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粟米开胃补虚损

粟米开胃补虚损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认为粟米有益气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泄泻,或伤食腹胀,以及失眠或体虚低热者食用。方中以粟米益脾补中,除胃热。《本草纲目》认为食粟米粥是最佳方法:粟米适量,煮成稀粥食。说明粟米粥治淋证是有作用的。不过,粟米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前人认为,粟米忌与杏仁同食,《日用本草》说:“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种植粟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地官·保氏》已有粟米的记载。《管子·轻重乙》载:“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孟子·尽心下》曾说当时朝廷对地方“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唐·杜甫《忆昔》诗之二有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明粟米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是人们的主食。

粟米含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磷、铁和烟酸等成分。中医认为粟米有益气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泄泻,或伤食腹胀,以及失眠或体虚低热者食用。宜煮粥食用。最早记载粟米的医药书籍是汉末的《名医别录》。明·李时珍称:“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食医心镜》载:“治消渴口干,粟米炊饭,食之良。”《本草纲目》载:“粟米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渴泄痢,皆肾病也,渗利小便,所以泄肾邪也,降冒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随息居饮食谱》载:“粟米功用与籼、粳二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

《食医心镜》有“粟米丸”方:粟米适量,研磨成细粉,水泛为丸,大如梧桐子。每次用10~15克,以水煮熟,加食盐少许,空腹连汤服下。方中以粟米益脾补中,除胃热。用于脾胃虚热,食不消化,反胃逆呕等。书中还记载,以陈粟米或粟米适量,煮熟作饭,常食之(亦可煮粥食),能益胃、清热以除烦渴,用于胃热消渴口干。

《本草纲目》认为食粟米粥是最佳方法:粟米适量,煮成稀粥食。李时珍说:“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淡……所以淡渗下行,利小便。《医通》云,一人病淋,素不服药,予教以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余减,月余痊。”说明粟米粥治淋证是有作用的。

不过,粟米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饮食须知》就曾指出:“胃冷者不宜多食。”前人认为,粟米忌与杏仁同食,《日用本草》说:“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故应引起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