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死亡观与死亡态度

死亡观与死亡态度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死亡观是对死亡的认识和立场,死亡观的形成与个人经历、职业和教育经历呈正相关。黄天中博士指出,在中国社会主要影响死亡态度的是民间信仰及习俗。在现时代的中国,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唯物论的深入人心,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已决然不同于历史任何时代,但对死亡持否认、不接受态度者仍占多数。他们多数拒绝与患者诚恳地讨论死亡。

一、死亡观概念

(一)死亡观的定义

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二)死亡观含义

死亡观是对死亡的认识和立场,死亡观的形成与个人经历、职业和教育经历呈正相关。人的死亡观是人生态度概念的扩展,是指个体对待死亡的观念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3个基本构成因素。死亡问题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

(三)科学死亡观

(1)树立归宿信念,坦然对待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有限过程。

(2)充实人生价值,无愧死亡到来。

(3)消除迷信思想,无畏直面死亡。

(4)保持身心灵健康,安乐进入死亡。

二、现代健康死亡观

1.优死观 树立归宿信念,坦然对待死亡。

2.科学死亡观

3.新生命观 将生命神圣论、质量论和价值论三者有机统一。

4.尊严死亡观 临终患者无痛苦、无遗憾、有尊严地告别人生。

三、东西文化的死亡观

(一)概念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东西方生死观也显示出不同的内蕴。东方文化譬如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生死观颇具代表性。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看待生命,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是自然之道生死观。而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故而不同的路向便折射出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

(二)东方传统文化死亡观

在东方,以中国为例,中国传统的死亡文化基本基于“来世观念”。以往有人认为,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可归纳为4类:古代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流行观念。作为中国宗教的儒、佛、道三教均在追求一种长生思想。在当代,西方宗教如天主教也对中国人的死亡认识产生着影响。黄天中博士指出,在中国社会主要影响死亡态度的是民间信仰及习俗。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法宗族制度,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修身”、“养性”、“长寿”的生活准则,以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死准则,反映了中国部分人的生死观。在现时代的中国,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唯物论的深入人心,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已决然不同于历史任何时代,但对死亡持否认、不接受态度者仍占多数。

四、心灵和灵魂

(一)心灵、心灵世界及心灵感应世界

根据WHO心灵的定义:“姑息关怀应该是整合心理的、社会的和心灵等方面的照护为一体……”,故“心灵”是被视为生命的整体关心。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探索生命的意义和鉴别其形成。心灵是需要培育的。

心灵世界是指个人的一种超现实的心态。

心灵感应世界是灵魂之间的一种沟通现象,实质上是人的大脑思维意识功能。

(二)灵魂的概念和定义

1.定义 在《现代汉语辞典》里,把灵魂解释为:思想、人格。灵魂离开躯体就是死亡。

2.概念 大概念即所谓的广义的灵魂,小概念为狭义的灵魂。广义的灵魂就是肉体的功能,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便集合为一个灵魂。狭义的灵魂特指人的意识和智慧。人的灵魂是先天的自然思维和后天的社会思想的合体。

(三)灵魂与肉体关系

灵魂实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精神,是人的主观意识,这是与人的肉体同时存在,也是人脑功能的表现。人脑一旦死亡,灵魂就不存在。

(四)灵魂是非物质现象

灵魂是外部世界作用于人脑的感官引起的一种意识现象的反映,一旦离开物质实体就不复存在,因而是一种非物质现象。

五、死亡态度

(一)概念

死亡态度指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及在死亡事件中的采取的行为方式。

(二)死亡态度的类型

1.接受死亡 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赋予生命循环有意义的连贯性。

2.蔑视死亡 多与宗教有关。

3.否认死亡 认为人不应该死亡,希望医学能使人永生。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死亡态度

人类对死亡的态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死亡恐惧感、奴隶封建社会的否认死亡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神圣观和当代的生命质量观几个阶段。

(四)不同年龄人群的死亡态度

1.儿童的死亡态度

(1)3~5岁认为死亡是暂时的事情,是一种旅行或睡眠。把死亡拟人化为“一个带自己到别处去的人”。

(2)5~9岁开始了解到死亡就是终结。

2.青年人的死亡态度 青年人趋向于把死亡看作是特别遥远的事情,实际上看起来不大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3.成年人的死亡态度 成年人对待死亡和濒死主要表现为遗失和损失感。因此,成年人对死亡有种厌恶和恐惧的感觉,甚至因事业的终止而有挫败感,易表现出愤怒和绝望的态度。

4.老年人的死亡态度 老年人倾向于较多地思索关于个人的死亡,承认自己与死亡接近,多数不太害怕死亡,所需体验的只是瞬间的感觉。

(五)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死亡态度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对人的死亡观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宗教在帮助个体对待死亡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宗教信仰者,其内心拥有安全感、毅力和稳定性,可以减轻罪恶感,比较能安静地接受死亡,可平静而较少害怕地迎接死亡的降临。

(1)基督教是永生天国,认为死亡存在,但死了的人只不过在“耶稣那里睡了觉的人”。

(2)天主教认为死是暂别,“永生的开始”。

(3)佛家认为涅槃解脱,人们应该顺随因缘面对死亡。

(4)道家是道与玄同,对死亡淡然处之,其生死观虚无达观,不以形体的生死为始终,而以无形的精神为永恒不朽。

(5)儒家认为仁道与天道实现个人的安身立命。

(六)科学的死亡态度

(1)人类不能战胜死亡:科技也不能阻挡死亡,人类个体不可能永不死亡。

(2)死亡具有公平性、唯一性、不可避免性的特点。

(3)死亡既是对生命的否定,又是对生命的肯定。

六、临终患者死亡态度和反应

(一)5种典型反应

Schoenberg和Senescu将患者在临终阶段可能产生的反应归纳为依赖、愤怒、丧失尊严、罪恶感、丧失人生乐趣5种典型反应。

(二)抗衡模式

1.“拖延者”模式 他们不愿意死,所以有很强的求生意志,希望借此而能延长生命。

2.“认命者”模式 他们完完全全地向命运低头,接受死亡。

3.“不屑者”模式 他们抱着轻蔑的态度,不相信死亡迫在眉睫。

4.“乐观者”模式 他们以愉快的心情等待生命的结束。

5.“恐惧者”模式 他们害怕听到“死亡”这两个字。

七、医护人员的死亡态度

(一)医生对死亡的态度

当一个人身患重病时,最常求助的对象就是医生。但是,医生往往比一般人更难以面对死亡,甚至对于死亡的恐惧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准。同时,在习医过程中,他们也刻意学着让自己不惧怕死亡,减少自己在面对患者死亡时的敏感。在接触死亡最前线的医生,事实上比一般人还容易受到死亡的恐吓。

(二)护士对死亡的态度

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最频繁的健康照护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与其他医疗人员一样无法提供患者最需要的服务与照顾,无法满足患者某些身心的需要。他们多数拒绝与患者诚恳地讨论死亡。究其原因,护理教育并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发展适应能力,以有效处理其个人或专业上所碰到的困难。同时,也没有资深督导者从旁告诉他们,重视患者情感的表露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以及缺少便捷的资源,帮助他们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