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的新思考

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的新思考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医对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依据产生疾病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病理解释,并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在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方面,不管中医、西医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普遍性的和可重复的药物和方法,对部分疾病只能进行控制而不能治愈。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祸患。笔者认为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应该有新的思考。

第一节 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的新思考

健身自古无良药,慢性病魔难治好。

实践千年未解决,世人应有新思考。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可以上天入地,但对人类自身的健康问题却不能很好解决,特别在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问题上不尽如人意,对许多疾病束手无策,健身问题还没有良好的方法,人类的平均寿命还达不到最高寿命的二分之一。可悲!可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妨回顾几千年来人类在对待疾病和健身问题上的实践和效果。

中医现指中国医学,曾被称为“汉医”、“传统医”、“国医”等,已有几千年历史。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由“气”构成,是阴阳对立的统一。古代医学理论由于对人体结构缺乏解剖认识,受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意想人体与大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也由“气”组成,逐步总结出阴阳五行和经络理论。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将五脏列为阴,属里,六腑列为阳,属表,并配对成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脾和胃、肝和胆、肾和膀胱,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其对应的经络也互为表里。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为消长转化保持动态平衡。人之所以患各种疾病是因为阴阳失调或金木水火土相克所致。因此,医生利用望、闻、问、切判断人体是否产生疾病,疾病产生的部位,然后按气、血、津液和虚、实利用中药固本扶正,固本祛邪进行治疗,使阴阳得以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利用各种补药或药膳进行健身。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动态平衡而不至于生病。所以,中医医生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中医的“中”来并非指中国,而是指“中和”的意思,现代为了与西医区别,才真正指中国医学。了解这一点,便更加深刻理解中医的内涵。

中医的特点:

1.靠医生望、闻、问、切判断疾病。

2.进行全身性治疗,调理阴阳平衡。

3.药物:主要利用天然动、植物和少量矿物质,统称中药。

4.采用中药(补药)或与食物一起烹调(药膳)进行健身。

5.副作用较小。

6.主要治已发生的疾病,治未病的成果较少,预防疾病的疫苗很少。

7.治疗手段:主要利用口服、外用中药和针灸(或按摩、推拿)经穴等治疗疾病。

8.公众印象:死活都让人糊里糊涂。

9.存在主要问题:医生医术水平下降;中药质量降低,过去药源为野生动植物,现在许多药源为人工种植和饲养。

西方医学简称西医。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结构论》后,奠定以人体解剖学为西医的基础,西医得到快速发展。西方的哲学思想认为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西医根据这一哲学思想将人体看成是由细胞组成的各种器官、组织和系统构成。通过仪器和生化检测判断人体是否产生疾病,疾病产生在哪个器官、组织或系统,采用西药或手术进行治疗。利用各种维生素和其他人工化合物进行健身。

西医的特点:

1.靠仪器或生化检测判断疾病。

2.针对疾病产生的器官、组织或系统进行治疗疾病,用药物直接杀菌(病毒、寄生虫)、补充体内所缺乏的物质。

3.药物:主要利用动、植物提取物和人工合成的无机、有机化合物,统称西药。

4.采用人工合成的无机、有机化合物进行健身。

5.副作用较大。

6.治已病也治未病,治未病的成果显著,有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7.治疗手段:主要利用口服、外用、肌肉注射、静脉输液西药和手术(包括切除、再接和移植)等治疗疾病。

8.公众印象:死活都让人明明白白。

9.存在的主要问题:滥用抗生素,降低人体免疫力;副作用大,引起其他疾病,同时降低人体免疫力。

有人认为中医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所以一概予以否定,主张全盘西化,这多少带有片面性,也是极不公平的。自从西医引进中国,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争论与“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毫无意义,也毫无结果。试想五千多年前,科学相当落后,人们对自然界和人体本身还不够了解,认为一切物质都由“气”构成,天人合一,人体也由“气”构成,阴阳合一,以此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顺理成章,这与现代唯心主义有本质的区别。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中医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挽救生命和解除人类疾病的痛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中医的理论基础受历史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存在许多缺点,甚至错误,这是中医的致命弱点,切不可等闲视之。敢于正视不足,善于取长补短,“适者生存”是中医的最好出路。

