事项:①丸剂药物配方多采用药性强及有一定毒性的药物。所以,在临床施治中应慎重,切不可内服。②对小儿敷贴,应特别小心。可将丸剂研末放置于脐周。

(二)药物脐熨法

脐熨法是人们习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与灸法相似,但所用的药物和方法不同。它是以温热的物体或以特制的熨引器,置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借助温热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阳祛寒、通经活络、健运脾胃、理气止痛、消除疲劳等功效。由于熨敷疗法简便易行,收效迅速,无不良反应,故深受民众欢迎,是临床和家庭常用的外治法。

1.脐熨法分类

(1)以取热方式分类:①直接熨敷。就是直接将温热的物体熨敷于脐上的方法。如将药物等材料煨炒温热后直接熨敷脐中,或用煨热的石块、贮温水的铜器等在脐上直接熨敷。②间接熨敷:不是直接将温热物体熨敷在脐上,而是间接熨敷在药物或布帛上的一种方法,借温热之力使药力透入腹内,以治疗疾病。

(2)以熨敷材料分类:①药物熨敷。本法以施治某种疾病的药物组成处方,加热后熨敷脐处,借温热之力使其透入腹内而发挥温热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所需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制成剂。一般多选取气味辛香雄烈药物为主配制而成。其药物配制的剂型及其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药袋。将配制好的药物打碎,置于炒锅中炒热,在翻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酌加酒、醋等料,炒热后取适量装入药袋或以绢布包裹,趁热直接熨敷脐部,待其温度降低,则可更换药袋,如此反复数次。或者将预先配制好的药物,打碎后装入药袋,透入药锅或笼屉中蒸煮后熨敷脐部,待其温度降低,则更换药袋,使用时倒入适量陈醋,用手搓揉药袋,10分钟左右药袋自行发热后,置于脐部。b.药饼。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敷面糊、水、酒、醋等调制成厚薄不等的药饼,置于脐部,脐上覆布,取熨斗、热水袋、水壶、玻璃瓶等热熨器加以烫熨,以患者能忍受而不灼伤脐及脐周皮肤为度。c.药膏。将药物研为极细末,加入饴糖、黄蜡等调制成厚薄适度的药膏,于火上略加烘热,趁热贴于脐部。或将药膏涂于脐中,以熨斗或吹风机等加热器具烫熨或烘烤。d.药汁:将药物煎汤取汁,或将药物浸泡于酒中制成。用时加热,趁热用纱布或毛巾等浸润后熨敷脐部。②灰土熨敷。以伏龙肝(灶心土)煨热贮于布囊内烫熨脐处,有温中散寒的功效,主治心腹痛等症。③葱热熨敷。葱白有发表和里、通阳和血的作用。取鲜葱白500g,捣烂后放入铁锅内炒热,用布包裹扎紧,置于脐处。或将葱白捣烂做饼,置于脐部,然后用熨斗熨其上。可治小便不通、阳脱、结胸等症。④姜热熨敷。生姜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取生姜500g,洗净捣烂,挤出姜汁,然后将姜渣放在锅内炒热,用布包后熨敷脐处,待冷再倒入锅内,加些姜汁,炒热后再熨敷。⑤盐热熨敷。取食盐500g慢火炒热,用布、手帕或毛巾包裹成拳头大小,在脐部上熨敷,并行摩运转动。盐包冷时,再行更换。此法具有温中散寒、通利气机、调和营卫、恢复人体生理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不论外感、内伤诸症,皆可选用。⑥沙热熨敷。取沙500g,去杂质后放在铁锅内急火炒热,趁热用布包裹,置于脐部,可来回或旋转熨烫,冷时再换。⑦铁末熨敷。取铁末,洗净,炒至发红,倒出晾冷,装入布袋(铁末占布袋容量的1/3),倒出100ml陈醋后,用两手揉布袋,使铁末发热,把布袋拍成扁平状,外包手巾或手帕,熨敷于脐部。⑧砖热熨敷。取两块青砖,用火烘热,在需熨敷处放上四五层纱布或二层毛巾,然后将热度适宜的砖块放置在纱布或毛巾上,两块砖轮流热敷脐中。⑨醋热熨敷。取陈醋炖热,将布或毛巾浸于其中,趁热取出熨敷于脐部。或取食盐250g左右,放入铁锅内,炒爆后,即用陈醋半小碗,洒入盐内,边洒边搅,醋洒完后,再略炒一下,即倒入布包内,趁热置于脐部。⑩酒热熨敷。用上好烧酒或陈年黄酒,炖热,将布或毛巾趁热蘸酒熨敷脐部,可治心胸胀闷、气郁不舒,也可消肿。瑏瑡水热熨敷。用热水袋、玻璃瓶,或用薄铁皮、铜皮特制的能装开水的长筒,圆底或尖底的熨引器等器具贮热水,外包棉布、手巾,放置于脐部,或在脐周做往复、回旋转动及点按。或取纱布、毛巾浸泡于热水中,约5分钟后捞出,拧去多余的水后,放置于脐部,冷后再换。

2.注意事项

(1)在进行熨敷治疗时,宜采取舒适的卧位,并须在温室避风处进行,以免熨敷后毛孔舒张,风邪从脐侵入而生他疾。

(2)熨敷时须严格掌握温度,宜温烫,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欠温则药力不易透达,过烫则损伤皮肤。对于小儿和失去知觉者,医者可用自己的手臂皮肤试之。

