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死亡的话题

关于死亡的话题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经过反复思量和权衡,还是以死亡的话题开启我和读者朋友的对话。青少年肥胖是一生的“健康祸根”,不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而且也会增加成年后癌症的风险。医学上的死因分析要落实到致死的具体原因,目的在于探究疾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治疗的策略;而公共卫生领域的死因分析则有统计学特色,目的在于解释病种导致死亡的基本规律。

死亡说起

用死亡的话题作为本书的序章,实在有点残酷和沉重,可能许多读者读起来都会觉得不舒服,死亡,是我们很多人都忌讳的一个话题。但是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一个常识,人的一生当中,许多的灾祸都可以避免,唯独死亡是避免不了的,死亡是每一个人必然的结局。所以我经过反复思量和权衡,还是以死亡的话题开启我和读者朋友的对话。

我总是把医学发展的动力划分为两种,一是战胜死亡,二是战胜疾病。当然这种划分不是从学术的角度,如果从学术的角度看,这种划分是有毛病的,因为死亡和疾病互相关联,不能并列。但这种划分是有意义的,战胜疾病的需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小进步,而战胜死亡的需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大进步。在医学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医疗技术的发明、发现,都是因为死亡的“刺激”,从社会的角度看,许多医疗改革的“刮骨疗毒”也与一些死亡事件有关。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我们可以把战胜死亡叫“求生”,战胜疾病则可以借用一个古词叫“无恙”。我们不妨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把战胜死亡叫做“活着”,战胜疾病叫做“好好活着”。活着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好好活着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样说,大家应该容易理解战胜疾病的意义了。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人的死亡只有一次,而战胜疾病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百病不生和长生不老一样不可能,而“百病缠身”则非常可能,大家肯定见过受尽疾病折磨的人,有的因为受不住没完没了的疾病折磨而自杀,可见有许多疾病超出了人能战胜的范围。

不过,毕竟大部分的疾病还是可以战胜的,即可防、可控、可治。战胜严重些的疾病,自然需要良好的医疗条件,但更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科学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顽强的毅力,且还需要智慧。

再进一步说,当我们所患的疾病需要我上面列举的那么多条件才能战胜的时候,那个病必是非同小可,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疾病来说,没有那么严重,至少在开始时没有那么严重。要使自己的疾病不往严重的方向发展,也需要几个条件,后面我会专门说到,这里先简单地展开一下:

一是冷静的判断力。许多患者来我这里初诊的时候,神情很严峻,我有时候都不免跟他们一起紧张。随着问诊、观察、交流的深入,我笑着对他们说:“你没有心脏病,只有心病。”当听到这样的结论的时候,有的患者如释重负,可能会和我讲一段医生如何说他的疾病有多么严重的“趣闻”来,而有的患者甚至听不进我的结论,硬是要说自己有这病那病。这就是判断力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病情”。

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病都是患者自己“折腾”出来的。我的许多同道,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钟南山院士、洪昭光教授、向红丁教授、赵霖教授等,也是和我一样,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讲述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看来还得不断地讲,因为对生活方式真正保持警醒的人还是太少。如何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连不少的医生都缺乏认识或行动,如我国有半数的男医生吸烟,三分之一的心内科男医生吸烟。

我和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都在中央电视台做过健康节目,我讲心脏病预防,他讲营养平衡。我看了他一期节目中讲到现在城市的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快餐,吃出了肥胖症,他讲着讲着就哭了起来,现场也有观众跟着流泪。我理解赵教授的情感,是痛心,是忧虑。作为一个营养学专家,他哭出来也就排解了心中的痛和苦,但对于当事人呢?一大批少年儿童因为营养过剩而肥胖,如果不及时矫正,埋下的健康隐患是可以预见的,一旦出了问题,哭干眼泪都不能解决问题啊!而让我们忧虑的是,他们的父母,很多人都不觉得是问题,甚至还可能为自家的孩子胖乎乎而高兴呢,这才是值得担心的现象。青少年肥胖是一生的“健康祸根”,不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而且也会增加成年后癌症的风险。

如果你上述两条都做得不错的话,很多的病都可以控制住。“控制”这个词,在本书中是第一次出现,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会反复用到这个词。

死因分析:一张让人警醒的“死亡地图”

这里说的分析,不是分析某个人为什么死了、是怎么死的,而是一个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名词,医学上的死因分析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死因分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侧重点不同。医学上的死因分析要落实到致死的具体原因,目的在于探究疾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治疗的策略;而公共卫生领域的死因分析则有统计学特色,目的在于解释病种导致死亡的基本规律。医学上的死因分析主要是供医务人员参考,而公共卫生领域的死因分析对普通大众有指导意义,我们这里讲的死因分析就是后者。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要做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死因分析,我国的死因分析也有官方和民间两条线。官方组织的死因分析是卫生部牵头、科技部协助的“全国(居民)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3次,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了一次、90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第三次是2006年,平均间隔15年左右。

就“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来看,调查的路径是全国布局、汇总上报,因此,各省区有一个报告,全国有一个报告,各省区的报告结论是有所区别的,比如河南居民第一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而重庆居民的第一死因是呼吸道疾病,甘肃省是恶性肿瘤。如果把全国有报告的部分省区居民死因的前四位列出来,大家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全国及各地区死亡原因分析

省区 第一死因 第二死因 第三死因 第四死因

全国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北京 脑血管病 心脏病 恶性肿瘤

重庆 呼吸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甘肃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心脏病

江苏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湖北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四川 呼吸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伤害

