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中药在肝病治疗中有哪些功效?

中医中药在肝病治疗中有哪些功效?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历代浩如烟海的医书的发掘,我们认为中医学中的“胁痛”“黄疸”“癥积”“鼓胀”“血证”“疫毒”“肝瘟”等病证中,包括了丰富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经验。“胁痛”指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出现两侧肋骨下疼痛或不适感。尤其对于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小三阳患者,重用清热解毒药后,中药抗病毒效果更为有效,不少患者能达到乙肝病毒长期低复制的效果。

中医治疗乙肝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内经》中即有“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的治疗肝病大法,现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当中有专篇讨论黄疸病治疗的内容,所提出治疗黄疸的方剂、方法以及药物目前仍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它对黄疸病因的阐述目前仍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金匮要略》第一篇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对治疗乙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示我们乙肝患者往往有脾胃功能下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等脾虚不健表现,故治疗乙肝的时候不应该见肝治肝,应该同时治脾。

那么古代医疗书籍中记载的哪些疾病与慢性乙肝相对应呢?

通过对历代浩如烟海的医书的发掘,我们认为中医学中的“胁痛”“黄疸”“癥积”“鼓胀”“血证”“疫毒”“肝瘟”等病证中,包括了丰富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经验。

“胁痛”指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出现两侧肋骨下疼痛或不适感。从解剖学看,左侧肋下为脾脏,右侧肋下为肝脏、胆囊。“肝胆相连,肝胆相照”,肝脏和胆囊的疾病常相互影响。慢性肝病导致门静脉高压,脾大,因此,胁痛是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脾大的最常见症状。

“黄疸”指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出现眼睛、皮肤、小便黄染,人们常称为“黄疸型肝炎”;如果短时间内出现黄疸,黄疸较深,则称为“急黄”;如果黄疸颜色很深,同时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情况则称为“肝瘟”。

“癥积”指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脾大,在两侧肋骨下可以摸到肿大的腹部包块。肝硬化患者出现吐血、解黑粪为表现的上消化道岀血时,则称为“血证”。

“鼓胀”指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肝硬化腹水,以腹大如鼓、腹围增大、肚脐眼突起、小便减少甚至出现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过我们多年研究和总结,我们认为中医中药在肝病治疗中,可以达到以下五大方面的功效:

第一,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胁痛、消化不良、腹泻、皮肤瘙痒、疲劳、齿鼻出血、失眠等症状。如中药中的柴胡、枳壳、香附等有行气止痛作用;当归、穿山甲、五灵脂、延胡索、九香虫、茜草等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白芍与甘草合用,可酸甘化阴,柔肝止痛等。

第二,保肝降酶:不少治疗肝病的中药均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而垂盆草、地耳草、鸡骨草等保肝降酶作用十分明显。五味子酸可入肝,被临床医生称为强效降酶药物。

第三,退黄抗炎: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犀角地黄汤等是临床屡试不爽的退黄疸中药方剂,其中的茵陈、大黄、苦参、赤芍均有明确退黄抗炎作用,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已研制到四代产品,药理研究证明甘草酸制剂有类激素样作用,对迅速改善肝脏的炎症状态十分有效。一些顽固性黄疸、肝功能衰竭患者加用中药后,疗效奇特,不但能缩短病程,且可减少1/3的治疗费用。

第四,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银花、连翘、苦参、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大青叶、叶下珠、山豆根等清热解毒药物均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对于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小三阳患者,重用清热解毒药后,中药抗病毒效果更为有效,不少患者能达到乙肝病毒长期低复制的效果。

第五,一定的抗纤维化、抗肝硬化、抗肝癌作用: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类中药均有一定抗纤维化、抗肝硬化、抗肝癌作用。有些肝癌患者服用中药后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