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有好听力,后有好智力

先有好听力,后有好智力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重的会引起鼓膜外伤,损坏听小骨,导致听力障碍。所以,除非耳垢将整个外耳道堵塞影响听力,或者为了用耳镜详细检查耳朵时,耳鼻喉科医师才会适度地清除耳垢,平常还是不要理它比较好。小孩的耳朵正在发育过程中,里面的神经非常脆弱,家长如果用力拉扯并扭转他们的耳朵,往往造成耳郭撕裂或鼓膜穿孔,并会影响其内耳的发育。万一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切

我们家长和老师甚至全社会都要多关心孩子的听力,尽早发现相关耳病。如果孩子诉说有耳闷、听不清,语音发育延迟,或对声音反应迟钝,经常调高收音机或电视音响,就应予以高度重视,尽早就医诊治。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孩子带来终身的痛苦,也给家长留下无尽的遗憾!

小孩处于发育阶段,耳内的神经也非常脆弱,要特别进行呵护。在诸多损耳因素之中,耳朵进水、飞虫爬虫误入耳道(异物入耳)、挖耳朵、外伤、药物中毒反应、感冒等都是以儿童为主要群体的。如果我们家长在这些方面不引起高度重视,失去警惕,将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罹患耳朵的系列病症,给孩子带来失听、失聪的恶果。试想,一个人如果从小就面对无声的世界,孩子本身和我们做父母的该是多么痛苦!所以,耳朵健康必须从娃娃抓起!

那么,在儿童的耳朵保健中,我们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首先,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发现外耳有畸形时,应到正规医院耳病专科找专家咨询;对初生24小时内的婴儿首先进行听力筛查,对可疑听力障碍的婴儿进行定期跟踪检查,一旦确诊耳聋,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2.给婴幼儿喂奶和饮水防止咳呛。婴幼儿的耳咽管直、短、粗,而且位置比较低,在喂奶、饮水时很容易发生咳呛,将水、奶液及分泌物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腔感染,日后影响听力。故喂奶、饮水时不能操之过急,婴幼儿的头位不要放得太低。

3.中耳炎(俗称“烂耳朵”),多发于少年儿童,因为小孩子经常爱用手指掏耳朵,经常游泳耳朵也容易进水。所以,平时洗脸、洗澡和游泳时,要防止耳朵进水。我在妇幼保健院看到,现在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就开始练习游泳了,就更不消说学龄前后的儿童了。家长如果带孩子游泳,在下水之前可用浸有消毒凡士林油膏的棉花塞住外耳道口,防止污水浸入耳内;游泳时还要防止水呛入鼻子。还没有掌握游泳要领的孩子,不要跳水或潜水,已经有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更应慎重;洗澡和游泳后,如果觉得耳朵湿湿时,可用干毛巾擦拭外耳道口即可。如果水很容易流到外耳道的深部,可以考虑在洗澡或游泳时,配戴防水耳塞。万一耳道灌水,可将头偏向一侧并单脚跳动数次,水可自动流出;或用消毒棉签轻轻放进外耳道,把水吸出来;如果还有一时出不来的水,让孩子睡觉时采取有水的耳朵在下面的侧卧位,一觉醒后水往往已经自动流出来了。

4.夏天小孩在室外乘凉、睡觉时,常有小昆虫、小爬虫等误入耳道,一般那些耳垢很少、耳道过于干净的小儿,比较容易发生“虫虫危机”。患有中耳炎的儿童耳朵会流带有腥臭气味的脓液,也爱招引苍蝇入耳。所以,应加强自我防护,或有专人看守。一旦发生,家长千万不可用手或掏耳勺乱掏一气,你一掏,小虫受到刺激就会向里飞、往里爬,骚动不安,不停地挣扎,使耳内又痒又痛。当飞虫触及到耳道深处的鼓膜时,还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鼓膜外伤,损坏听小骨,导致听力障碍。

遇到昆虫入耳,可以利用小虫向光性的生物特点,可以在暗处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小虫见到亮光后会自己爬出来;也可向耳朵眼里吹一口香烟,把小虫呛出来;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可让小儿侧卧,使患耳向上,按照我国古代医学书中记载的方法:在耳内滴入一些酒或食用油,将虫子杀死、闷死或粘住。当耳内的虫子停止挣扎时,再用温水冲洗耳道将虫子冲出,或者去医院耳鼻喉科,让医生取出。

