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当好家庭心理医师

如何当好家庭心理医师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你的亲属或友人偶染小病、重病突发或痼疾缠身时,你能否当好患者的家庭心理医师,给他一些慰藉,帮助他早日恢复健康呢?让我们先看看人们在患病后的心理,再说说如何当这种心理医师。所以,如果家有患者,特别有长期慢性病的朋友,应尽可能地向有关医学专家求救,并随时向患者转告。心灵上的康复必然会大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226.如何当好家庭心理医师

当你的亲属或友人偶染小病、重病突发或痼疾缠身时,你能否当好患者的家庭心理医师,给他一些慰藉,帮助他早日恢复健康呢?让我们先看看人们在患病后的心理,再说说如何当这种心理医师。

(1)求医心理:不管是初解世情的少儿、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是日薄西山的老人,都热爱生活,盼望健康。一旦染病,就急切希望尽快医治,恨不得一瞬间病痛全消。作为上司、同事、朋友或亲人的你,即使觉得这不过是不足以动干戈的小病,也应行动积极,及时想方设法送患者就医。这样一来,患者的心病便会减去大半。

(2)择优心理:患者总渴望能及时得到良医诊治,好药除病。所以,如果家有患者,特别有长期慢性病的朋友,应尽可能地向有关医学专家求救,并随时向患者转告。如能得到名家的一张处方更好。因为有时普通药方一经名家开出,可能会产生回天的魔力。

(3)审慎心理:人们一旦染病在床,就会对医护人员或亲人的态度和言谈举止十分关注,怕惹人厌烦,怕成为他人的累赘。因此,家人春风满面的微笑,温柔可亲的言谈举止和不厌其烦的关心体贴,无疑都是化解患者心理的最好药方。

(4)羞愧心理:有的患者由于病因或患病部位比较特殊,羞于启齿;有的患者因需检查某些特殊部位而羞于接受。这时,作为家人应劝导患者面对现实,耐心地告诉他,医师了解、检查的是“病”,没有必要想到“羞愧”两字。另外,也要为患者做必要的保密。

(5)依赖心理:人们患病后常会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喜欢依赖他人。平时能轻而易举完成的生活小事,此时也常要别人帮助料理。有的人的病并不重,但似乎时时事事都离不开他人的照应,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小病大养”。对待这种患者,既不能冷淡,也不能迁就,可以不露痕迹地逐渐减少护理时间,让患者不知不觉地向健康状态过渡,或者直接鼓励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6)焦虑心理:患者患病在床,常常会想入非非,尤其是当出现诸多的躯体不适时,会对自己的病况作出不切实际的严重估计,惟恐自己已患上癌症或其他绝症。所以,作为亲人或朋友,就应经常主动而又恰如其分地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研究和治疗进展的信息,帮助患者除去心头的疑团。也可通过优美的音乐(音乐疗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7)恐惧心理:患者由于对医疗环境和医疗器械的不熟悉,以及对疾病后果和治疗中的风险的悲观估计与夸大推测,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特别是当患者将接受大手术或某项特殊检查时,还会产生“被宰割”的心理。因此,作为亲人或朋友,就应配合医护人员设法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这可以请有关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耐心地说服并对有关手术做必要的解释,也可请有过同样医疗经历的病友谈谈切身体会,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的疑惧,使其放下包袱,轻松愉快地配合检查,接受治疗。

(8)自尊心理:人一有病或许会比健康状态下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尊重。一方面要求别人倍加关心自己,另一方面又拒绝别人的关照,觉得别人的关照意味着自己无能或任人摆布了。因此,我们不要对患者表示不适当的怜悯,而应对患者由衷地表示鼓励。

(9)消极心理:有的慢性病患者,其病程绵延,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从而对康复失去信心,甚至不愿继续治疗。对这样的患者,应不断收集类似病例被治愈的好消息告诉他,还特别应注意美化患者的生活环境,为患者安排适当的娱乐活动,燃起他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心灵上的康复必然会大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有道是“久病床边无孝子”。可见,护理患者尚需要持久的耐心和不冷却的爱心。

(10)绝望心理:患有绝症的患者常常心如死灰,特别是那些日夜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更是只想早早离世。对待这样的患者,作为家人也不能总是以泪洗面。特别在患者面前更应以饱满的情绪去感染患者,鼓励他以顽强的意志来面对绝症。

作为患者身边的人都应该主动积极、热情诚恳地当患者的心理医师,使他们在患病期间既感受到离开生活喧嚣的宁静,又领略到亲人和朋友温柔的安慰与关切,从而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速疾病的痊愈过程,使家庭早日迎来明媚的春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