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人体的框架——骨骼
人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骨按照形态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包括肱骨、股骨等,短骨包括腕骨、跗骨等,扁骨包括颅顶骨、肩胛骨等,不规则骨包括椎骨等。
骨的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膜覆盖在骨的表面,对骨的营养、生长和再生起着重要作用;骨质又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部分;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
骨的成分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骨是体内最大的钙库,与磷、钙结合有着密切关系。骨间隙中有大量的钙盐沉着,使之成为体内最硬的组织。
骨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支撑 骨支撑着人的躯体,并维持着柔软的内部器官的位置,以利各器官的工作。
保护 人的颅骨保护脑,脊柱保护脊髓,胸廓保护心脏、肺和肠胃。
运动 全身肌肉附着于骨,骨有多个关节可以变换姿势,可以带动肌肉完成各种人体活动。
贮存 主要是贮存矿物质,人体中的钙、磷大部分贮存于骨,当机体需要时会释放出来,供机体利用。
造血 骨髓是人体血液的制造工厂,它有为人体造血的功能,对这一点人们认识不足。一个生命诞生以后,骨髓就成为机体内最大的造血工厂,可以制造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骨髓会逐渐分成两种,一种是红髓,负责全身造血;另一种是黄髓,由脂肪组织组成,它不造血,但依然保留着潜在的造血功能,是红髓不足时的替补队员。随着人逐渐衰老,红髓慢慢减少,黄髓慢慢增多,造血功能会逐渐下降。
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能使骨变得粗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也会变得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儿童如果营养不良,也会患软骨病。这些都需要通过锻炼和饮食避免或延缓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