5.有的小朋友还喜欢将豆子或小圆珠等玩具塞进耳朵里面。如果是金属异物,可以用吸铁石吸出;如果是豆类、米粒、小圆珠型异物,可采用浆糊粘着法取出。用一个小棉签,顶部附上少许浆糊,慢慢伸入耳道,与豆类等异物接触,稍等片刻,待浆糊与异物粘着后轻轻地取出。如果上述简易方法不能将耳道的异物取出,应去医院请专科医生作进一步处理。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随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见到一个只喊耳朵痛的小孩。一问,原来这个小孩几天前同几个小伙伴玩藏东西的游戏,看谁藏的东西最难找到,这个小孩就把一粒黄豆塞进了自己的耳朵。后来弄不出来了,又不敢对家长说,直到耳朵内疼痛以后才说了实话。耳科医生检查发现,黄豆在耳朵里已经泡涨了。所以,家长要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不能玩耳朵里放东西的游戏,既不卫生,也有危险。

6.如果小孩耳内发痒,或者有少量耳垢,切忌用发卡或火柴杆甚至于不洁的小木棍给孩子掏耳朵,以防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尤其是避免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其实,耳朵本身就有自我清洁保护的功能,根本用不着你操心。耳道会持续不断地分泌耳垢,也会自然地慢慢地将耳垢排出外耳道。耳垢由内往外移动是很缓慢的,当它移动到外耳道的开口时,往往会因为说话或吃东西时,嘴巴张开或闭合而掉落。耳垢经常挖的很干净,使外耳道的皮肤缺少油脂,而会干燥觉得干痒。有时表皮挖伤,就会引起细菌或霉菌的续发性感染;用棉花棒清耳朵时,反而可能会将耳垢往内推,堵塞耳朵,影响听力。所以,除非耳垢将整个外耳道堵塞影响听力,或者为了用耳镜详细检查耳朵时,耳鼻喉科医师才会适度地清除耳垢,平常还是不要理它比较好。万一需要掏耳朵,最好到医院请医生掏;如果是自己掏,那么一定要用蘸了75%医用酒精的棉棒轻轻地掏。

7.防治冻伤及外伤。在冬春季节及寒冷地区,孩子们容易发生耳郭冻伤,除了经常给孩子按摩耳朵外,在入冬之前可用干辣椒水煎取汁洗耳朵,然后再以生姜片外搽局部。每天1~2次,连续3~5天,最多1周,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有的家长喜欢给小女孩扎耳朵眼配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又不注意消毒,这对耳朵是十分有害的。耳朵是软骨组织,不消毒或消毒不严,很容易感染;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不小心很容易将耳朵拉扯坏。所以,大女孩万一需要扎耳眼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消毒,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骨膜炎。嬉戏玩耍的时候,最好取下耳环、耳坠等饰物。

有的家长管教孩子,常常喜欢用手死命地揪孩子的耳朵,甚至于打耳光。小孩的耳朵正在发育过程中,里面的神经非常脆弱,家长如果用力拉扯并扭转他们的耳朵,往往造成耳郭撕裂或鼓膜穿孔,并会影响其内耳的发育。家长管教孩子要耐心教育,重在说理教育,不能动不动就死命揪孩子的耳朵,更不能打耳光,以至于造成耳郭撕裂或鼓膜穿孔,那就后悔莫及、遗憾终身了。万一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切忌冲洗或滴药,应以消毒棉球堵塞耳道口,内服消炎药。

8.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儿童时期是耳朵的发育期,在这个时期,生病后应避免使用诸如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拉霉素、阿司匹林等能损伤听神经的耳毒性药物,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导致药源性耳聋。

药物毒性耳聋主要是预防。对于上述耳毒性药物,少年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应本着不用或少用、严禁长期使用的原则,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实在需要使用者,应严格遵照药典规定,决不能超过剂量。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儿对响声的反应,或定期做客观听力检测。一旦出现耳朵胀闷、疼痛不舒服或耳鸣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如果家长在他身后击掌,他感觉不到,没有反应,这就表明听觉有问题了。应尽快去医院检查、诊治。

小儿感冒,也容易诱发中耳炎,因为婴幼儿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鼻咽感染病菌容易侵入中耳。另外,感冒后会流鼻涕,如擤鼻涕用力不当,会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中耳道,导致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所以,小孩患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用中药或针灸治疗,鼻部还要滴麻黄素类药品,使鼻黏膜消肿,排除分泌物。万不可使用上述耳毒性药物!如果并发中耳炎,应到正规医院及时诊治,以免遗留后遗症。

9.最后说一下防噪声问题。对于中小学生,家长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有资料显示: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音,儿童的智力发育会降低20%。

在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人们难免要燃放烟火鞭炮热闹热闹,这是小儿接触最多的噪音。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一定要远离烟花鞭炮燃放地点,用手捂住耳朵,并张大嘴巴。也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用耳机听收音机或随声听,不要使用手机,更不能带他们去卡拉OK歌舞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