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术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第二类是以治疗目的为主,冠心病病史或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包括以下6种情况。对于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1.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方法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在股动脉(大腿腹股沟处)或者桡动脉(上肢的腕部)插入特制导管至主动脉根部,分别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手推注射器注入少量含碘造影剂,在X射线透视下,显示出冠状动脉走行及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的位置,并根据显影的图像来判断冠脉狭窄的程度,作出是否患有冠心病的诊断。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术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诊断能准确到98%以上,而且很安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到万分之一。

2.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适应证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比较广,在发达国家几乎成为住院冠心病患者必备的诊断资料。其适应证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诊断为主要目的,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做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2)部分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3)部分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进行鉴别。

(4)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手术前:年龄>4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的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同时施行冠状动脉造影。

第二类是以治疗目的为主,冠心病病史或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包括以下6种情况。

(1)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

(2)不稳定性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不缓解,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3)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措施是再灌注治疗,PCI效果确实可靠,成功率高,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4)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实验阳性,伴有明显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5)冠状动脉搭桥术前,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 +支架术前或同时。

(6)搭桥术后或PTCA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3.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尚有给患者带来并发症的可能性,临床上主要考虑的是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造影剂(碘剂)过敏;

(2)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严重心律失常;

(3)严重全身感染或发热、出血性疾病;

(4)有严重的身体重要器官病变,如严重高血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昏厥等严重不良后果的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