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低是白血病吗

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低是白血病吗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白血病反应是一种暂时性的白细胞增生反应,并非由白血病引起,常随病因去除而很快消失。按各种血细胞系列,类白血病反应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临床以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较多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及某些药物过敏可发生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指某些因素刺激机体造血组织引起的一种类似白血病的血液学改变,即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少数正常或减少)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血细胞,甚或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类白血病反应是一种暂时性的白细胞增生反应,并非由白血病引起,常随病因去除而很快消失。按各种血细胞系列,类白血病反应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临床以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较多见。

(一)病因

常与各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代谢紊乱、变态反应疾病、组织损伤等有关。

1.感染 是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原因,病原体主要有细菌、螺旋体、原虫、病毒等,常见类型为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嗜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2.恶性肿瘤 多见于胃癌、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肾脏、胰腺、泌尿系统肿瘤以及生殖细胞癌;淋巴瘤、脑肿瘤、黑色素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中少见。

3.中毒 化学因素如汞、有机磷、苯、亚硝酸盐等中毒,药物性包括砷剂、解热镇痛药、磺胺药、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锂盐等,其他如子痫、一氧化碳中毒、四氯乙烷中毒、尿毒症、酮症酸中毒、食物中毒等。

4.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惊厥、甲状腺危象等。

5.血液系统疾病 如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任何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6.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剥脱性皮炎、过敏性肺炎等。

7.急性组织损伤 如外伤性组织创伤(颅脑外伤、挤压综合征等)、大面积烧伤、肺梗死、心肌梗死、电休克等。

8.其他 如高热中毒、电离辐射性疾病、脾切除后等。

(二)发病机制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是细胞产生或释放的异常,可能伴有清除、破坏的缺陷,其具体机制不一致,目前可能机制有:①血细胞的再分布血管边缘池的白细胞向循环池大量转移;②骨髓储存池释放白细胞量迅速增多,此大多由严重炎症或感染引起,可能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分泌增多有关;③白细胞生成增多,由细菌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刺激祖细胞,促使迅速增殖与分化。

(三)临床类型

1.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总数可高达(50~120)×109/L并有少数幼稚细胞,多见于严重细菌性感染、癌肿转移、出血或溶血及颗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有时白细胞高达220×109/L,血液中出现中幼粒、早幼粒及少数原粒细胞,甚至呈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后者见于播散性结核、肿瘤骨转移、淋巴瘤、持续癫、化学中毒等。

2.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最常见于婴幼儿百日咳。白细胞数高达200×109/L,伴有成熟小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疱疹样皮炎、表皮脱落性皮炎、水痘、转移性黑色素瘤也可发生类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及某些药物过敏可发生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3.单核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淋巴结核、肠结核及纵隔畸胎瘤,血中可出现;白细胞可高达80×109/L,单核细胞占42%。

4.嗜酸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寄生病如急性血吸虫、阿米巴病等及黑色素瘤的个别病例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四)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病因 如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史等。

2.实验室检查 ①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测定值一般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②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可多达30× 109/L以上或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血象中成熟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往往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骨髓象除了有增生、左移及中毒性改变外,没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畸形等,没有染色体异常;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则明显增高。③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并可有幼稚淋巴细胞出现。④单核细胞型白细胞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109/L,单核>30%,并可有幼稚单核细胞出现。⑤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血象中嗜酸细胞增多,以成熟型为主,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也无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以及Ph染色体等。⑥血象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骨髓中除红系增生外,尚有粒系增生,但无红白血病中的细胞畸形;其他骨髓疾病如结核、纤维化、恶性肿瘤转移等所致的幼粒红细胞增多症亦应注意鉴别。⑦白细胞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不增多,但血象中出现幼稚血细胞。

3.治疗结果 去除原发病后,血象变化随之恢复正常。

(五)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朱宏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