这是根据调查的有关结果整理的,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所在的省份,也许对你预防相关疾病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记住,这个结论是抽样调查分析得出来的,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心血管病:国人健康“地雷”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结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有的读者肯定会迷糊了,前面的表格中,全国的死亡首因不是脑血管疾病吗?怎么成了心血管病呢?这里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以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

心血管疾病(CVD,cardio vascular disease)是一大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总称,包括冠心病(CHD)、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和周围血管病(PVD),也包括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和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心血管病与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等。

上面提到的诸多病种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其中的周围血管病可能听说得少一些,它是外周血管病的通称,主要包括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雷诺现象等。这些病名,有的很生僻,有的我们还是经常接触到,比如静脉曲张、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看了心血管病旗下一大串病种,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心血管病是一个大家族了。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心血管病每年导致全球1750万人死亡。各种原因(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空难、传染病、癌症等)所致的总死亡数中,每3个就有1个是心血管病的原因。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达2500万,并且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卫生部曾经发布过报告,近30年来,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远超过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自然灾害等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人所有死亡人数的34%,超过三分之一,个别地区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比例高达50%。

医学界一般采用归纳的方法研究心血管病的病因,有的表述为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有些细微差异。全球大约75%的心血管病是由传统的危险因素造成的,包括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吸烟。在发达国家,至少4/5的心血管病是由以下5种危险因素之一造成的:烟草、酒精、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在我国,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5个危险因素。

我们不妨来看看上述5个危险因素分别有多大的人口拥有量,还是采用卫生部2006年的统计21世纪前几年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有肥胖人群6000万,超重者2亿,高血压1.6亿,糖尿病3000万,高血脂1.6亿,吸烟者3.5亿,被动吸烟者5亿,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2008年9月,卫生部官方网站则显示高血压患者达2亿。上述数据表明,这些危险因素总体构成了国民健康的危险状况。

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提到这个名字,恐怕就有不少人感到恐惧,病名中就带了“死”字,而且在我们很多人的常识中,心脏病总是突然发作,这是事实,但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我需要特别告诉大家的是: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当然,你也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绝大部分心肌梗死都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说可预测和预防,不是意味着你就可以掉以轻心,而是要求你把控好前面提到的五大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之所以叫做危险因素,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将发生冠心病风险按100%作为基准,仅高血脂和吸烟两个危险因素合并存在,就可以使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67%,也就是增加了2/3以上的危险性。“危险因素”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往往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只要你避免了这些因素,就降低了危险性。前面说到的“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下面,我交代一下这个结论的出处。

国际上有一个INTER-HEART大规模跨国性研究组织,世界上有52个国家加入,包括中国。该组织于2004年报告研究结果,主题就是9种可校正的危险因素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危险性,能预测90%是这项专题研究的结论,这项研究非常适合我国,因为研究所选取的14820例健康对照和15152例首次心肌梗死患者,约有25%来自中国(25%来自欧洲,20%来自南亚,13%来自中东,12%来自南美洲,5%来自非洲),所以说这个结论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

“贪生怕死”新解──建一道生命防线

大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一个成语“贪生怕死”,在成语词典中,这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

古人为求长生不老,不惜用耗费生命的方法苦炼“仙丹”;现代人为了益寿延年勤学养生之功。除了在特定情况下──比如战争、瘟疫、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在这些情况下,死亡是“由不得”人害怕的──谁不怕死?死亡对人类的威胁和折磨令人产生自然的恐惧。

怕死就是“贪生”,就要求生,应正面理解为珍爱生命。在对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如果能够和死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然我希望大家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不是说动不动就要联想到死亡,而是说理性地把致死因素纳入健康意识的范围。

考量致死因素,通俗地说就是危机意识、危险意识,我认为这是健康意识的根本。

心血管疾病,大多容易致死、致残,但有一个基本事实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发生疾病和发现疾病不是一回事。许多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高危状态,甚至疾病晚期或出现致残、致死的后果。假设平时我们多做致死因素的考量,从而加以重视,会有很多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生症状和后果之前提前发现,从而大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由于心血管疾病都有较为普遍的并发症疾病,即疾病或危险因素共存现象,比如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比如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疾病或危险因素之间的“联动”加剧了疾病的危险性和进展速度,因此,我很希望大家强化危险意识,我认为这是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本书有些篇章有危险评估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一般相对比较专业,但希望你潜心阅读。即使看得似懂非懂,也比完全不知道强很多,如果你看懂了,那就最好,你就可以请求医生帮助你进行危险评估,那样就相当于建立起了生命的防线。

希望你自觉构建自己的生命防线,这就是我对“贪生怕死”的新解,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掌握一个“手机号”,远离死亡线

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危险性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严峻课题,其突发性和致死、致残的后果给患者带来了很大威胁。当然,心血管疾病是可治疗的,现有的医疗技术和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是最后的防线,要把“关口提前”。预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治疗的成本。

预防这个词,并不是专门讲给心血管病患者听的,我们要让自己不得心血管病,这才是有效的预防。本书围绕一个“手机号”展开,告诉读者的就是如何远离心血管病,如何远离心血管病横在我们面前的死亡线。

先请记住这个“手机号”──140-6-543-0-268。这里简要交代一下这个“手机号”中各个数段的含义:

140:收缩压达标值140mmHg以下

6:空腹血糖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以下

543: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

0:零吸烟

268: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如果达到上述指标,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这是你的福,也是社会的福。希望“国人健康手机号”140-6-543-0-268帮你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