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止血方法

常用止血方法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亦可用握拳法,同时压迫尺、桡动脉搏动点,以达到止血目的。当四肢大动脉出血,采用加压包扎及指压止血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时,止血带止血法可作为紧急止血措施选用。使用止血带时一定要应用衬垫以保护局部软组织避免受损。在伤口处应同时作好标记并记上使用止血带时间及部位。止血带最终松解前,必须先补充血容量,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用器材或手术准备。

(一)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伤口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适用于伤口较小、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消毒或用消毒液涂擦创口周围皮肤,再将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适当压力包紧,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为宜。出血较多时,可将手掌放在敷料上均匀加压,大多20分钟后可止血。伤口内有异物、碎骨片时不能使用此法,同时应注意三角巾及绷带的结不能打在伤口上。

(二)指压止血法

中等或较大动脉出血时的紧急止血法,适用于动脉位置表浅并且靠近骨骼处的出血。用手指(常用大拇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血液流动受阻,起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注意定位应准确,用力须适当。

1.头顶部出血 用拇指或示指压迫出血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颞浅动脉搏动点止血(图4-1)。同时可在伤处加敷料进行直接压迫。

2.面部出血 用拇指或示指压迫出血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的面动脉搏动点(下颌角前方1.2cm凹陷处)止血(图4-2)。

图4-1 颞浅动脉压点止血法

图4-2 面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4-3 颈总动脉指压止血法

3.头面颈部出血 用拇指或其他4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相当于甲状软骨平面)的颈总动脉搏动强点,用力向后将颈总动脉压向第6颈椎横突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图4-3)。

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的分支,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因此对颈总动脉的压迫止血应慎重,特别要注意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

4.头后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往后的枕动脉搏动点止血。

5.肩部、腋部、上臂上部出血 用拇指或拳头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并将动脉压向第1肋骨(图4-4)。

6.上肢前臂出血 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的肱动脉搏动点,将动脉向外压向肢骨(图4-5),同时用另一手将患肢上举。

图4-4 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4-5 肱动脉指压止血法

7.手部出血 用双手拇指同时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的尺、桡动脉搏动点止血(图4-6)。亦可用握拳法,同时压迫尺、桡动脉搏动点,以达到止血目的。

8.下肢出血 先将髋关节略屈曲、外展、外旋,用双手拇指或双手掌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内侧1/3处稍下的股动脉强搏动点止血(图4-7),可用于大腿、小腿、足部出血;对于小腿、足部出血者,可用双手拇指在腘窝处将腘动脉压向深部骨面;足部出血者,用双手拇指或示指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胫前动脉搏动点以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搏动点止血(图4-8)。

图4-6 桡、尺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4-7 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图4-8 胫前、后动脉压迫止血法

(三)止血带止血法

当四肢大动脉出血,采用加压包扎及指压止血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时,止血带止血法可作为紧急止血措施选用。此法使用不当可造成更严重的出血或肢体缺血坏死,因此只能短时间使用。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和充气止血带2种。橡皮止血带松紧度不易准确掌握,充气止血带则压迫均匀、安全,效果较好;在现场紧急状况下可用绷带、布带(称为无弹性止血带)等替代,注意不可使用绳索、金属丝等物品。使用止血带时一定要应用衬垫以保护局部软组织避免受损。

1.无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①勒紧止血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头有的布料等在伤口上部(近心端)勒紧止血,第一道绕扎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并适当勒紧。②绞紧止血法,将叠成带状的三角巾在伤口上部(近心端)绕肢体一圈,两端向前拉紧打一活结,形成第二道带圈。将硬质条状物如小木棒、笔杆、筷子等作为绞棒,插在第二道带圈内,提起绞棒绞紧后,将木棒一头插入活结套内,并把活结套拉紧固定(图4-9)。

图4-9 绞紧止血法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将患肢抬高或置于操作者肩部,用软布料、棉花等软织物衬垫于止血部位皮肤上(伤口上部)。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止血带距带端10cm处,手背向下,右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然后将带塞入左手的示指与中指之间,示、中指紧夹住止血带向下牵拉,成为一个活结。注意绕圈时使橡皮带的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带下面(图4-10)。

3.充气止血带(图4-11) 根据受伤肢体,选择合适宽度的充气止血带,如上肢的专用止血带的宽度为5cm,下肢专用止血带的宽度为10~15cm。将充气止血带绑在止血部位皮肤上(伤口上段肢体),充气至动脉出血停止即可。一般止血压力为上肢33.3~40kPa(250~300mmHg),下肢53.4~66.6kPa(400~500mmHg)。有时亦可使用血压计袖带进行充气止血。

4.注意事项 止血带一般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使用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使用时须做到以下几点。

图4-10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图4-11 充气止血带

(1)部位:要准确,止血带离出血点不能太远,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防止产生多部位的组织缺血。上臂上止血带时,宜在上1/3处,大腿上止血带时宜在上2/3处;前臂和小腿因有两骨,且动脉常走行于两骨之间,止血带止血效果差。

(2)衬垫:橡皮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必须加敷料或衣物作为衬垫,切忌用绳索或铁丝直接加压。如有带塑料槽板的橡皮止血带,效果更佳。

(3)压力:要适当,以出血停止,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充气止血带则可检测到具体的加压压力。

(4)标记:上止血带病人身上应有明显标记,可在病人胸前别上红色布条,以便优先处理和后送。在伤口处应同时作好标记并记上使用止血带时间及部位。

(5)松解止血带时间:上止血带总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小时,每30分钟~1小时松止血带1次,每次松解时间为1~2分钟,松解时伤口处用敷料加压或用指压止血,如松解后发现出血已停止或明显减轻,则可改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如需重新上止血带,宜在另一稍高平面上。松止血带的时间记录在伤口处的标记上。止血带最终松解前,必须先补充血容量,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用器材或手术准备。

(四)屈肢加垫止血法

图4-12 屈肢加垫止血法

肘、膝关节远端肢体受伤出血,无上肢、下肢骨关节损伤时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确定局部有无骨关节损伤再选用。在肘窝或腘窝处垫以棉垫卷、绷带卷(或用毛巾、衣物代替)等,然后用力屈曲肘关节或膝关节,借衬垫物压住动脉,同时借助绷带、三角巾将肢体固定于屈曲位(图4-12)。由于此法可压迫血管、神经等组织,如伤肢合并有骨关节损伤时更可能导致损伤加重,在伤员搬运时造成不便,需谨慎使用。

(五)填塞止血法

一般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腔、鼻腔等处难以用一般加压包扎的较大出血,或清创时去除填塞的敷料时发生再次大出血。可将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外加大块敷料,然后再以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清创后填塞的敷料大多在术后4~6日开始慢慢取出。

(六)钳夹结扎止血法

对于能清楚地见到喷血血管断端的止血,可利用现场急救箱(包)中的止血钳、缝线等进行钳夹结扎止血。但组织损伤辨认不清者,不宜应用,否则有可能造成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伤员到医院后,有活动性出血者在清创同时结扎止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