有人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到底什么是本?什么是标?说这话的人恐怕也不一定说得清楚。举个例子,“肺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疾病,西医统称为“结核病”,中医没有统一的名称,“肺结核”被称为“痨病”。不管哪种结核病,不管它在什么部位,西医都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全身性治疗,而且有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而中医往往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这里谁能把“标”、“本”说清楚?再举一例子,伤风感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中西医都根据是否发热、流鼻涕、咳嗽,然后对症下药,同样能治愈。在这里又有谁能分清谁治“标”,谁治“本”?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许许多多的疾病中西医都可以治愈,根本不存在治“标”治“本”的问题,只是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不同而已。实践证明,中西医在挽救生命和解除人类疾病痛苦上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西医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有词为证:

鹊桥仙(词林正韵)

皮肤黄色,皮肤白色,患病通通痛苦。

中西文化不相同,遂各自、寻求解数。

中医悠久,西医后秀,同病都能治愈。

取长补短共生存,管它啥、风言风语。

人类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问题上,不尽如人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遍及人体所有系统,特别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血管硬化、中风(脑卒中)、糖尿病、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风湿、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十二指肠溃疡、前列腺肥大、阳痿、慢性宫颈炎、红斑狼疮、动脉瘤、静脉曲张、慢性肾炎、恶性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老年痴呆精神病等。

中医认为长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虚证(正气不足),人体邪正力量势均力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用固正扶本、固正祛邪进行治疗。西医对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依据产生疾病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病理解释,并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在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方面,不管中医、西医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普遍性的和可重复的药物和方法,对部分疾病只能进行控制而不能治愈。我国75%以上中老年人生活在不健康的状态,许多老年人更是生活在带病残疾的生命延长中。普通人群75%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祸患。解决办法已经寻找了几千年,无数宝贵生命因此默默无闻消逝,难道说还要再找上几千年,让更多的生命如蝼蚁一样无所谓地消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个问题上人类是否进入了“永动机”或“电子管”的死胡同,难道不值得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每一个人深思吗?笔者认为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应该有新的思考。新的思考期望那些敢于抛弃传统观念、勇于创新的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和有志之士在现代科学水平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当然,新的思考并非胡思乱想,必须以科学理论作指引,抛开传统的观念,用全新的观念进行思考。新的思考包括两个方面:

1.理论方面。专业科学工作者在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方面,抛开传统的、旧的观念,用新的观念去寻找新的理论,以解除人类上述疾病的痛苦并提供有效的健身方法。

2.现实方面。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寻求灵丹妙药,采取有效的、积极的健身方法,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减少患上述疾病的痛苦。

首先看看古人是怎样说的:

1.《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兵),不亦晚乎?”其意在采取措施增强人体体质,预防疾病发生,患上疾病再去治疗,已经太晚了,治也治不好。

2.被称为“中国彼得大帝”的寿星皇帝之一(享年69岁)的康熙皇帝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服补药大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毋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也。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皇宫内天下补药应有尽有,御医者众,皇上却有“服补药大无益”并有副作用的结论,恐怕不是皇上别出心裁,而是实践出了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们已经对补药的作用产生否定的反响。

3.“自愈论”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名论断,他指出:“机体有自然痊愈能力,药物治疗的效力是有限的。”

三位古人的论述充分说明补药无用,并且有副作用,药物治疗的效力有限。增强人体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明智的选择。现代科学研究也已证实,99%的疾病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国际卫生组织不久前印发的《全世界慢性病康复预防行动计划纲要》指出,“预防、不吃药、健康、科学生活方式”是2013年必须实现的目标。笔者从中受到启迪,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方面进行新的思考。笔者不是科学工作者,新的思考只是从现实方面进行。既然是新的思考就不能走老路,不能靠药物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把提高免疫功能放在首位,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以现代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作指引,从营养、运动和睡眠三个方面着手,吸收几千年健身宝库中的精华。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探索,身体素质大大提高,免疫功能增强,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消失,一皯不治之症甚至不治自愈。实践证明这一新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现将其写成本书供有志之士参考,意在抛砖引玉,以便在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方面开辟一条新途径。

请君牢记:对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健身应该有新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