(3)在熨敷时所采用的推、揉、擦、按、摩、运等手法,力度应恰当。温度高时手法宜轻快,温度稍降时手法可稍重一些。

(4)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感到不适或其局部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同时注意防止因患者出汗过多而致虚脱。

(5)皮肤感染、破损处,腰骶部和腹部,慎用本法治疗。

(6)治疗后宜避风保暖,静卧休息。

(三)脐部热敷法

脐部热敷法是将发热的物体置于脐腹部以使局部经脉通利、气血运行通畅、局部肌肉放松,起到消炎退肿、驱寒逐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由于本法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因此临床运用颇多。

1.脐部热敷法分类 脐部热敷法可分为水热敷法、醋热敷法、姜热敷法、葱热敷法、盐热敷法、沙热敷法、砖热敷法及铁末热敷法等。

(1)水热敷法:①热水袋法。取热水(60~70℃)灌入热水袋骨,外包一块毛巾,放置脐部,也可以用橡皮袋代之。②水湿热敷法。取纱布或毛巾浸泡于热水中5分钟后,捞出,拧去多余水分后,敷于脐部。

(2)醋热敷法:取生理盐水250ml左右,放入铁锅内,炒爆后,即用陈醋半小瓶洒入盐内,边洒边搅,醋洒完后再略炒一下,即倒入布包内,包好趁热置放脐部。

(3)姜热敷法:取生姜500g,洗净捣烂,挤出姜汁,然后将姜渣放在锅内炒热,用布包后敷患处,待冷却后再倒入锅内,加些姜汁,炒热后再敷脐。

(4)葱热敷法:取鲜葱白500g,捣烂后放入铁锅内炒热,用布包裹,扎紧,置放脐处。

(5)盐热敷法:取粗盐500g,放在铁锅内用急火炒爆,趁热用纸包裹,外面包一层布,置放脐处。

(6)沙热敷法:同“盐热敷法”。

(7)铁末热敷法:取钢铁细末,洗净,炒至发红,倒出晾冷,装入布袋(铁末占布袋容量的1/3),倒入100ml陈醋后,用两手搓揉布袋,使铁末发热,把布袋拍成饼状,外包毛巾,置放脐处。

(8)砖热敷法:取两块青砖,用火烘热,在脐处放上四五层纱布或二层毛巾,然后将热度适宜的砖放置在纱布或毛巾上。两块砖轮流热敷,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

2.注意事项

(1)凡高热、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2)注意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避免烫伤。

(3)治疗某些重病时,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变化。如肠梗阻,一般热敷1~6小时即有缓解,24小时内可解除梗阻。若热敷后症状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不得延误。

(4)应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局部有不良反应,应即停止,同时注意防止因患者出汗过多而致虚脱。

附 脐部艾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神阙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灸法的分类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的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常用灸法大体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等几类。使用艾炷灸时,以艾炷置于皮肤穴位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亦称明灸。古代所称灸法,一般多指直接灸。不直接在皮肤上施灸,而将艾炷置于姜片、蒜片、食盐或药饼等上面燃烧的称为间接灸,亦称间隔灸。脐疗运用灸法一般以间隔灸为多。下面仅就脐疗中运用的各种灸法介绍如下。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苍耳子或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大小不一。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隔灸两类。

①直接艾炷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脐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此为脐疗之所禁。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无瘢痕灸是在施灸时将大小适宜的(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脐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可易炷再灸。一般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病均可采用此法。

②间接艾炷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所用间隔药物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a.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b.隔蒜灸。将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脐上,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c.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片薄姜,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症状改善。d.隔附子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脐上,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2)艾卷灸又可分为艾条灸、太乙针灸及雷火针灸。

①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也有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的细末各6g则成药艾。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a.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脐中部位,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两指分开,置于脐之两侧,来测知患者局部的温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b.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脐穴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或做反复的旋转施灸。

②太乙针灸:是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g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将人参125g,穿山甲250g,山羊血90g,钻地风300g,千年健、肉桂、小茴香、苍术各500g,甘草1 000g,防风2 000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再取药末24g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脐中,进行灸熨,针冷后则再燃而熨。如此反复灸熨5~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③雷火针灸: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相同,唯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g,加沉香、木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相同,其适应证也与“太乙针”相同。

(3)温灸器灸: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又尖又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置于脐穴,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晕为度。此法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法者最为适用。

2.脐灸的适应范围和补泻

(1)适应范围:神阙穴(脐中穴)的针刺历来为医家所禁。但《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就是指灸法能适用于治疗针刺所不能治愈的某些疾病。临床上凡遇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的一些疾病,单纯使用针法,效果就不会像灸治显著。因此,灸法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多用于伤寒三阴病、一切阳气虚陷、久病、久泄、痰饮、厥冷、瘰疬、痿痹等症。脐疗施灸也不例外。

(2)灸法的补泻:艾条的补泻法,据《灵枢·背腧》说:“以大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也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脐疗施行灸法补泻,也以上述的方法为准。

3.脐灸的注意事项 脐灸法虽然能治病,但如运用不当,也有流弊。灸能益阳亦能伤阴,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对阴虚劳瘵、咯血吐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热毒旺盛等疾病,皆应慎用灸法。此外,孕妇不宜施灸。

(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甲紫,并用纱布包敷。如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2)施灸时应注意艾火勿烧伤脐周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太乙针等,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铁筒内,以防复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